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开放月 孩子们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林中“访友”
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24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孩子们的暑假总离不开穿行林间、亲近自然的回忆。对他们而言,一草一木自有一番乐趣在,“一花一世界”便是他们探索自然的最好写照。日前,上海共青森林公园2023年“森林里的居民”两日夏令营如期开营,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森林、拥抱自然,寻访“林中好友”,观察草木虫花。夏令营自2016年开展以来已举办8届,为孩子们提供了植物、昆虫、鸟类等科普体验,是在大自然课堂中一堂生动的体验课。

本次活动作为8月政府开放月活动之一,可谓干货满满:首日孩子们将了解千姿百态的植物与甲虫的十八般武艺,制作植物标本和甲虫的家;次日孩子们则会观察鸟类,了解鸟儿五彩斑斓羽毛的秘密。

在植物课部分,在《植物基础知识:认识叶形》课程上,孩子们认识了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了解了28种叶形、16种叶片边缘形状和6种复叶类型,在看到不同的叶片后,能讲得头头是道。除了学习知识外,亲身体验同样必不可少。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携带工具前往森林中采集植物叶子。他们有的采集小扇子一般的银杏叶,有的对手掌状的各色枫叶情有独钟,有的则剪下肾蕨叶片,小心翼翼地触摸上面的孢子,最终带着不同形状的叶片满载而归。这些叶片将被制成独一无二的标本。

“神奇的植物”在设计课程时考虑了小学员们的年龄特点,尝试把知识揉碎,让孩子们感兴趣、听得懂。从设计了一周左右的初稿,到经过10天的多版修改,这堂别开生面的课程最终成形。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在寓教于乐中学到知识,以亲身实践亲近自然。

昆虫课更是趣味盎然。“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触角眼睛各一对”“昆虫是离人类最近的动物,是世界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对人类乃至整个世界影响最大的动物”,孩子们对昆虫有了全新了解。此外,他们还获得了接触实体昆虫的机会,既观赏了甲虫、蝴蝶、飞蛾等种类繁多的标本收藏,也近距离观察了在透明盒子中肢体纤细、体表嫩绿的螳螂幼虫,还触摸了在桌上灵活爬行的独角仙和性格温顺的粉色玉米蛇。

夏令营的重头戏“夜游访昆虫”最是令人兴奋。孩子们戴着小头灯,探秘夜晚森林中的神秘居民。晚间的森林更加静谧,各类昆虫鸣叫的“合奏”更加清晰可闻,一些害羞的“小朋友”也在夜幕时分出来活动。从努力结网的“巧手缝纫师”蜘蛛,到静待破茧蜕变的菜粉蝶,再到发出“沙沙”织布声的日本纺织娘,还有彩菌甲、树甲、弯胫大轴甲等多种多样的甲虫,一个全新的小小世界向孩子们敞开了大门。在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打开头灯四处寻觅“夜行者”的身影,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观鸟活动同样惊喜满满。孩子们带着望远镜出发,在阳光明媚的好天气下与鸟儿相会,聆听它们叽叽喳喳的私语。远处的鸟儿并不能轻易看到,需要屏气凝神静心观察,才能窥见它们的踪迹。结合课堂知识教学,孩子们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在这一过程中,喜爱鸟类的汤蘅收获满满,观察到了各种各样的鸟儿,满足了自己了解鸟类的心愿。对于常在户外玩耍的她而言,这又是一次亲近自然的趣味体验。

今年的夏令营以“森林里”为主题,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在森林里面,“里”包含了“里弄”这一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从而引入了“森林里的居民”的概念,把公园里的动植物拟人化,视为居住在此的居民。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这次活动,与各种生物成为朋友,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生命的理念。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