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员再出妙招 为大鲵提供优越生活
发布时间: 2020年10月27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大鲵——是由3亿6千万年前古生代泥盆纪时期水生鱼类演变而成的古老的两栖类动物,且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为了让它们生活的更加舒适,近期,上海动物园的饲养员想出了不少妙招:

首先,大鲵在两栖动物中,他们的生活环境较为独特,一般生活在水草茂盛、水质清凉、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为营造“水草茂盛”之感,饲养员在原有基础上更换并添置了一些植物,如常春藤、万年青、绿萝、红掌以及蕨类等绿植,以期达到接近自然的生态环境和美化展区的作用。

然后,由于大鲵新陈代谢较为缓慢,所以它的耐饥力很强,只要饲养在清洁凉爽的水中,数月甚至一年以上不喂食不致饿死。因此,平时饲养员只每周喂食一次小鲫鱼,现如今在喂食小鲫鱼的同时,少量喂食牛肉,可增其蛋白质,使其成长。在再每周喂食一次的基础上,在水中放置一些活的泥鳅,使其更具活动性,也能让游客更多的观察到大鲵的捕食状态。

最后,在大鲵展区放置了一些短沟蜷螺。短沟蜷螺壳呈褐色,长约2CM,呈修长流线型,壳表面平滑,有利于抵抗水流的冲击,栖息在山区水质清澈的溪流中,腹足紧紧附着在石头上,以挂食石头上的藻类以及落叶等为食物。是大鲵原生境里共同栖息的小动物。作为大鲵的社群丰容—混养,更符合生态化展示。

这就是饲养员近期对大鲵展区的改善,让它们生活的更加优越,贴近自然。


两爬馆 杜歆芸(4).jpg
两爬馆 杜歆芸(6).jpg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