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泥刀下的“中国功夫”——记上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上海工匠”顾军+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09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文/徐进

微信图片_20211017134038.jpg

■在古建筑施工现场的顾军(顾汉生/摄)

手中的这把泥刀,曾跟随顾军走南闯北,为他挣得了“上海工匠”的荣誉。在过去的40多年里,顾军从没放下过这把泥刀,也舍不得放下,在以他名字命名的“顾军古建筑工作室”,这把泥刀不仅代表了一个手工艺人的传奇,也是一种精神特质的传递,“从前辈那里继承过来的匠艺和匠心,要用一辈子保护、放大,然后交到最值得托付的人手上。”


学徒走进“大观园”

《红楼梦》中有一个典故,叫“刘姥姥进大观园”,喻指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来到陌生新奇的花花世界。1979年,17岁的顾军来到上海大观园工地的时候,也没怎么见过世面,一个南汇祝桥农民家的孩子看什么都是新鲜的,特别是那如同雄鹰展翅般的“戗角”,看得顾军一愣一愣的,在祝桥农村,老房子见过不少,好东西还真的不多。

顾军的父亲是一名泥瓦工。从小耳濡目染,顾军对泥瓦工的常规操作也算熟稔,这大概是他顺利被园林工程公司招工的优势。泥瓦工是凭手艺吃饭的,谁的手艺好,整个班组都听他的,屋面结构中最重要也是最漂亮的戗角,一般都是由工地上水平最高的老师傅去制作。给老师傅打下手的,基本上都是老师傅最信任的徒弟,至于顾军这样刚进工地的学徒,一开始做的是搬运的粗活重活,只有在停下来擦汗的时候,才会远远看一眼漂亮的戗角。

顾军说,那时候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赶快拜个师父,上屋面去做戗角。这个想法,他藏在心里,几年后才拜了一个师父,名叫李德贤。

和顾军同一批从南汇被招入园林工程公司的,一共有100人,在最初的几年,有一部分人打了退堂鼓。“当时的情况,也确实是艰苦的,现在工地上都是板房,里面有空调和写字台,而我做学徒的那几年,工地上住的是油毛毡,据说在我来之前更艰苦,住的是芦叶棚,食堂里吃一顿肥皂肉,就好像是过年了。在上海有点关系的人走了一些,我刚拜了师父,很多本事还没有学到,我就不走了。”顾军说。当时还有一个原因让顾军留在大观园,他虽然是农村户口的学徒,工资按天结算,但每天最多可以拿到2.59元,如果做事勤快,一个月收入也不少,比在南汇农村好多了。

李德贤对顾军的要求挺严格。李德贤在顾军拜师那天对他说的那句话,顾军记了几十年:“做事不要把自己当回事,要把做的事当回事。”

1984年前后,大观园工程赶工期,任务量一下子加大,顾军每天砌完砖,身子就好像散了架,回工棚后倒头就睡。李德贤看在眼里,对顾军提了新要求:“知道你挺累的,但年轻人嘛,浑身上下总有使不完的劲。如果你一辈子只想砌砌砖,这样也就可以了,如果你想进步,你就不要把自己当回事,努力努力,再加把劲。”李德贤让顾军做工之余,多研究施工图纸,还教会了他看图纸的方法。

做学徒是不用看图纸的,现场听老师傅指挥,老师傅说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过,在李德贤看来,一个好的泥瓦工眼睛要“毒”,看一眼瓦片成色就知道合不合格;耳朵要灵,敲一下听听声音,就知道会不会开裂;脑子要活络,拿到图纸不仅要看懂自己的部分,还要理解与之相关的其他部分,这样才能真正领会设计者的意图。顾军咬咬牙,在赶工期的几个月,学到的比前几年加起来还要多。

李德贤对顾军说,一个人进步不算本事。顾军知道师父又提要求了,这时候他已经是泥瓦工小队长了,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一合计,成立了青年突击队,专门攻克工地上的疑难杂症。慢慢的,这支突击队就做出了名气。

和初进大观园时相比,顾军已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孩子,他的肩膀可以扛下队里最重的担子,大观园青云塔上下56个戗角,班组交给顾军定样,最终圆满完成任务。顾军还收获了新长征突击手、园林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成为园林工程公司的一名年轻骨干。

3861634526482_.pic_hd.jpg

■位于淀山湖畔的大观园(王家骏/摄)


“我想回家看儿子”

1988年,园林工程公司接了一个国外项目,要选派几个工人去英国格拉斯哥,参与世界园艺节的工程建设。顾军是大观园项目中成长起来的青年突击队队长,又在198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下子成为重点考察对象。

当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出国工作优先考虑有家庭的人。这一条,顾军也符合,“后来想想,有点对不起妻子,公司把我派到英国去了,留在家里的老婆挺着一个大肚子,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陪伴她。”1988年3月17日,顾军抵达格拉斯哥,结束工程后返回上海是5月8日。由于活动地点仅限于工地,找不到地方打国际长途,时间也比较短,来不及写信,所以基本和家里处于失联状态。直到在虹桥机场下了飞机,顾军才从来接机的同事口里知道,自己的儿子在4月27日已经出生了。

这真的是惊喜。顾军算过儿子的预产期,是4月底5月初的时候。格拉斯哥潮湿阴冷的初春简直是度日如年,只有在手握泥刀的时候,才能暂时放下思念。出国工程人员有着严格的出入境计划,回程机票是提前买好的,即便工程提前结束,也必须在国外一直停留到回程这一天。在格拉斯哥的最后几天,顾军用了一个“熬”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即便和工友一起参加园艺节的开幕式,看到了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也提不起精神来。如今,压在胸口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他高兴地掉下了眼泪。过了一段时间,顾军的另一个“儿子”——格拉斯哥世界园艺节项目也收获了好消息,获得了园艺节的“奥斯卡”奖,为中国人争了光。

格拉斯哥世界园艺节是顾军第一次出国工作,在6人团队里,顾军年龄最小,资历最浅。到1989年第二次出国的时候,他已经是带队的泥瓦工班长了。这次向园林工程公司发出邀请的,是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根据设计图纸,位于堪培拉的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是一个仿古建筑群,园林工程公司负责古建筑屋面的部分。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任务,园林工程公司成立了由泥瓦工、木工、木雕工、油漆工组成的21人团队,每个工种都挑选最能干的师傅前往。

让顾军至今感到骄傲的是,大使馆的琉璃瓦是他铺的,每次在新闻里看到这个屋面,他就会想到那难忘的15个月时间。和格拉斯哥之行前后只有1个半月相比,这次的堪培拉之行不仅任务重,而且工期长,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公司计划,工人们要在堪培拉连续工作15个月,没有探亲假,也不能回国。

在大使馆工程差不多进入收工阶段的时候,顾军已经和大使馆成员很熟悉了。有一次闲聊时,大使馆的一位领导问顾军:工程结束有什么打算。顾军说:回家看儿子。这位领导笑笑说,大使馆需要有一个懂绿化养护、园林管理的人,准备设立一个这样的岗位,你有没有兴趣留下来。顾军摇摇头:“我还是想回家看儿子。”

驻澳大利亚堪培拉大使馆1.jpg

■位于堪培拉的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

中餐馆·比利时天堂公园.jpg

■位于比利时天堂公园内的中餐馆


东方智慧闪耀比利时

2020年3月,比利时天堂公园董事长埃里克(Eric Domb)给上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写来一封慰问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公司抗击疫情的关切与慰问:“此时此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牵挂我们的朋友和你们所在的远方。我们的视线和心意,籍着彼此的深厚友谊,将跨越时空,相伴左右。我们知道前路崎岖,但我们坚信中华民族永不妥协的精神力量,必将引领你们阻止疫情,攻克难关!”

埃里克这位远方的朋友,和顾军相识于2010年。当时,埃里克所在的家族企业要在距离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50公里的蒙斯市布吕热莱特(Brugelette)建造一个大型的中国乐园,据说这是埃里克的父亲、一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比利时老人的最后愿望。

埃里克家族曾经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考察过园林工程公司承建的梦湖项目(该项目是当时海外规模最大的中式园林,为上海与蒙特利尔互为友好城市的见证),对中方的施工水平大为赞赏。经过接触,埃里克家族聘请园林工程公司来完成他们的梦想。

这个名为“天堂公园”的项目开始于2005年,工程负责人是顾军的一个前辈,名叫韩汝田,当年也参与了大观园的工程建设。2010年,韩汝田光荣退休,根据相关规定,不再担任国外项目的负责人,而且因为每一期项目在专业性方面都有新的要求,项目组面临“大换血”。比利时方面很着急,根据规划,工程一共分13期完成,韩汝田做了4期,比利时方面认可他的能力,对他十分信任,现在后续工程所需的100多个集装箱原料(其中仅太湖石就装了10多个集装箱)即将抵达布吕热莱特的工地,但中方临阵易帅,还能不能找到下一个韩汝田?

要打消比利时方面的顾虑,就要靠技术说话。园林工程公司挑选62名优秀的管理、组织、施工、设计人员组成第5期项目组,其中部分技术骨干来自2009年由公司委任的古建筑项目团队(2019年以该团队为班底,成立了“顾军古建筑工作室”),庞炳根担任项目经理,时年47岁的顾军担任项目支部书记、项目副经理兼技术负责人。

天堂公园的第5期,是1200平方米的中餐厅。临近竣工还有一个月,比利时方面提出在建筑旁边树一根4米高的金属筒体烟囱,希望中方提供美化方案。很多人因此为难,顾军却觉得这是取得比利时方面信任的一个好机会。虽然现场材料紧缺,工期也很紧张,但顾军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初入大观园没见过世面的学徒,当年师父李德贤让他有事没事多看图纸打下的功底,正好派上用场。顾军决定用砖砌体粉刷饰面,加混凝土预制构件,仿造汉唐风格砖塔,该方案获得了比利时方面的高度肯定。在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图纸尺寸后,顾军选了3个帮手,一起下工地干活,花了3周时间完成了金属筒体烟囱的外观美化。比利时方面说,这就是他们想看到的“东方智慧”。

湖心亭·比利时天堂公园.jpg

■位于比利时天堂公园内的湖心亭

从第5期一直到2019年完工的第13期,顾军和他领衔的项目组深得比利时方面的信任,天堂公园逐步建成了目前欧洲最大的中国园林。值得一提的是,天堂公园第8期熊猫馆在2014年建成后,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共同剪彩,成为中比两国情谊的象征。

顾军没有想到,一把普通的泥刀,成就了自己出彩的人生。他希望通过“顾军古建筑工作室”,找到更多的传承人,就像师傅李德贤当初把一手绝活传承给自己一样,中国的古建筑,才会在世界上赢得更多的尊重和青睐。


(作者:本刊特约撰稿)

(本文除署名外均由顾军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