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鸵鸟宝宝成长记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6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郑越3.jpg

 

它们拥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卡姿兰大眼睛”,一对浓密的长睫毛,如云朵般蓬松柔软的羽毛,修长有力的双腿,细长灵活的脖颈,扁平尖尖的小嘴,如此天生丽质,妥妥的“颜值担当”,它们是美洲鸵鸟宝宝。今年,上海动物园孵化室人工孵化并成功育成13只美洲鸵鸟,其中有11只是白化美洲鸵鸟。

今年4月,美洲鸵鸟进入繁殖季,开始交配、产蛋。岗位饲养员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便是仔细巡视美洲鸵鸟的生活区域,将新产的蛋及时护送到孵化室。孵化室的饲养员会在收集几批蛋后进行一次集中孵化。美洲鸵鸟蛋呈金黄色,个头比拳头还大,平均重量约600g。经过38天左右的孵化期,美洲鸵鸟宝宝就会开始啄壳出雏了。

刚发现开始啄壳时,饲养员便会及时将蛋单独取出并移至恒温箱。刚出壳的雏鸟会在恒温箱中待24小时左右,等到身上羽毛差不多干时便会被拿到育雏室进行饲养。

美洲鸵鸟喜欢群居,差不多时间出壳的雏鸟会生活在一起。美洲鸵鸟的雏鸟属于早成鸟,出生后不久便能自己觅食。饲养员会对第一个出壳的雏鸟进行吃食引导,一旦老大开食成功,其它雏鸟便会有模有样地跟着学习如何觅食。

尽管美洲鸵鸟的雏鸟几乎都是不挑食的好宝宝,饲养员不用太担心它们的吃料问题,但对雏鸟的日常照料依旧是细心有加。饲养员会密切关注育雏室的卫生状况,温度、光照和通风等,必要时及时开启加热灯和模拟太阳光照射的全光谱灯,定期消毒;及时换水和喂料,精料也从起初切得很碎,慢慢过度到合适的颗粒大小,还会根据雏鸟不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添加必要的营养素。

美洲鸵鸟宝宝在饲养员的精心照料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茁壮成长,眼看着这小云朵就这样渐渐长大了。老大五个多月了,体型已经快赶上成鸟的大小了,最小的也已经三个多月了,它们在温馨的笼舍里,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每天最期待的当然是干饭时间啦,饲养员一开门,还没等料放好,美洲鸵鸟宝宝便从三间笼舍的各个角落闻声赶来,甚至还会迫不及待地从饲养员手上的料盆里先吃上几口,三大盆精料,没一会儿就被它们一扫而光了。

吃饱喝足,美洲鸵鸟宝宝们喜欢用小嘴去探索世界,东啄啄西啄啄,似乎对身边的一切都很好奇,看到饲养员工作服上的拉链头,也会冷不丁地啄上一口。它们这双大长腿也没闲着,喜欢东走走西逛逛,从这间串到另一间,从室内串到室外,笼舍的角角落落已经被它们走了个遍。它们发现阳光会透过硕大的梧桐树叶,穿过室外笼舍顶部的孔洞,斑驳地洒在室内笼舍的一角,一大家子可以挤在一起享受日光浴或理理毛。它们还发现有一间室外笼舍里种有两颗绿植,还没等到开饭的时候,可以先啃啃绿植垫垫肚子,大高个可以伸长脖子啃到高处的嫩叶,小个子可以捡捡落叶或是在泥地里觅食。

偶尔,平静的生活也会被突然的一个声响打破,行走的云朵便迅速奔跑起来。不久的将来,美洲鸵鸟宝宝会在更广阔的空间自由地奔跑。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