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坚定历史自信 赓续红色基因 奋力推进绿化市容行业新发展
发布时间: 2022年03月07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文 / 朱心军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十个坚持”是过去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制胜法宝,是未来我们党还能继续成功的内在逻辑,也是当下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


2022年1月5日,朱心军总工程师在“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面谋划2022年绿化市容工作”务虚会上发言.jpg

■1月5日,朱心军总工程师在“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面谋划2022年绿化市容工作”务虚会上发言(陈艾迪/摄)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过去一年,全行业落实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建设“美丽街区”,打造城市治理精细化示范区。黄浦区南昌路美丽街区建设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落实总书记对抓住城市治理“牛鼻子”的要求,强化科技赋能,基本构建环卫条线“一网统管”3134体系,垃圾分类品质识别等5个场景半年试用效果良好;落实总书记关于“双碳”的战略部署,推进新能源环卫车更新替代,面向2025年的替代目标已经明确;落实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讲好行业生态文明建设故事,“上海发布”上行业10万+推文达到30篇等。新的一年,要坚持城市管理精细化的方向,落实市委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以“三全四化”为着力点,在细节上、细微处下功夫,在数字化赋能上下功夫,在制度供给上下功夫,切实提升市容管理现代化水平。要坚持服务行业发展大局,加大行业科研难题攻关力度,加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助推行业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要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把握主基调,守好主阵地,唱响主旋律,为党的二十大营造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过去一年,市容环境“百年百景”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颜值和身边的美好,每月“五大十清”城市清洁行动推动市民履行门责义务,9508处公共空间休憩座椅平添城市的温度,人民建议征集专题活动激发市民看市容、谈市容、管市容的热情,市容环境质量社会公众满意度持续攀升。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两家试点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费达到625万元;线上线下300余场科普活动遍地开花,辰山云赏花、动物园奇妙夜、指导站绿博士、公园中心园艺大讲堂、分类中心“垃圾去哪儿”等,在群众中形成良好口碑。借助主流媒体和“绿色上海”等新兴媒体,市民群众看到生态环境的日新月异、了解生态之城的美好蓝图;通过舆情监测、“夏令热线”以及社会监督员等,市民身边不少“急难愁盼”的问题得以发现和解决。但对照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共建共治共享”仍处于初级阶段;行业科技惠民、利民、富民的实践案例还不多,从民生角度开发的智能运用场景还很少,市民的获得感和感受度还不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待提高。新的一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事关民生痛点、事关百姓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问题,作为市容管理精细化工作最为关切的焦点,作为行业科研优先突破的主攻方向,作为“一网统管”重点开发的智能场景。引导群众参与,拓展市民和企业参与市容治理的渠道和方式,激发企业参与行业科研的活力,发挥群众在宣传工作尤其是新媒体宣传中的首创性和能动性。进一步优化完善市容环境公众满意度测评内容和办法,推广应用市场受用的“四新”技术成果和基层爱用的智能场景,推荐评选广大网民点赞的正能量文章。

        三是坚持开拓创新。过去一年,市容管理有创新,公共空间休憩座椅“同心共美”认捐认养机制初步建立,静安区静安寺街道、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成效明显;虹口区创新机动车清洗场站监管模式,将“排水许可证”和“清洗场站备案证”纳入“一网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科研管理有创新,探索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机制,新增4000余万元自筹资金的科研课题;浦东、长宁、静安、徐汇、普陀等区强化科技赋能,开发道路保洁、小包垃圾、户外招牌等智能监管场景;社会宣传有创新,“绿色上海”创新矩阵管理办法,传播力和影响力稳居政务新媒体前10,杨浦、黄浦、浦东、奉贤等区创新宣传表达方式,微信公众号行业排名总体靠前;市林业总站制作的短视频《野趣魔都》荣获“科普中国”全国林草科普大赛优秀作品一等奖;台风“烟花”过后,滨江森林公园联合新民晚报发起净滩公益行动,上千市民冒雨清理15吨海洋垃圾,成为宣传发动群众的创新案例。但对照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面临愈加综合与复杂的行业管理新形势,我们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与之还不相适应。市容管理中,改造手段多、管理创新少,政府用力多、发动社会和企业参与的新招还很有限。科技创新中,创新政策供给不足,束缚科研人员手脚的事情还不少;开发的智能应用场景集中于环卫条线,而且真正通过信息整合倒逼流程再造、制度创新的还不多。社会宣传中,宣传语态相对老套、形式较为单一、手法比较陈旧,新技术新应用还不够。新的一年,要创新市容管理机制,着力提升街镇联办综合协调能力,发挥好相关领域专家和专业团队的作用。要深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助力行业管理把脉、会诊、施治。要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动科研管理改革,让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创新宣传语态、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努力打造“现象级”传播产品,提升行业宣传的穿透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2021年7月23日,朱心军总工程师带领市容处赴静安区,对中华新路等设摊临时管控点和疏导点的场地、设施、简易搭建物等开展防汛防台安全检查(马龙强摄).jpg

        ■2021年7月23日,朱心军总工程师带领市容处的同志赴静安区,对中华新路等设摊临时管控点和疏导点的场地、设施、简易搭建物等开展检查(马龙强/摄)


        二、以史为鉴、以知促行推动全会精神落实落地

        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全力抓好迎党的二十大市容环境保障

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这条主线,串连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第五届进博会等重大活动,全面开展市容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坚持党建引领,组织开展“迎接二十大 党员见行动”城市清洁日专项行动,推行市容管理“红色包干区”,引领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参与市容治理。加强制度供给,配合做好“市容环卫条例修法”和“进博会立法”,固化市容环境保障有效机制和做法;制定全域覆盖、分类分级的市容环境保障标准,修订“主要道路和景观区域名录”,研究相应的市容市貌标准及其负面清单。强化科技赋能,拓展公众参与市容治理的智能化机制,推动各区和街镇把市容环境日常管理纳入“一网统管”,开发相应的智能应用场景。接受群众评判,把党的二十大等市容环境保障作为公众满意度测评的重要内容,让市容环境成为温暖动人的城市表情、成为喜欢上海的理由。

     (二)深入推进市容治理精细化工作

研究制定2022-2025年市容管理精细化行动计划,推动各区、街镇相应编制市容管理实施方案。聚焦公共空间品质、功能和文化提升,结合户外招牌特色道路创建、休憩座椅优化提升、高标准保洁区域(道路)创建以及社区“微更新”等项目,扎实推进“高品质美丽街区”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完成100个以上“美丽街区”建设,“美丽街区”覆盖率超过34%。编制公共空间休憩座椅设置导则和认捐认养规则,年内优化提升5000处公共空间休憩座椅。注重发现、定期分享市容治理精细化的新鲜经验和精彩案例。

     (三)持续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治理

坚持统筹有序,坚决遏制无序设摊聚集点回潮势头,实施对外摆位、早餐车等新模式包容监管。提升设摊临时管控点、疏导点的硬件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能力。巩固机动车清洗场站“百日整治”成果,推广“两证”办理纳入“一网通办”,推进日常巡查纳入街镇网格化平台。持续开展无名通道和结合部区域市容环境治理,年内消除100处管理薄弱现象。坚持“八无”治理标准,开展17个撤制镇区域市容环境治理。深入宣贯市容环卫门责制度,督促引导沿街商铺、单位、住户自觉尽责、自行整改、自我监督,加快发展自治自律组织,力争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履责率在主要道路上达到98%、在中小道路上达到95%,自律自治组织达到1200个以上,示范性自律组织达到400个以上。


2021年10月11日,朱心军总工程师带队赴普陀区走访调研曹杨新村美丽街区建设推进情况(蒋瑞华摄).jpg

■2021年10月11日,朱心军总工程师带队赴普陀区走访调研曹杨新村“美丽街区”建设推进情况(蒋瑞华/摄)


     (四)加大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力度

在科技创新方面,聚焦行业发展最紧迫、民生需求最强烈的科研问题,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深入研究推进“揭榜挂帅”“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促进科技项目量质齐升。广泛征集、认真编制本市绿化市容领域“十四五”推广应用“四新”目录,提高“四新”的转化率和显示度。加大市区协同推进力度,建成园林绿化废弃物科学处置、黑水虻处理湿垃圾等规模示范点。推进林业碳汇、环卫碳减排技术研究,积极宣传展示本行业碳减排和自然碳汇的成果与价值。完善局系统科研成果转化办法,适当扩大适用范围,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在科学普及方面,加大行业科普资源统筹规划力度,打造行业统一权威的科普品牌、科普Logo、科普IP。结合宣贯即将出台的《市科普条例》,研究制订2022-2025行业科普规划,建立长三角植物园科普联盟,构建“一江一河”植物科普教育带,举办首届行业科普讲解大赛,开展行业科普发言人遴选活动。

     (五)扎实开展“一网统管”建设

一是加强行业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研究制定行业“一网统管”建设2022-2025行动计划,明确各条线重点建设场景和优先次序。加快编制绿化、林业以及市容三个条线区级“一网统管”平台的通用要求和标准规范。二是推进智能场景开发和应用。推动各区加快配备相应的物联感知基础设施,促进垃圾品质识别等5个智能场景从试用转为实用。积极开发户外招牌安全检测、广告设置服务、林长制、市容门责以及行道树监管等智能场景,推广应用10个以上共性的、成熟的应用场景。三是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研究制定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强化对自建系统、小程序和APP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监管,提升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进一步降低高危漏洞发生率,确保政务网络和数据信息安全。用好大数据中心的综合优势,建成行业数据驾驶舱。

     (六)积极推进行业机械化、新能源化工作

坚定实施《上海市“十四五”时期新能源环卫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积极争取新能源环卫车推广应用的支持政策和补贴方案,鼓励各区探索以租代购、电池换电等多种应用模式,确保完成年度更新替代目标。积极组织新能源环卫车企和湿垃圾处置企业参加“首届上海碳博会”,推动产品供需对接和技术迭代升级。认真开展行道树养护作业机械化工作后评估,积极推广先进、成熟的新型绿化作业机械及其运行模式。聚焦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等城市战略新空间,加强市区协同,积极打造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以及作业机械化、新能源化的集成示范区。

     (七)精心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坚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把党的创新理论讲透,把当前形势任务讲清,把行业发展故事讲好。一是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研究制定加强局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形成既有政治性,又有操作性的工作责任清单。强化“刊、网、端、微、屏”内容审核,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和应对处置,抓实舆情日报负面报道的跟踪处置工作,确保舆论导向正确。二是加大主体工作宣传。注重宣传行业承担的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深化垃圾分类宣传,举办《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3周年集中宣传活动。组织报道环城生态公园带、公园城市、林长制等的节点成果。加强科学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三是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加大行业抖音账号建设推进力度,强化以“绿色上海”为龙头的新媒体矩阵,积极运用图表图解、音频视频、互动直播等公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新手法,确保“绿色上海”传播力和影响力稳居本市政务新媒体前列。

     (八)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用好行业文明建设资源。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征集集合文明游园、垃圾分类、保护野生动物等内容的行业公益宣传口号,探索推出“访红色印迹、走城市绿道、看美丽街区、寻开放林地、探垃圾流向”生态文明实践线路。以城市公园为阵地,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行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二是抓好行业文明创建工作。持续开展绿化、公厕、道路保洁和垃圾清运三个行业文明进步指数测评,确保三个行业复审成功且排位上升。全国文明单位力争“保三创一争一”。持续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三是树好行业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积极发现和培育契合时代要求、体现行业精神的优秀示范典型,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行业先进典型的事迹精神,在行业内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九)强化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在市容工作方面,建立三级市政市容联办负责人联系沟通机制,开展市容保障队伍培训、练兵和比武活动,进一步提升市容保障队伍形象。在科技创新方面,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特聘专家等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潜质的青年科技人才;壮大行业科普队伍,培育科普大咖、达人和名家。在社会宣传方面,提升宣传骨干和网军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扩大行业志愿者和垃圾分类社会监督员队伍规模。


     (作者: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