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话植物
发布时间: 2020年06月29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金冠’花菖蒲.jpg
艾草.jpg
莲.jpg
芦苇.jpg
图1菖蒲.jpg
图2黄菖蒲.jpg
微信图片_20200624133200.jpg
微信图片_20200624133225.jpg

微信图片_20200624133228.jpg

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因此又称为龙舟节、龙节。扒龙舟与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到了端午节时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所以端午节原本是人们祛病防疫的节日,在多姿多彩的端午习俗中,有不少是与花草植物有关的,譬如悬蒲插艾、包粽簪榴、射柳斗草……而“天中五瑞”即端午节的五种祥瑞花草(菖蒲、艾蒿、石榴、大蒜、龙船花),可避夏季瘟疫,驱除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毒”之害。

让我们来看看端午节常见植物吧

【辟邪驱虫】

艾(Artemisia argyi)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株有浓烈香气,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被认为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可以驱虫,因此逐渐成为端午的风俗。艾草也是可以全株入药的植物,可祛湿、消炎、散寒的作用,艾叶晒干捣成“艾绒”,可制作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艾晒干粉碎成艾蒿粉,还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

菖蒲(Acorus calamus)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叶片呈剑型,花黄绿色,浆果长圆形,成熟时红色。生于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菖蒲可提取芳香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菖蒲作为“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插在门口可以驱虫避邪。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同菖蒲一样生长在水边的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和花菖蒲(Iris ensata var. hortensis),它们虽然在无花之时叶形酷似菖蒲,极易混淆,但它们都是鸢尾科鸢尾属,叶片经揉捏后不会散发菖蒲家族特有的芳香,可千万别因为名字而混淆了!

【粽子外衣】

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会吃粽子,那不妨来盘点一下粽叶有哪些呢?其实粽叶品种繁多一般以芦苇叶、箬叶为主。地域不同也会使用竹叶、荷叶、玉米叶等。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禾本科芦苇属多年生植物,根状茎十分发达,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它的叶片披针状线形,顶端长渐尖成丝形。我国很早就出现用芦苇叶包粽子的习俗,用新鲜的芦苇叶包出的粽子,清香软儒。

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禾本科 箬竹属植物,竿直立,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竿通直,可作毛笔杆或竹筷;叶片可制成茶叶、斗笠、船篷衬垫等,也可以加工制造箬竹酒还可以可用作食品包装物,被人们普遍使用。

莲(Nelumbo nucifera)也称为荷花,是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可作为蔬菜食用。叶、叶柄、花托、花、雄蕊、果实、种子及根状茎均作药用,荷叶有清暑热的作用,可以煎水喝,荷叶也可以又作包装材料,正是包粽子的季节,有时也会用荷叶来当作粽叶。恰逢上海植物园“美槿佳荷”夏季花展,不妨前来植物园欣赏一下这件特殊的粽子外衣吧!

上海植物园——城市绿肺、健康旅游圣地,动植物精灵们在这里与您相约,欢迎您的到来。本项目获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支持(项目编号:18dz2312200、18dz2313900、19dz2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