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贯彻公园城市建设要求 加快推进本市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建设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15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文 /  邓建平

2021年7月14日,邓建平局长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就本市公园城市和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林敬摄).jpg

■2021年7月14日,邓建平局长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就本市公园城市和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林敬/摄)

公园城市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重要举措。近期,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市公园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市绿化市容局结合本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和“十四五”发展目标提出加快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建设、着力实施千座公园计划等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的工作设想,得到市委、市政府认可。5月中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为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市绿化市容局在贯彻公园城市建设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一 、对标对表,落实建设任务

环城生态公园带和千座公园计划是“十四五”期间本市实施市域生态空间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公园城市的具体实践。到2025年,公园与城市更加开放融合,公园城市治理取得突破,生态空间占比达到58%以上,公园绿地基本实现免费开放、延时开放;“一大环+五小环”环城生态公园带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各类公园数量达到1000座以上。对照总体目标,具体有七个方面的建设任务:

(一)建成“环上”公园群

落实公园城市建设有关要求,注重功能复合,全面提升已建外环绿带生态景观和服务能级。将参照公园名录管理和具备改造条件的35处绿地进一步优化提升为城市公园;按照“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要求改造已建绿带面积500公顷以上。

(二)实现外环绿道建设贯通

积极推进外环绿道新建改建工作,“十四五”末外环主干绿道达到100公里以上;结合城市公交、轨交站点布局绿道驿站,新建改建驿站40个以上;聚焦外环绿道贯通,“十四五”期间力争打通断点80个以上。

(三)稳步推进“环内”楔形绿地建设

全市共规划楔形绿地10块,规划总面积近60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在建4块楔形绿地中,森兰、碧云2023年建成开放,三林、桃浦2025年建成开放,新增绿地面积300公顷以上;北蔡、吴淞、大场、吴淞江、吴中路等5块楔形绿地加快建设,新增绿地面积400公顷以上;三岔港楔形绿地开展规划研究。

(四)有序探索“环外”生态间隔带建设

全市共规划17条生态间隔带,总面积170多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有意愿、有条件的区按照“一区一策”有序推进生态间隔带规划建设工作;闵行区启动吴淞江生态间隔带专项规划编制,研究探索生态间隔带建设支持政策,年底前基本形成可落地、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五)联动拓展五个新城生态空间

围绕五个新城“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结合新城总体规划和造林专项规划,研究编制环新城森林生态公园设计方案;梳理区域内已有或规划新建大型绿地,加快“绿心”公园新建改建工作,确保每个新城至少拥有一个100公顷以上的高品质“绿心”公园。

(六)着力实施千座公园计划

按照“实现出门5分钟到10分钟有绿,骑车15分钟有景,车行30分钟有大型公园”的目标,加快实施千座公园计划,开展城乡公园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全域公园品质。结合“一江一河”、五个新城建设等重点区域新建50座社区公园;促进林地、田地、水系、湿地等生态空间组合,改建50座开放休闲林地公园,结合“美丽乡村”新建200座乡村公园;针对中心城区公园布局盲点问题,新建或改建300座口袋公园。聚焦五个新城和南北转型区域实施一批大型公园绿地建设,基本建成青浦上达河公园、松江华阳湖公园、嘉定横沥河滨河公园、宝山南大中央公园、闵行前湾公园等大型公园绿地。

(七)推动公园与城市开放融合

推动“公园+”与“+公园”建设,强化公园与城市的全面开放、融合、提质。以“+公园”建设为抓手构筑开放空间网络,完善服务配套功能,深化社会共建共享,强化有机融合,全面推动城区、园区、街区、校区、社区、乡村的品质提升;以“公园+”推动公园与体育、文化、旅游等各类功能的有机融合,通过合理布局市民休闲健身设施、文旅设施、社区服务设施等,让公园城市更有温度、更具魅力;逐步推动公园绿地全面免费开放,探索既有附属绿地的品质提升和开放共享,引导商业、文化、体育、旅游等各类设施附属绿地合理开放与利用。


二、抓紧抓早,实现规划建设良好开局

“十四五”目标任务的顺利推进关系到公园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开好头、起好步非常关键。各区要抓紧落实任务、细化分解指标,尽快启动建设一批群众需求迫切的重点项目。到2023年,全市外环绿带提升改造项目开工30个以上,累计完成“四化”改造350公顷以上;全市楔形绿地新增绿地面积超过400公顷,建成一批群众满意度高的绿地项目;五个新城生态空间建设取得积极成果,环新城森林生态公园全部启动建设,新城“绿心”公园基本建成;千园工程进度过半,建成各类公园300个以上。

目前,一年时间已经过半,各区要抓紧启动各项工作,在积极推进在建项目的同时,年底前再集中开工建设一批具显示度的环城生态公园带和千园工程项目。各区要重点关注落实如下工作:浦东新区要加大楔形绿地建设力度,完成三林、碧云、森兰楔形绿地建设120公顷以上;明确北蔡楔形绿地实施方案,年内启动动迁等前期工作;金海湿地公园(43公顷)、沔青绿地(51公顷)两个绿地提升改造项目年底前开工建设;嘉定区年内要实现绥德路绿地(30公顷)改造提升项目开工,完成嘉宝片林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普陀区完成桃浦中央公园17公顷建设任务;凌家浜绿地(21公顷)改造提升项目年底前开工建设。闵行区、徐汇区、宝山区分别启动梅陇绿地(65公顷)、华泾公园(31公顷)和大黄村绿地(41公顷)改造提升项目,确保年内开工建设;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临港管委会年内要抓紧推进新城“绿心”公园的新建改建工作,确保松江新城中央绿地(66公顷)改造项目、青浦新城上达河公园(89公顷)新建项目、奉贤新城中央森林公园(266公顷)改造项目、临港新城绿丽港楔形绿地(80公顷)及顶科“绿心”公园(12公顷)新建项目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

在此基础上,按照“十四五”千园工程建设目标,今年全市计划新增公园120个以上,其中口袋公园60个以上,年度计划上半年就已经下达,截至目前,一半以上的口袋公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剩余未开工项目各区要抓紧完成项目前期手续,力争三季度全面开工建设。口袋公园(街心花园)是老百姓身边的公园,需要有一定的配套设施,面积不宜过小,应以1500平方米以上为宜。同时,按照公园城市建设要求,相关区要以公园城市示范点建设为抓手积极有序开展公园城市创建工作,特别是徐汇区、北外滩地区、杨浦滨江地区、五个新城以及嘉定区体育公园等试点项目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取得阶段性成果,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为本市公园城市建设提供模板、探索经验;中心城各区要以引导公共服务设施附属绿地开放共享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空间的开放共享,积极探索建立附属绿地开放共享长效机制,为建设“公园型”美丽街区奠定基础;郊区农村地区要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尊重乡村生态和文化本底,加快启动“公园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及“公园型”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


三、市区联动,建立高效协同机制

公园城市和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作为上海生态之城建设的重大举措已写入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市委、市政府领导也专题听过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市相关部门、各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坚持做好上下对接,左右联动,确保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各市级有关部门按照各自部门职责研究制定公园城市和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政策体系、建设标准,做好顶层设计、理顺推进机制;各区政府也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领导和协调机制,结合区域规划尽快研究编制专项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统筹做好本区公园城市建设工作。我局将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各区政府做好相关工作。

二是做好上下对接,确保任务落实。

公园城市建设涉及部门多、范围广、协调难度大,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建设体量大、周期长、任务重,也需要各部门、各区的大力支持。建议市区两级都要跨前一步,做好上下对接,加强联络联动,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分解目标任务,建立协同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建设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是加强过程监管,开展督查督办。

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建设和千园工程都是本市重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议市级层面建立跟踪督办制度,年度重点项目纳入市重大工程平台加强过程监管,进行跟踪问效、督查督办。各区也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督查督办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协调,强化过程监管,建设一批高水平项目。

目前,按照公园城市建设的总体安排,环城生态公园带和千园工程各项重点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各区、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十四五”期间环城生态公园带和千园工程建设一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积极成果,为上海公园城市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人民群众创造更良好的生态环境、更优质的生态产品。

微信图片_20210916101435.jpg

微信图片_20210916101452.jpg

微信图片_20210916101459.jpg


(作者: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