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上海是如何从“小绿化”变成“大绿化”的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09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文/张载养 

张载养.jpg

■张载养同志近影

上海这座城市,一直以来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革开放后,更像是插上腾飞的翅膀,各方面变化巨大,成绩斐然。

在诸多的变化发展中,绿化建设无疑是引人注目的一抹亮色,其中有许多值得记忆和诉说的往事。我自1994~1998年先后担任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秘书长和副主任,分管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工作,直接参与了当时的绿化转型发展。此后又担任了7年多卢湾区区长,依旧重视和推进绿化建设。如今也一直留意着上海绿化的持续发展和提升。虽然已过去了很多年,但还会时常想起那些难忘经历,也乐意与大家分享其中的点点滴滴,给上海绿化发展留下一点线索与故事。


曾经的上海绿化有喜有忧

上海是个冲积平原,成陆较晚。早期,水源充沛、林木茂密、绿意盎然。后来伴随农业开发,原始林木几乎毁灭殆尽,但同时又人工栽种了不少树木和植物。

上海很早就有宅邸园林的记载,留存下来的也不少。据称,至清代,上海境内已有宅邸园林数百处,算得上是江南地区的“大户人家”。

在上海,还有一批享誉中外的历史名园,其中佼佼者如明清时代的豫园、秋霞圃、古猗园、曲水园、醉白池等,建筑巧夺天工,林木也极具特色,至今依旧引人纷至沓来。上海的古树名木也不少,登记在册的树龄过百的古树就有1500多株,最高龄的“寿星”已逾千年。

现代公园在上海出现的时间较晚,但都颇具规模,例如20世纪初建设的复兴公园、闸北公园,20世纪30年代建设的桂林公园,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长风公园、和平公园、天山公园,以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苗圃改建而成的上海植物园和共青森林公园。这些公园俨然已成为上海公共绿地的主体。

改革开放之初,上海已有各类公园几十座,但相对于一个人口上千万的特大城市而言,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却只有0.47平方米,相当于一张报纸的大小,森林覆盖率仅2.7%。而且,这些绿地绝大部分都还被围墙封闭着。


转型发展从“破墙透绿” 起步

那时,一般的私家花园、别墅绿地都建有围墙、篱笆圈围和遮掩,闲人莫入,难见尊容。所有的公园绿地也是高墙封闭,围得严严实实,“一枝红杏出墙来” 都是件困难的事情。

20世纪90年代前期,上海城市建设“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已取得显著成果。市委、市政府领导明确要求:上海发展不仅要实现旧区改造、工程建设等“硬件”的大变化,还要在绿化发展、环境改善等“软件”方面见成效。

上海,特别是中心城区,土地十分稀缺金贵,说是要“见缝插绿”,其实并没有多少空闲的土地,说实话,即使有了也还轮不上植树绿化。我们当时就想,一时增加不了绿地,能先增加一些“绿感”也好啊。于是,就把脑筋动到了已有公园的围墙上:围墙把公园里的“绿”都遮挡住了,若能透空,不就透出一点“绿”来了么?绿地没增加,“绿感”外溢也好啊。

从哪儿入手?我们最先想到了位于市中心的卢湾区淮海公园。我和时任市园林局局长胡运骅抱着试探的心情,去找当时的卢湾区副区长沈骏和区建委主任马云安商量,没想到一拍即合,淮海公园成了当时上海最先“破墙透绿”的公园。此事动作不大,效果不错。这一迫不得已的“小儿科”举措,居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不久,我们又“得寸进尺”,与卢湾区商量将淮海公园临近淮海路一侧的围墙往里推移,将公园绿地“暴露”在围墙之外,硬生生地腾出了一块街头绿地。这一“创举”又收获了不少好评。

此后,静安公园、中山公园等也都如法炮制,类似做法很快在全市推广开来,成了常态。再往后则是全部拆除围墙,全面开放。“好样”也会“传染”,一些星级宾馆也纷纷跟进“破墙透绿”,位于卢湾区的瑞金宾馆、花园饭店率先试水,做出了榜样。

WechatIMG7363.jpeg

■双休日,淮海公园成为市民亲子游玩的乐园(王家骏/摄)


绿化发展中的大树移植与引进

最初,出于无奈,使点“巧劲”,情有可原,但总得实打实地来点“干货”,在绿树、绿地、绿量上下点功夫。

有无增绿的空间与途径呢?我们在深入调研中,发现了两个情况:一是,那时上海每年都新建、拓宽很多道路,但道路竣工后两侧栽种的都是细细的小树,像是在路边插了两排“鸡毛掸子”;二是,市内好不容易寻觅到一些小块空地,但栽种的也都是幼小的树苗,像是把远郊的苗圃迁移到了市中心。我们觉得这里有潜力可挖,有文章可做。

一次,我随市政府分管领导去北京国家建设部参加会议,在返回上海的飞机上,市领导将话题转向上海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的“三年大变样”,要求进一步加快绿化发展,我就说起“新建道路插鸡毛掸子”和“市中心建苗圃”的事,建议在新建道路两侧栽种胸径大一些的行道树,从远郊和邻省的苗圃、林场,引进一些人工栽种、树龄较长的大树,以便于较快增加城市绿量,改善生态环境。市领导当即表示赞同,指示我们会商有关方面,详细测算所需经费,妥善制订实施方案。

行道树选用胸径稍大的树木,很快得到有关部门支持,落实到位,由此,新竣工道路的绿化面貌大为改观,没过几年就很有点模样了。

对移植、引进大树,部分专家担心“人挪活、树挪死”,特别是难以确保移植的较高成活率。但从上海的实际出发,移植和引进大树,能少占地面,利用空间,加快绿化发展。园林部门充分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在选择树种和迁移地,制订移植保障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案时格外谨慎与细致,酝酿产生了不少“小智慧、大创意”。比如,精心修剪树枝、增大根部泥球、分步实施切根、运输途中和移植前期持续遮阳等,甚至还创造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给移植大树打“点滴”的奇招。这样多管齐下, 有效攻克了大树移植的难题,实现了95%以上的成活率。在这一过程中,时任市园林局副局长的陈敏带领技术团队和工作班子,做了深入的探索和精细的完善,创造了很多好做法、好经验,功不可没。

大树具有超强的蒸腾吸热和光合增氧功能,对空地不多、空间不少的大城市改善绿化面貌和生态环境而言,成效十分显著。大树,高挑挺拔的体态和枝繁叶茂的容貌,能使新辟的绿地即刻呈现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的景观,使新建的小区顿时变得成熟雅致,富有年代感。如今,大树移植技术已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上海园林绿化科技的一项硬核 “软实力”,为众多大型绿地、绿带和园区建设,提供令人信服的示范作用和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环城绿带和中心绿地建设

上海从“小绿化”变成“大绿化”,是个逐渐推进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绿化建设从“见缝插绿” 转向“规划建绿”。在完成《迈向21世纪上海绿化发展的研究》,制订《上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994—2010)》的基础上,1995年、1996年先后启动了环城绿带和中心城区大型公共绿地建设。这无疑是上海绿化发展最具重大意义的实锤和大招,标志着上海环境建设的春天到来了。

环城绿带,依外环线两侧而建,横跨7个区,全长约100公里,面积约62平方公里,是上海最大的跨世纪生态工程。初期以生态防护为主,以后较多地兼顾田园风光、景色观赏、市民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如今,环城绿带已基本建成,还绿于民的“绿道”成了市民晨练和假日休闲的好去处。四周有浓密的绿色,耳边有清脆的鸟鸣,不经意间还会邂逅结伴闲逛的松鼠,一派生机盎然的怡人景象。

在城市周边建设环城绿带,需要克服不少困难;在中心城区辟建大型公共绿地,更是谈何容易。在寸土寸金、人口和建筑密集的市中心,怎么才能拆房、搬厂、腾地、建绿呢?而上海为着培育“城市绿肺”,缓解“热岛效应”,恰恰就在这样的地方,拆迁住房,搬走工厂,腾出土地,建设大型公共绿地。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果断决策下,在各个方面和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紧密配合下,全市齐心协力、排除万难,奇迹般地在市中心的延安中路、太平桥、徐家汇、陆家嘴等多处建成了大型公共绿地,颠覆性地更新了上海中心城区的绿化面貌,为大城市、老城区的环境建设闯出了一条具有标杆意义的新路。

在市中心建设大绿地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我直接参与,印象深刻。一件是,延中绿地规划确定后,由于动迁难度很大,进展不快。我恰好于1998年9月由市建委副主任调任卢湾区区长,临行前,主管全市城市建设管理的副市长韩正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延中绿地建设是块“硬骨头”,你去卢湾后要好好抓一下,在全市带个头。我深知这个嘱托的分量,立即一口答应。到了卢湾区,我与同事们一起努力,终于如愿以偿,于1999年10月21日率先在延中绿地成都路地块完成动迁,交付施工。时任副市长韩正很高兴地出席仪式、宣布开工,拉开了中心城区大型公共绿地建设的序幕。8个月后,2000年7月1日,这里又成为第一块建成开放的延中绿地。

另一件是,太平桥绿地的建设,真可以用 “无中生有”来形容,如同“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其实,在原先新天地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太平桥地块是一个4万多平方米的大型人工湖。这个规划十分宏大,也很有创意,但实施难度极大,需要开发商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当时测算光是动迁费用就要8亿元左右,因而迟迟没有启动。而那时,全市的大绿地建设正在全力推进中,其中包含一项资金鼓励政策:对新建公共绿地,市里最多可给予约三分之一的资金补贴。我们就此与开发商瑞安集团商量,能否将这一区域的规划作个调整,由一个大型人工湖改为一块大绿地加一个面积稍小的人工湖,这样就能争取到市里的资金补贴,我们区里也跟进追加一部分资金支持。这样,由原来开发商一家独力承建,变成了市、区、开发商三家共建,大大减轻了开发商的资金负担,使开发启动有了可能。更重要的是,在市中心的黄金地段增添了一块十分难得的大绿地。这个调整一经确定和批准,卢湾区全面动员,全力以赴,仅用43天就完成了这一区域3800多户居民、150多家单位的动迁,创造了上海“动迁之最”的纪录。以后,我们又与开发商和绿化施工单位紧密配合,于2001年6月完成了3.2万平方米大绿地和1.2万平方米人工湖的建设。

WechatIMG7352.jpeg

■延中绿地景色怡人,活跃着一支退休老爷叔组成的萨克斯乐队(王家骏/摄)


上海绿化建设的多元发展 

园林绿化是一项十分特殊的基础设施。我刚接手城市管理工作时,对园林绿化一窍不通,特意去拜访了终生致力于园林绿化事业的上海解放后首任园林局局长程绪珂,她对我说的一席话,我至今印象深刻。她说:“与其他基础设施不同,园林绿化是有生命、会成长的基础设施,能带来长久的效益。”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认真思考,我深切感悟到,园林绿化确实是与众不同的基础设施。其他基础设施一旦建成,就进入“折旧期”;惟独园林绿化,建成后即开始“增值期”,年代越久,增值越多,有益当代,造福后人。

上海绿化发展颇具传奇色彩。改革开放之初,上海人均绿地面积只有0.47平方米,过了十几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增加了一倍多,达到1.02平方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绿化建设开始转型发展,经过20多年的努力,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今,人均绿地面积已达到8.5平方米,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8.3倍,改革开放初的18倍。2004年,上海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这在一些原来绿化基础较好或者开发较晚的新城,也许难度不大,而对于上海这样一个土地稀缺、建筑和人口密度都极高的大城市、老城市,真有点“难于上青天”了。

现在,上海已有城市公园400多座,郊野公园7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占地28公顷的延中绿地曾被誉为市内最早的“中央公园”,如今,占地面积相当于8个延中绿地的市内最大的“中央公园”——世博文化公园即将掀开面纱。

回望走过的路,上海绿化不只是由点到面、由面成片,还已成线、成廊、成环、成景,形成大气候、大氛围;上海不只以鳞次栉比的高楼让人称奇,还以随处可见的绿化引人赞叹。

上海绿化不只有绿色,还由绿色到彩色,由绿化到美化。持续推进的“春景秋色”工程,营造“春花繁、夏有荫、秋变色、冬姿美” 的迷人场景。

上海绿化不只是平面展开,还在于立体发展。不仅有多姿多彩的墙面绿化,还有大小不一的屋顶绿化,更有因地制宜、五花八门的阳台窗台、檐口、棚架、悬挂、桥柱等绿化。

上海绿化不只有远处地标性的大公园和成规模的大绿地,还有家门口开放、共享的口袋公园 、街心花园、居住区绿地,市民可近距离感受绿化之美,享受绿化之益。

上海绿化不只是一种景观,已成为一种风尚;不只是即兴点缀,而是在着力营造;不是偶尔的突发奇想,而是寻觅好久、不再回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已成为上海发展的底色与亮色。

复兴公园.jpg

■延中绿地景色怡人,活跃着一支退休老爷叔组成的萨克斯乐队(王家骏/摄)


上海绿化的美好前景

5年后,全市各类公园将增至1000座以上,基本实现步行5~10分钟有绿、骑行15分钟有景、车行30分钟有大型公园。

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已列入未来规划,将用3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到2035年,基本建成一个以已建的环城绿带为骨架,向内连接10片楔形绿地,向外连接17条生态隔离带,与“五个新城” 环城森林公园密切衔接的大生态圈,形成“城在园中、林廊环绕、蓝绿交织” 的美好愿景。

未来的上海,将变得更加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绿意盎然、暖意融融,更能让人近悦远来、流连忘返,参与其间、共建共享!


(作者:经济学博士, 高级经济师。历任上海市地铁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曾任卢湾区区长,洋山深水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洋山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市人大专门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上海市老干部大学艺术院副院长,《海上思南》杂志主编)

(本文除署名外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