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探索湿地生态系统的科研与监测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10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文/薛程

崇明东滩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鸟瞰图(张斌摄).jpg

■崇明东滩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鸟瞰 (张斌/摄)


“湿地”一词,最早出现在1956年的美国政府工作报告,但是被广泛接受的时间却是在1971年2月2日,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我国政府于1992年加入该公约,成为《湿地公约》第67个缔约方。

上海市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起源于1998年至2000年的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该项调查弄清了上海市100公顷以上湿地(-5米以上)总共27块,总面积31.97万公顷。另外调查弄清了崇明东滩、九段沙、金山三岛等5块重要湿地的基本情况,编制并出版了《上海湿地(第一版)》。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拉开了上海市湿地生态系统科研监测的序幕,这项工作从无到有,由弱至强,在市级相关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具有鲜明上海特色的湿地科研监测体系。


一、独树一帜的同步水鸟调查

自2004年上海市参与长江中下游水鸟同步调查起,2005年至今,上海市林业部门坚持每年开展全市水鸟同步调查并发布调查报告。年度调查频次从每年9次逐步增加并维持在每年16次,调查水鸟集中分布区域由7处逐步增加至15处,最高年份记录到水鸟129种近56万只次。2011年至2020年,开展崇明生态岛“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水鸟物种数”指标监测,最高年份在崇明三岛记录到13种1%水鸟物种。这些监测成果反映了上海市在水鸟监测领域的专业态度和精细程度,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二、独一无二的湿地生态修复研究和示范

2006年至2013年,上海市科委、市林业局等多部门和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等多家高校、科学院相继开展上海市滨海、湖泊湿地生态治理与修复研究,出版了一批专著,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上海市林业等相关部门积极应用湿地修复研究成果,组织开展了“上海西郊淀山湖湿地修复示范区工程”和“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湿地修复案例。在修复项目中的科研技术总结也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异成果,形成了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治理、鸟类栖息地营建和种群维持、土著植物种群复壮、大型修复区生态调控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其中有些还上升为地方标准,贡献了“上海智慧”。


三、独辟蹊径的湿地资源监测

2006年起,上海市林业部门委托华东师大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采用3S技术开展全市湿地资源变化状况监测,构建湿地资源数据网站平台,使湿地资源监测逐步做到常态化和数字化。2012年至2014年,完成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监测,全面摸清上海市8公顷以上的湿地资源状况。2015年起,上海市林业部门以更精细的尺度(5公顷)开展湿地资源年度监测工作并形成湿地资源年度监测报告。上海市的湿地资源监测日趋精细,内容逐步完善,成为国家层面和省级部门湿地资源年度监测的优秀案例。


四、独具匠心的长期野外观测

从2008年至今,上海市两处国际重要湿地,即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长江口中华鲟国际重要湿地,积极开展生境因子和主要保护对象的监测,并公布年度监测公报,为我国履行国际公约义务提供良好示范。上海也在崇明东滩、九段沙、崇明西沙和青浦淀山湖等重要湿地区域分别建设了碳通量野外观测站、湿地生态系统研究野外站和湿地科学实验站等。其中复旦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分别获科技部批建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在湿地生态定位监测领域的国家影响力。

目前,本市正在全力推进湿地资源确权登记,有序开展湿地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弄清湿地碳储量家底和碳汇能力,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上海市湿地生态系统科研监测体系必将成为上海生态之城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成为上海生态文明领域重要的软实力。


(作者: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副处长,上海市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