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70年代,上海动物园西北角约4万平方米的区域种植了一片人工林,至今50余年来保存良好,没有过多的人为干预。如今,这片密林已是乔木参天,植被丰富,落叶在林下形成了深厚的腐殖层,倒伏的朽木随处可见,是上海城区里颇为难得的一片生态林地。
这片密林里的植物种类繁多,乔木有樟、枫杨、桑、构、女贞、无患子等。丰富的植被也孕育了许多野生动物,哺乳动物有赤腹松鼠、东北刺猬、黄鼬、貉等;鸟类有凤头鹰、灰喜鹊、乌鸫等;爬行动物有赤链蛇、黑眉锦蛇、多疣壁虎等;两栖动物有中华蟾蜍、泽蛙等。此外还有昆虫、蜘蛛等许多无脊椎动物,其中更包括“西郊公园毛角蚁甲”和“虹桥莱甲”这两个新物种。
在这里我们一起观察并了解了森林里的各种有趣的植物现象,学会了很多专有的词汇,比如,林窗,光的竞争,树冠羞避等,收获了知识的同时也收集了很多自然的宝贝。现在这片森林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上海动物园自然观察站将迎来更多热爱自然的小伙伴开展一系列自然探索活动!
本期主题—— 冬季森林课
了解城市森林的特殊形态
识别落叶植物的冬态
探索植物的越冬方法
观察森林的结构
观察隐藏在森林中越冬的小动物
边走边看,学习自然知识之余,冬季的自然观察站里,总有惊喜在等着你来邂逅!
冬天看似是一个万物休整生息、了无生趣的时候,但当你真正走进自然里,你会发现,自然的韵律此时才算是刚刚开始。
每年冬天,在上海动物园的自然观察站里,仍是一片盎然生机,冬季的自然之美是藏在每一个朽木、每一簇嫩芽里的,在这里,常见忙碌取食的鸟儿的身影、松鼠似乎更积极地贮藏着食物、植物也在悄悄蓄着力,静下来,还能听到其中“噼里啪啦”地开枝舒展的声音。这里的冬季是热闹的。
而这次活动,我们将跟随老师一路走,一路观察,一同学习观察这份自然之美。一起来动物园逛森林啦!体验动物园的生物多样性!
活动介绍:
先听一场专业的植物小讲座,学习植物相关的硬核知识,有趣生动的概念植入,就让我们步入森林探索吧,边走边观察植物的冬季形态。
树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核心,上海所处的环境对常绿树、落叶树、阔叶树和针叶树都很友好,因此上海的本土森林生态系统成份复杂。在上海动物园的这片小森林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树木,常绿树仍然丰茂,落叶树秋意袭人,在树丛草堆落叶里仔细观察寻找,总会有特别的发现!
这一路上,总有你眼熟又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也因为它们的点缀,秋冬的色彩又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它们或许并不起眼,但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植物的多样性往往标志着一座森林的健康程度,在我们的森林生态站里,隐藏着许多奇趣植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它们吧!
活动亮点:
冬季,天气变凉,没有空调等取暖设备的植物和动物都是怎么越冬的?它们都在什么地方越冬呢?冬季的动植物,是否会有特殊的形态呢?森林里的冬季和其他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在这次活动里,我们也会为大家一一解答。或许,经过这次活动,你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朽木上长出了真菌, 冬季的森林形态与平时略有不同。鸟类也依然是森林中最活跃的主角,它们在枝条间翻飞跳跃,秋冬季树木结实,小鸟的食源丰富,落叶后枝条显现,少了树叶的遮挡,小鸟的行为也更容易被观察。这些秋冬季的有趣景象,我们也将有机会一并探索!可可爱爱的小精灵们,也是森林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带队老师:
魏羚峰(VC)城市荒野工作室创始人,可轻松辨识12000种以上的野生动植物,已考察过80余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熟悉常见门类生物的经典分类与进化关系,同时对生态学及进化生物学颇有钻研,人称“移动的动植物百科全书”。C哥同时是个资深植物迷,梦想建立一个伟大的植物园,目前在C哥的努力下,荒野植物园已经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超过5000种的奇花异草。
活动日期:2025年2月15日
活动时间: 9:00 - 11:30 上午(冬天里的森林课)
14:00 - 16:30 下午(冬天里的森林课)
招募对象:6岁以上对植物感兴趣的亲子家庭、14岁以上儿童可单独报名
活动报名:上海动物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