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上海生活垃圾处置简史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09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文/陶渊

1986年8月1日,上海市市长江泽民视察建设中的老港处置场.jpg

■1986年8月1日,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视察建设中的老港处置场(官海燕/供图)

上海是世界级特大型城市,区域面积狭小,人口相对集中,目前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高达2.7万余吨,如何做到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置,一直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上海生活垃圾的处置,经过不懈努力,上海生活垃圾的处理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倾倒堆放到多元技术处理,从末端消纳到全程监控管理的变化。


 一、历经奋斗探索

上海生活垃圾处理的历史演变,是上海环卫人历经奋斗探索的历史,是上海城市发展变化的见证史。上海生活垃圾的处理经历了送肥下乡、高温堆肥、滩地(堆场)堆放、简易填埋、堆肥、卫生填埋、生化处理、垃圾焚烧等变化过程,通过垃圾源头分类到资源利用,连接起垃圾产生投放—收集运输—长途运输—末端处置的全过程。

(一)生活垃圾堆放

1978年前,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基本沿袭解放初期运肥下乡的做法,由环卫船舶水运到上海郊县和江浙两省的农村,经过简易堆放发酵后,用作农作物的肥料。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农民耕种开始使用化肥,不再使用发酵后的肥料,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出路面临困难。为了解决垃圾出路的问题,只能采取堆放的方法。上海的山不多,但20世纪80年代上海垃圾山却不少。现在的顾村公园、上海铁路南站原址、徐浦大桥下的三林塘,这座座垃圾山在上海解放前就存在,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搬走。现在,在三林塘垃圾山原址正在建设一座古建筑公园。

当时的上海郊区垃圾堆点密布,我记得那时市领导来局调研时,我们拿出一张上海垃圾堆点分布图,几乎每个镇、每个乡甚至每个村都有垃圾堆点,老百姓盖了新房子却仍与垃圾为伴,村前屋后都是垃圾。那时苏州河两岸的低湿地也是倾倒垃圾的堆点,这些垃圾后来在苏州河治理时被开挖搬走。

江桥垃圾焚烧厂101,101-1厂房外景.jpg

■江桥垃圾焚烧厂101,101-1厂房外景(官海燕/供图)

(二)生活垃圾堆肥

面对垃圾围城的困难,20世纪80年代,我们开始采用高温生态堆肥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探索。1980年经市政府批准,在当时的嘉定县安亭镇附近建设了上海第一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开启了对生活垃圾进行高温堆肥处理的探索。

安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于1983年基本建成,它是上海第一座采用高温堆肥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占地30亩,建有堆肥仓60座,每仓有效容积200立方米。到1990年底,该场日处理能力达到近百吨,1994年因肥料出路困难,该场停用。

老港再生建材利用中心.jpg

■老港填埋场鸟瞰(倪浩诚/摄)

(三)生活垃圾填埋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上海生活垃圾产出量进入高峰期,市区道路、街坊、码头时有垃圾堆积,最高时达4000余吨/日。出路告急,市环卫部门提出上海要建设大型垃圾填埋场,把分散堆放的垃圾逐步做到集中处置。从1984年12月底起,在市政府先后两位市长江泽民、朱镕基的关心下,上海南汇老港生活垃圾处置场启动建设。1991年4月一期工程竣工,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高峰时可达4000余吨,初步缓解了市区垃圾出路难的矛盾。以后又陆续扩建了二期、三期工程,日处理量可达到7000余吨。

很快,老港库容量都填满了,老港填埋场面临着新的发展。2004年3月,老港四期工程开工建设,针对老港滩涂填埋和库容量不足的矛盾,四期工程结合“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成功研究和开发了首创的“高维”填埋工艺,利用钢板路基箱工艺,采用分层推铺、分层碾压和分层覆盖的操作工艺,通过地基加固,使填埋库容量从原来计划的500万立方米扩容到800万立方米,大幅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四期工程对渗漏液处理技术、除臭和灭蝇技术、污泥处置技术、沼气导排发电技术等多项技术进行了升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老港四期建成后每天可处置市区约55%的垃圾,实现了从准卫生填埋向卫生填埋的转变。

微信图片_20211109111935.jpg

■垃圾进集运(资料库)

(四)生活垃圾生化处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上海又开始了垃圾处理“资源化”的探索。1996年上海引进第一台生化处理机,采用生化堆肥发酵工艺,将垃圾中的菜叶、果皮、餐余等有机物集中处理,生产有机肥,该生化处理机日处理300公斤,在普陀区曹杨五村试点。2001年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技术在部分“四高”优秀小区先行推广,当年,徐汇、黄浦、浦东、杨浦、虹口等区的25个住宅小区相继成为试点小区。2002年上海第一座有机垃圾生化处理厂在浦东建成,垃圾进行自动分拣后,有用物资进行回收利用,湿垃圾经生化处理生成有机营养土和再生燃料,当年静安、卢湾、普陀等区也相继建设小型生化垃圾站,至年底共有95座投入运营,至2010年全市共有162座小型生化处理站,日处理量约700余吨。

(五)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在上海垃圾能不能焚烧?焚烧后产生的二噁英能不能控制?在诸多质疑声中,经反复比选论证,2001年和2003年,浦东御桥和浦西江桥两座千吨级生活垃圾处理焚烧发电厂相继建成,两座厂日处理生活垃圾约2000吨,解决了当时浦东新区、黄浦、静安、普陀、闸北、长宁和嘉定等区部分生活垃圾的处理,也为苏州河治理、沿岸码头搬迁创造了条件。

御桥厂引用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提供的技术和设备,配置3台日处理垃圾300吨的焚烧炉,2台8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全厂工艺过程全部由电脑控制,烟气净化处理,达到欧盟“2002”标准,渗漏液处理达到三级排放标准后纳入污水管网排放。

江桥厂引进德国和西班牙的焚烧技术和主要设备,垃圾处理生产线配置三炉二机,整体处理工艺采用集散控制(DSC),实现了垃圾从进厂、焚烧、发电、到烟气净化全过程的自动控制和监测,各种污染物达标排放。

至今,上海已建成(在建)浦东、老港、(1期、2期)、松江、宝山、金山、奉贤、崇明,加上御桥、江桥焚烧厂,全市垃圾日处理能力可达2.9万吨,“十四五”期间有望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标,这在全国、世界都是领先的。目前上海生活垃圾每吨焚烧后可发电约300度,可满足三口之家约3个月的用电量。


二、几点感悟

(一)从体现执政能力站位高度重视

记得我到环卫局工作的时候,领导就跟我们说,垃圾处理的事情搞不好,一天是你们的工作问题,二天是社会问题,三天就变成了政治问题。垃圾只要三天不运走,上海就变成“臭城”了,那时上海每天产生近2万吨垃圾,以及城市粪便近7000吨,如果不能及时清除,人们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

(二)从生活垃圾处理是一门科学定位思考

记得曾读过一本书叫做《垃圾之歌》,书中提到垃圾是政治学、垃圾是经济学、垃圾是社会学、垃圾是考古学…… “垃圾是人人知道,但又无法深刻了解的生活方式”。从垃圾中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力水平,以前的生活用品没有了,但是从垃圾山里面可以找出来。我们在三林地区搬垃圾山的时候,就发现50多年前还尚未腐烂的生活用品,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水平。

生活垃圾处理又是一个庞大的物流系统。怎么投,怎么收,怎么运,怎么处置,与生产、流通、消费、分配都有关系。它和商品物流正好是个倒物流关系,商品的生产、流通进入千家万户,而垃圾则是千家万户(企事业公共领域)产生进入物流,最后进入末端消纳(处理)。

(三)从社会发展方位与时俱进推进

生活垃圾设备处理方式(技术)各有千秋,各有短板,没有最好,只能找到适合当时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方式,尽可能做到环境可持续、经济可承受、社会可接受。垃圾处理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有位市领导曾告诫我们,垃圾处理你们考虑是一个物流系统,它有物质链、价值链、产业链三条链,哪一段政府要给予财政补贴,哪一段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这其中都大有学问,与处置方式都密切相关。

垃圾处置的最高境界是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这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记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废弃物如肉骨、鸡毛等可以回收变钱,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处理技术的进步,很多废弃物就没有回收价值了,但资源利用价值更高的技术产生了,如可以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焚烧后的残渣可以制砖,取代长江的砂子用作建筑材料……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垃圾处理理念更趋理性,更接近“三化”目标,逐步趋向综合处理的模式,资源可以最大利用,环境可以更为和谐。

微信图片_20211109111913.jpg

■新能源环卫集运船返航(资料库)


三、未来展望

进入新世纪,上海垃圾处理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达到了新高度,近年来更是快速发展:一主多点的组团式布局已初具规模,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模式已现雏形,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标即将实现。随着老港综合处理基地的建设成型,随着全市垃圾一主多点,多元技术配置,组团处理模式的拓展深化,上海垃圾的处理向更和谐、更科学、更高效的进程迈进,正在实现三大转变:一是从单纯追求处理标准环保达标向与生态自然和谐的目标迈进,一座座垃圾处理设施正在变成一座座城市公园和街心花园;二是以无害化消纳处置向资源再循环利用转变,上海的两网融合已经开始起步;三是从二氧化碳的控制排放向碳达峰、碳中和跨越,老港已实现了填埋气体的发电上网和碳交易。目前,老港基地已初步形成湿垃圾生化处理、干垃圾焚烧处理、资源回收利用、污泥干化填埋处理、残渣综合利用、飞灰无害化处理的综合能力。

可以坚信,再经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上海生活垃圾处理一定能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最终目标。“历尽困难志不馁,艰苦奋斗事竟成”,这就是上海生活垃圾处理的变迁史。


(作者: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原正局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