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城市更新中花鸟市场向何处去?
发布时间: 2022年01月18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文/郁文艳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城市更新,中心城区的曹家渡、钦青、万商等花鸟市场,牛庄路、中华新路、东台路、虬江路等旧货市场陆续拆迁,而剩下的花鸟市场也面对网络团购鲜花冲击实体经营、消费者需求升级换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挑战。面对现实,花鸟市场如何应对?除了卖花,还能翻出什么“花样经”来留住人气,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为此,笔者对岚灵花鸟市场、灵石路鲜花批发市场、虹桥花市、虹桥古玩城、浦东双季花艺等花鸟市场展开了走访调查。

QQ图片20220119152726.jpg

■临近新年,岚灵花鸟市场备足货源,市民喜欢来这里挑选购买中意的鲜花(王家骏/摄)


花鸟之外啥都卖

绞尽脑汁现窘态

中心城区原有花鸟市场的拆迁对周边市民来说,失去了15分钟生活圈内可以买花、买蝈蝈、买观赏鱼的地方,但对其他留存的花鸟市场而言,一定程度上是利好消息。

首先,拆迁给其他花鸟市场带来了新的经营户,使得经营规模得以扩大,经营业态更加丰富;同时带来了新的顾客,原来方圆两、三公里的客户群,可能扩大到了方圆五、六公里,甚至更大的范围,提升了留存花市的人气,提高了交易量。

比如,去年西藏南路的万商花鸟市场拆迁后,做鸣虫生意的商户集体搬迁到岚灵花鸟市场内的聚奇城,使岚灵花鸟市场成为目前上海鸣虫交易规模最大的花鸟市场之一,每年8月到10月的鸣虫季热闹非凡。曹家渡花市拆迁后,八成商户搬到了虹桥古玩城,使得从名字上看和“花鸟市场”不搭边的古玩城有了一定规模的鲜花批发零售业务。

然而,近年来网络团购鲜花的兴起、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消费者需求升级换代等市场环境变化,给传统的花鸟市场带来了挑战,逼迫他们转型发展,谋求新的出路。

2020年春节前夕,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备足了货的花店老板们损失不小。当年春节、情人节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可谓惨淡经营,部分商户不得不从市场关门退租。困境也是转机,当年5月,灵石路鲜花批发市场的二层开出服饰市场,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如今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服饰市场。在一层的后排,则有经营五金百货的店铺。

此外,在谋求更好发展空间、更大经营利润的目标下,有花鸟市场增加了新的经营内容。比如,今年10月中旬,岚灵花鸟市场里的聚奇城新开了二手闲置品市场,每周一至周三,家中有闲置物品的市民都可以去摆摊,不用缴纳摊位费,也不需要去市场办公室登记,自行在市场规定区域找一块空地,摆开想交易的物品就行。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由于刚开张知晓度不够,所以买家、卖家都不多,但聚齐城经营者看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市场,相信随着知晓度的提升,会带来人气。而此前,该市场每周五的旧书刊杂志等纸制品交易相当火爆,摊位往往提前很久即被预订一空。

在虹桥花市里,也有传统花鸟市场经营内容以外的项目。比如花市的D区多为独幢小别墅,有一些小众品牌的服装、家居、茶舍等,环境清幽。花市的A区后排,有专营万圣节、圣诞节等各种节庆装饰品的店铺。

当然,也有花鸟市场的经营内容依然保持着“老三样”,这可能与花市的发展空间等因素有关。比如浦东的双季花市,一层主要经营观赏鱼等水族、花卉绿植、宠物及鸣虫等物品。二层主要经营红木、字画、仿真花等。

总体来看,花鸟市场已经不再只是“花鸟市场”,而且随着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力度的加大,很多鸟类已经从花鸟市场消失。许多市场为了求得生存,除了鲜花批发零售、水族、宠物、鸣虫等,还经营古玩字画、红木家具、茶叶、服装饰品、五金百货等,可谓应有尽有,呈现了市场为了发展而绞尽脑汁的窘态。

琳琅满目的花市.jpg

■琳琅满目的花市


实体花店受冲击

中老年人成主流

从笔者走访的情况来看,几个花市工作日的客流量均不大,且年龄结构以周边社区的中老年人居多。花店老板们表示,双休日、节假日人会多一些,另外也有一些网络订单,所以客人不需要亲自来花店取货,可以快递上门。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就鲜花销售这一块来说,这些年实体花店的生意受到网上鲜花团购的影响比较大。

一些花店老板坦言,9.9元、19.9元一束顺丰包邮这种在消费者看来性价比颇高的团购鲜花,背后是有资本投资的,前期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流量,一般花店做不起来,要亏本。而当下很多年轻人都习惯于网上购物,加上比实体花店更加优惠的价格,团购鲜花自然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中青年实力客户。在生存压力之下,实体花店们近年来也纷纷入驻网络平台,提供鲜花配送上门服务。

除了受到网络团购鲜花的影响,传统花市里的花店近年来还遭遇了一些高端、品牌花店的冲击,“吸”走了中青年实力客户。这些品牌在花卉包装、设计等方面更加时尚,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潮流,还经常和首饰、食品等品牌企业跨界合作,邀请明星代言,在情人节等重要节假日推出联名款,在地铁灯箱广告等媒介推出广告宣传,这当然是传统花市里的普通花店无法做到的。

不过,笔者也发现,虹桥地区的虹桥花市、虹桥古玩城即便在工作日也有一些中青年实力客户来光顾,他们是在虹桥地区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以及全职太太们。洋太太们结伴逛花市,而全职太太们则由司机送至花市采购,因住房面积较大,往往会一下子购买不少盆栽植物,也会购买蝴蝶兰、发财树等较为名贵、大型的植物花卉。

至于花鸟市场里的古玩字画、旧货、鸣虫等经营项目,那更被中老年客人占据了半壁江山。

因此,从实际逛花市的消费者年龄层来看,花市成了中老年人的“天下”,急需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市民在虹桥花市选购花卉.jpg

■市民在虹桥花市选购花卉


市场环境待改善

顾客体验须愉悦

笔者走访调研发现,一些花鸟市场环境状况令人担忧,满足不了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位花鸟市场经营者甚至表示,“花鸟市场不脏乱,怎么叫花鸟市场?”对此,笔者实在不敢认同。逛花市,即便最后没有购买任何物品,也是一种身心享受的过程,这也是实体花市有别于网上花店的一大优势。如果花市环境脏乱差,对吸引人气,提升销售额必将带来影响。

调查走访发现,岚灵花鸟市场、虹桥古玩市场、灵石路鲜花批发市场的环境卫生都尚可。虹桥花市的环境相对较好,花市植有竹林花木,旁边还有小河,整体环境相对优美,市场内部也比较干净整洁。

几个花市之中,双季花艺的内部环境有待改善。笔者去探访的时候刚好下大雨,从1号门进去,门外地上散落着不少垃圾,门口堆放着乌龟、小猫等宠物及其食物,进门是观赏鱼区,堆满了各种商品和工具。往里面走,大部分商户与商户之间没有隔墙板,以绿植、展架等作为分割,部分走道里堆满了营养土、铁锹、平板车等园艺产品和工具,浇花的水在地上流淌,通道十分狭窄。

笔者建议各个花鸟市场要改善环境卫生,为消费者逛市场提供良好的体验,也为消防安全增加保险系数。


网红打卡不必多

更盼人间烟火气

最近,钦青花鸟市场所在地变身“花开蒲汇塘”,成为城市生活空间季的网红打卡点,地块未来规划也已出炉: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以全新的滨水文化功能重新亮相,保留部分花艺零售,同时计划引入花园式办公、文化空间等功能。

曹家渡花鸟市场拆迁后,根据普陀区的规划,将在此打造以电竞、泛娱乐为主题的文化娱乐中心,成为集聚时尚元素的24小时活力街区。

万商花鸟市场及当时一同关闭的万有全大境菜场所在地块也将升级换代。

走访中,对于花鸟市场、旧货市场、菜场的拆迁及未来规划,笔者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很多老百姓希望能够保留这份看似脏乱差的“烟火气”,城市更新研究者、设计师也有不同看法。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夏雨撰文指出,在加快推动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改造过程中,需要注意和防止一些不好的倾向,如热衷于做成网红打卡地,忽视了更新的根本目的;偏重于追求所谓设计感,忽视周边居民需求的实用性;注重前期投入讲究“高大上”,忽视今后运维成本和可持续性发展等等……要避免人浮于事、惨淡经营,最后老百姓了解情况后还要“吐血”的项目。他认为,“打卡网红”总是一时的,把为民造福的公共空间建设好、运维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获益,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更需要不断的方法创新。

据参与“花开蒲汇塘”设计的同济大学一名设计师介绍,在与居民现场交流或者从居民留言中也了解到大家更需要“烟火气”,“我们爱的花鸟市场什么时候恢复?”“我们每天去的小菜场哪里去了?”“我们需要美丽的城市更新,更需要接地气的日常生活,社区生活圈到底谁来做主?”但作为设计师,他们也很无奈,因为原本的功能在设计师参与之前已经被停止。

根据2020年12月25日印发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意见》,上海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花卉市场流通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街头、市集、公园、社区等公共区域开展流动花卉销售,完善花卉终端流通消费网络体系,降低流通成本,推动花卉消费更加亲民便利。

据此,相信未来市民会看到更多花市,不管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感受到15分钟生活圈真正的“烟火气”。

(作者:本刊特约撰稿)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