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
建议提案
信息名称
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3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索取号
发布机构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文件编号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日期
2025-05-08
记录形式
文本
载体类型
信息内容

我局收到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36号“进一步对标国际,优化道路洒水保洁作业”的代表建议,办理结果为解决采纳,现将办理答复公开如下:

一、优化道路保洁作业标准方面

本市道路保洁作业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城市道路清扫保洁与质量评价标准》(CJJT126-2022)、上海市地方标准《道路、公共广场保洁质量与作业规范》(DB31T524-2022)执行,各区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等级、污浊程度和商铺人流等情况,“一点一策”安排冲洗作业。截止2024年底,全市道路机扫率已达到100%,冲洗率达到99%,2025年将实现机扫率、冲洗率双100%的目标。城市道路保洁等级分为一级区域、二级区域、三级区域,修订后的上海市地标又将不同等级区域内的道路细分为三个类别,各区可根据道路功能、周边环境、区域重点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冲洗频次。

您提到的“洒水作业时间和洒水作业方式”问题,我局高度重视,2024年对浦东、虹口、静安等部分区的洒水作业情况开展调研,2024年7月,我们选择静安区江宁路(武定路—南京西路)路段进行泥沙冲洗模拟测试,在下水管入口处设置用于收集泥沙监测装置,分别采用人工清扫、人工清扫+冲洗、人工清扫+吸尘+冲洗等常见保洁模式实施测试,结果显示不同保洁模式下对下水管道的泥沙量影响非常小。同时,近年来本市结合高标准保洁区域建设,试点推进夜间大规模机械化冲洗作业模式,中心城区也基本实现“夜间机械冲洗清扫、白天巡回养护”的作业模式,做到避高峰和文明作业,尽量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二、强化环卫设备和技术升级引领作用

目前,道路保洁、冲洗作业中积极鼓励机械化及新能源化环卫车辆的更新和智能设备的运用,推广小型作业机具,各区也总结了成熟的作业模式,助力道路洗扫吸保洁,如全机械化组团保洁法,通过不同方式的人机组合,提高冲洗效率。为加强对冲洗作业管理,近年来我局将冲洗扰民纳入专项整治行动,例如虹口、浦东等区通过增设隔离围挡等小技改,降低冲溅对行人、来往车辆的影响,提高冲洗服务水平。

三、强化宣传引领,畅通反馈机制

我局重视市民群众的感受度,每年对道路保洁和冲洗的一线作业人员开展培训,督促作业人员文明和安全作业,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同时在培训中强调规范作业,不断提升工作质效。此外,我们注重与群众互动,畅通反馈投诉渠道,对于市民反映的问题迅速做出回应和处理。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1、开展道路冲洗规范预研究。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展城市道路冲洗作业规范的可行性研究,主要开展各区冲洗模式调研和国内外冲洗作业规范资料收集;2026年将协同院校等团队正式开展课题研究,从冲洗模式、操作规范、作业实效、人员监督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和本市冲洗作业规范导则;2027年拟制定《城市道路冲洗作业技术规范》,制定适用于不同道路类型(主干道、辅路、人行道等路况)和污染场景(扬尘、油污、冰雪等天气)的作业冲洗作业技术规范,并提出配套的监督机制和培训方案。

2、细化完善冲洗作业模式。对于您提到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继续完善冲洗作业模式,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引导各区根据区域商铺分布、人口密度、区域定位等不同业态,形成因地制宜的冲洗作业场景,道路保洁同时做到“润物细无声”。

3、完善条线协调联动。探索构建与交通、生态环保等部门联动机制,推动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对于您提到的“再生水利用”问题,我们也会根据水务部门提供的取水点位,安排距离较近、与作业线路契合的作业车辆优先推广使用再生水。我局也将配合生态环保部门通过局部洒水降尘、干式吸尘等方式,积极做好扬尘管控。

4、强化冲洗作业规范。强化一线作业人员作业规范,做好岗前培训,增强环卫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节约用水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冲洗机具加装护栏或挡板,防止冲洗作业时溅到行人和车辆,最大程度减少市民出行影响。同时,加强对作业人员作业规范的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洒水保洁作业质量的同时,将对城市运行的影响降到最低。

再次感谢您对道路保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政策性文件留言咨询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