研究:黄浦“一江一河”,打造美好空间
发布时间: 2021年07月22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文 / 胡开颜


微信图片_20210618130511.jpg

■富有艺术气息的苏州河滨水景观(彭佳宇/供图)

一、“一江一河”发展背景与意义

黄浦江、苏州河(以下简称“一江一河”)沿岸地区是上海特有的城市符号,是上海核心功能的承载区、标志性的城市空间、重要的生态廊道。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上海2035”总体规划要求,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按照“抓系统、补短板、出亮点、促集群”的总体思路,聚焦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在组织开展现状评估、专题研究等工作基础上,分阶段推进“一江一河”地区规划建设,推动“一江一河(黄浦段)”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使一江一河沿岸成为城市的“项链”、发展的名片和游憩的宝地。


二、黄浦区“一江一河”建设成绩

黄浦区“一江一河”滨水区公共空间建设主要聚焦品质提升和配套设施完善,构建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在规划引领方面,以服务城市发展,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开展黄浦区“一江一河”沿岸地区行动计划的研究,以行动计划保障高质量发展。

在建设实施方面,秉持“整体谋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总原则,突出问题意识,弥补实施短板,既分步突出重点、找寻突破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推进“一江一河”改造提升,又注重整体推进,形成规模效应,打造示范性、标志性项目。

具体来说,一是以打造新地标、文化发展新载体为切入点,以建设实施促功能提升,聚焦功能板块,打造黄浦滨江“一带三道七园”生活岸线。黄浦滨江北起苏州河、南至日晖港,总长约8.3公里。黄浦区绿化市容局积极参与区滨江办协调,主动对接贯通的方案设计,提出“一带三道七园”的绿化景观建设方案,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地做好绿化建设工作。同时梳理滨江沿线不同功能区,以绿地为珠、滨江为链,串珠成链,形成五道融合、功能丰富的公共生活岸线。

二是加强腹地渗透,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滨水空间建设品质和服务水平,打造苏州河南岸——海派风情博览带。黄浦区苏州河南岸滨河公共空间提升工程总岸线长约3公里,东起外白渡桥、西至成都路桥、北临苏州河、南至南苏州路,沿线景观主题抽象化艺术化地展现海派文化的精致和典雅,这段苏州河定位为“典雅苏州河”。我们从海派文化的气质中提炼出手法和元素应用于3公里的设计中,使苏州河黄浦区段成为一幅海派文化的长卷。具体表现为对原有绿化的梳理和彩化;打开人河视线,凸显林冠线;丰富地被植物特色;适当增加林下活动空间,从原粗放密闭迈向典雅精致,着手大力度的打造提升。最终呈现“一带二园五彩珠”:“一带”即滨河沿线景观绿带,“二园”即九子公园、最美花园,“五彩珠”则指滨河沿线五彩花园,包括绣球园、槭彩园等专类园。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和更多新型业态的入驻与发展,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一江一河”腹地区域提高了滨江区域的可达性和连续性,汇集了更多创新、人文与生态资源,而空间区域的改变对资源的利用、开发和提升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0dcdb962fc98ab06cf01ccf77172ef0.jpg

■外滩滨江平台成为市民摄影网红打卡地(喻亮/摄)

三、黄浦区“一江一河”建设亮点

1.浦江夜景艺术化

——霞光皓月漫黄浦

为使浦江夜景更加完整、立体、精致,我们将原先较为单一的经典钠灯全部替换为RGB双色温LED节能灯,让浦江夜景能够展现“霞光之金”和“皓月之白”等更为丰富的自然光色,同时对堤岸、防汛墙、建筑、“多杆合一”、纵深区域等通盘考虑,经过两年多的不断打磨,形成了从水景、堤岸、步道、建(构)筑物、天际线直到纵深区域的完整景观带。与此同时,我们率先打造外滩主题光影秀,跨界融合了原创音乐、舞美艺术、景观灯光和精细到单灯的集控技术,打造了“外滩漫步”主题音乐光影秀,在第三届进博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重大活动保障期间,作为市级浦江光影秀的“起音”,得到市民、游客的普遍好评。

2.历史建筑演绎化

——划船俱乐部

划船俱乐部位于苏州河南侧(外白渡桥-乍浦路桥),以现代钢构架演绎原有木屋架的形制,更加轻盈通透;同时种植爬藤植物,以生态的方式让建筑更加柔和生动;恢复构架下覆盖的泳池遗留,加以修葺,将泳池功能转变为休息开发的功能,成为“泳池咖啡厅”。

3.基础设施景观化

——最美加油站

最美加油站由原中国石化第一加油站改建而成,坐落于苏州河沿岸近四川路桥,改造过程兼顾了石油文化和历史传承,同时集服务功能与艺术性为一体。加油站一层提供加油服务,二层则为咖啡馆,融合景观咖啡厅、游艇码头、加油服务、观景平台以及休闲办公等多功能为一体,力求打造最具复合功能、最美加油站,使之真正变成“人车生活”的驿站。将城市运转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加以设计,使其公共化、开放化、艺术化、景观化,更加高效和复合地利用土地,同时附加一定的科教价值。

4.景观铺装一体化

——像素化铺装

苏州河沿岸的景观铺装由水磨石块组成,多种颜色的预制水磨石块暗示不同的活动类型,通过地面墙面一体的铺装手法,将这些彩色的水磨石块柔和过渡铺贴,最终形成马赛克一样的多彩缤纷又过渡自然的铺贴效果,体现出一种精致化和典雅性,让沿河呈现出一幅水彩画般的画卷。

5.绿化景观主题化

——樱花谷

樱花谷位于苏河畔第一加油站旁,其得名于原场地的早樱及地下建筑空间,由原有的配套建筑经过拆除与保留,加以改建形成。施工中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柱梁,在柱梁顶部铺设钢结构平台,重塑地形、铺设植被,与地下部分形成上下错落的建筑空间。同时在保留原有早樱的基础上新种松月晚樱,形成规模化的种植效果,延长樱花观赏期,突出植物特色。

6.功能建筑综合化

——市民驿站

苏州河沿岸的市民驿站改建自原有环卫道班房及公厕,改造后的市民驿站以街道为主体,提供便民服务及游客休憩场所,同时也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场所,成为居民服务的综合性场地。

7.公园绿地开放化

——九子公园

苏州河南侧成都路桥东侧的九子公园打开了公园与苏州河之间的围墙,使之成为开放性的公园,融入苏州河沿岸景观;保留延续了九子游戏文化,并对游戏场地进行升级重置,使游人游玩更舒适;植物方面,上木以保留原有植物为主,清除杂乱及病害植物,下木以八仙花为主题花卉,展示八仙花丰富的品种及色彩,同时点缀其它宿根花卉,丰富地被植物层次。改造完成的九子公园成为人们休闲、会友、游戏、锻炼的综合场所。

8.城市花园文艺化

——最美花园

最美花园位于外白渡桥、划船俱乐部以及外滩源建筑之间。设计以花为媒、以林为调,将划船俱乐部与外白渡桥连接,将悠久船文化历史与生活艺术有机结合,打造浪漫、多彩的最美花园。最美花园植物配置上木以槭树科秋色叶植物为主,如枫香、日本红枫等,营造秋季霜叶流丹的景象,下木则种植多年生宿根花卉;园内所有坐凳以海鸥白为基本色调,采用水磨石工艺,异型加工,整体风格既统一又各具特色;游园小径采用特殊的汀步形式,并铭刻上张爱玲的诗句,人们步行其中,仿若走进了张爱玲的浪漫诗意世界。


四、黄浦区“一江一河”管理方法

黄浦区“一江一河”滨水区公共空间建设按照“找不足、定目标、明规划、推行动”的工作路径,采用政府宏观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内、外多元合作机制制定《三年行动计划》等纲领文件,探索精细化管理制度。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通过“一江一河”工作领导小组,依照《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加强与各单位的工作联动和资源整合。

二是加强机制保障,定期召开“一江一河”沿岸地区发展推进工作会议,适时开展专题会,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定期形成“一江一河”沿岸地区建设推进工作简报,掌握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对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行动计划》要求,适时开展评估工作,分析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整体推进情况,为计划的调整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结合项目的实施推进,定期开展调研工作,广泛听取实施主体、公众以及专家的意见,提高项目实施效率,提升公众满意度。

确定了“1+1”的管理模式,由区滨江办和专业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对绿化的日常养护管理采取一体化管理模式,黄浦区绿化市容局对绿化的养管质量采取专业考核和指导,同时由区绿化市容局负责每年专项建设的计划、申报与实施,既确保日常管理的常态长效,又保证绿化景观面貌常看常新、亮点纷呈。

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针对市民、游客、企业等多种主体,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推广,宣传“一江一河”发展目标和理念,统一思想和认识,推介“一江一河”沿岸地区各类功能项目,提高知名度,全面提升“一江一河”沿岸影响力。

黄浦“一江一河”的建设还在不断推进,我们将不断融入人性化服务的理念,让市民真正享受到城市美好的空间资源。

WechatIMG5665.jpg

■苏州河南岸划船俱乐部(王家骏/摄)

(作者: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