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卫镇:进茶馆走田头多元化宣传 “四多”古镇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发布时间: 2020年04月07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金山卫镇地处上海西南美丽的杭州湾北岸,金山区南部,是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域面积55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民委员会,8个居民委员会和1个筹备居委会。常住人口近9万,其中户籍人口5万余人。

2019年,金山卫镇认真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结合辖区老旧小区多、外来人口多、开放小区多、动迁安置户多等“四多”的现状,采取“桶小卫”社区垃圾分类集中作战计划、21天习惯养成行动、农村湿垃圾不出村等举措,在全镇实现早晚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分类投放和分类收集全覆盖。


21天打卡垃圾减量计划 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如何更好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源头分类投放是基础。为了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提高行动自觉性,金山卫镇在居民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21天习惯养成行动”,引导居民在家自觉分类,到点自主投放。

2019年6月8日,金康居委会辖区内的金康花苑成为“21天习惯养成”的试点小区,最初就有300户居民报名参与了垃圾减量计划,为全镇垃圾分类工作打响了第一枪。

微信图片_20200407112524.png

金康居委会“生活垃圾分类•21天习惯养成行动”正式启动

金康居委会垃圾分类志愿者周勤华告诉记者,金康居委会有居民近1万人,是金山卫镇最大动迁安置小区,作为第一个试点小区,他们承受着不小压力。起初上门宣传时,不少居民并不太支持:“你们发这些宣传资料我们又看不懂,这不是浪费资料吗?”

为使垃圾分类知识更易于接受,周勤华所在的康馨艺术团想到通过情景剧、小品、快闪、手语歌、音乐快板、三句半、田山歌等受群众喜爱的表演形式进行宣传,尤其是田山歌作为上海市的非遗保护项目,是广泛流传于金山卫地区的传统民间文艺形式,这样的形式使垃圾分类宣传更加接地气,更易于被接受。

微信图片_20200407112538.png

康馨艺术团在金山卫镇生活垃圾分类专场巡演启动仪式上表演《花香飘四季》田山歌节目宣传垃圾分类

她们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茶馆的“四进”活动,充分利用“两个六点半”平台,即早上六点半的茶馆和晚上六点半的广场,在金山卫镇范围内开展巡演,让身边人演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更多居民知晓垃圾分类、支持垃圾分类、参与垃圾分类。

据了解,该计划根据每户家庭每日干垃圾控制量在0.5公斤的目标,设定了三周300户家庭干垃圾量分别为不超过1.05吨、2.1吨、3.15吨的目标。最终,每周实际产生量均低于计划量。其中,第一周实际产生量只有0.65吨,远低于计划目标,充分展现了百姓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宣传引导的成效。

微信图片_20200407112543.png

金康居委会主任王燕在启动仪式上作“生活垃圾分类•21天习惯养成行动”垃圾减量成果报告


“桶小卫”培训裂变计划 志愿者带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如何在宣传引导生活垃圾分类行动中实现全方位动员、项目化管理、多维度延伸?金山卫镇在镇团委的牵头引领下全面推进“桶小卫”垃圾分类志愿者行动。

据镇绿容所书记、所长王益介绍,“桶小卫”脱胎于2019年3月5日成立的金山卫镇垃圾分类青年宣讲队。随着垃圾分类工作深入,“桶小卫”服务范围从最初的宣讲扩展到了宣讲、督导、检查、活动为一体,以“践行新时尚 青春更闪亮”为主题,在宣传引导生活垃圾分类行动中全方位动员、分节点介入、全过程参与。同时,镇里还充分借助网络力量,加大招募力度,截至目前,直接参与青年志愿者已有600余人次。

微信图片_20200407112547.png

“桶小卫”志愿者在垃圾分类投放点引导市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在此基础上,金山卫镇积极开展“‘圾’极分子”培训裂变计划,通过志愿者的宣传带动一批社区垃圾分类的先行者,再由这批骨干力量带动辐射更多居民。

微信图片_20200407112551.png

金山卫镇“‘圾’极分子”培训裂变计划志愿者授牌宣誓

农业组织化率达到100%的星火村就是这一计划的受益者。星火村党总支副书记马春凤介绍说,星火村通过“宣讲骨干培训——小组户代表培训——入户培训”三轮培训,实现了村民受训全覆盖。

微信图片_20200407112555.png

星火村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上宅基

同时,星火村作为全区建设首家村级湿垃圾处置点的试点村,率先启动建设工作。“我们按照《条例》,加强对湿垃圾的处置利用率。在村里建立末端处置点,湿垃圾处理产物经过发酵,可以做成有机肥料供村民使用,十分环保。 ”马春凤表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使得村民切实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变化,村民纷纷连呼有获得感。

微信图片_20200407112602.png

星火村作为全区建设首家村级湿垃圾处置点启动建设

得益于实施垃圾分类带来变化的,还有金山卫镇典型的城中村——卫城村。卫城村村委会主任胡东梅向记者表示,该村80%以上人员都是外来人口,居住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环境一度较为脏乱。自实施垃圾分类以来,通过户户参与,卫城村路面更加洁净,整体环境都变好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微信图片_20200407112606.jpg

城中村的环境日益改善


疫情间垃圾分类专收专运 从源头阻断风险的传递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垃圾分类工作也在此特殊时期迎来了挑战。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金山卫镇抓好垃圾专收、专运、专处关键点,为守护居民健康筑起坚实防线。

防疫期间,居民“宅”在家中,各类必需品大量依赖快递外卖,生活垃圾产量增大。同时,日常防护使用的口罩、手套的废弃物也急剧增加。金山卫镇加大清运力度,对垃圾箱房加强消毒,使得居民能够安心地分类投放垃圾。

微信图片_20200407112612.png

志愿者为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消杀工作

金康居委会的垃圾分类志愿者许静华回忆说:“疫情初期,小区内众多外来人员租户引起居民的不安情绪,担心居家隔离对象的垃圾回收工作得不到妥善处理。”为此,她们一边向居民进行解释劝慰,一边投入更多时间去做好外来人员的垃圾处理工作。

为确保居家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小区物业主动每天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垃圾,并且严格喷洒消毒药水,在源头阻断风险的传播,并将垃圾装入专属垃圾桶再由镇绿容所统一回收处理。

微信图片_20200407112618.png

环卫工人专收、专运、专处垃圾

北门居民区的志愿者同样也没有丝毫怠慢,反而比以往更加谨慎细致。志愿者刘美华告诉记者,她们小区外来人员颇多,其中湖北人员就101户,为了避免恐慌,她们小区专门设立了4个垃圾桶用来放置隔离人员的垃圾投放并做好标记。“对居家隔离人员垃圾专收专运专处的做法,有效缓解了居民的不安情绪。” 刘美华如是说。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了居民的一种生活习惯,疫情期间依旧没有落下。”金山卫镇人大代表、垃圾分类志愿者崔兆胜向记者表示,居民都能够自觉将垃圾分好并定时定点投放。

金山卫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兵表示,2019年金山卫镇基本构建完成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并探索实践了农村垃圾分类湿垃圾不出村,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2020年金山卫镇将围绕“美丽+”工程,做细做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强化三个“进一步”,即进一步增强生活垃圾分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压实管理人责任更加尽责到位,进一步跟进服务实现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