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 政有所应 ——“分类小事”成就“民生大事”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30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当“垃圾分类”遇上“夏令热线”,这不仅是城市管理“季节性+常态化”的叠加考题,更是“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互动舞台。今年的“夏令热线”工作,市分类中心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强化夏令民生诉求响应效能,优化城市服务供给质量,通过问题解决、制度完善、治理提升,精准破解民生痛点难点问题,用为民办实事的扎实成效,检验学习教育的阶段性成果。近日,市分类中心就市民群众反映的小区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收运不及时等情况,赴徐汇区公安大楼开展实地调研,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常态长效,提升市民群众生活品质。

经现场核实发现,徐汇区公安大楼仅有一座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设备已老化损坏,很多功能无法正常运行。在走访过程中,调研人员还发现,小区有大量干垃圾桶露天摆放在生活垃圾房周边,影响了小区环境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经深入了解并沟通交流,市分类中心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一是征询小区居民意见,就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继续保留或撤离服务,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并抓紧落实。二是解决垃圾桶外放问题,由居委牵头,组织物业、业委或居民代表充分研讨,深入挖掘小区内的空间资源条件,可参考本次调研走访发现的3处有利位置,进一步细化方案,制定长效措施,尽快解决垃圾桶露天摆放难题。

在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小区居委、物业决定将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撤离,小区回收服务由生活垃圾房托底保障。经过多方研讨,也找到了合适的存桶点位,后续将完善相应配套设施,确保垃圾桶入房入库,便于管理,尽快消除垃圾桶外放导致的异味和污水扰民问题。

徐汇区局、天平路街道、小区居委表示,将按照近期的“夏令热线”工作部署,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着力化解民生痛点难点问题,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贡献智慧力量,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更有温度。

垃圾分类在上海,早已不是“扔对桶”那么简单,而是一场城市治理的深刻变革,上海把“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办成“民生大事”,靠的是把工作做到精细、精准、精心、精益、精彩,真正把分类做到了居民心坎里。接下来市分类中心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精准施策,让社区环境更干净、生活更便利、城市更低碳。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