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70年代,上海动物园西北角约4万平方米的区域种植了一片人工林,至今50余年来保存良好,没有过多的人为干预。如今,这片密林已是乔木参天,植被丰富,落叶在林下形成了深厚的腐殖层,倒伏的朽木随处可见,是上海城区里颇为难得的一片生态林地。
这片密林里的植物种类繁多,乔木有樟、枫杨、桑、构、女贞、无患子等。丰富的植被也孕育了许多野生动物,哺乳动物有赤腹松鼠、东北刺猬、黄鼬、貉等;鸟类有凤头鹰、灰喜鹊、乌鸫等;爬行动物有赤链蛇、黑眉锦蛇、多疣壁虎等;两栖动物有中华蟾蜍、泽蛙等。此外还有昆虫、蜘蛛等许多无脊椎动物,其中更包括“西郊公园毛角蚁甲”和“虹桥莱甲”这两个新物种。
现在这片森林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上海动物园自然观察站将迎来更多热爱自然的小伙伴开展自然探索活动!3月,我们的目标是一起去寻找在森林里居住的会飞翔的小精灵们!
活动介绍:
在自然界,一片初生的荒芜或稀疏植被,经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逐步演变为丰富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我们把这个神奇的过程称为森林演替。试想一下,当你漫步在城市的街头,那些绿色的植被可能正是未来森林的雏形。而将这些植被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任其自然生长几十年。
早春时节,天气逐渐回暖,正是万物复苏、山花烂漫的好时候。鸟儿们开始为求偶、繁殖积蓄力量,只要你用心观察,总有机会看到求偶、筑巢的小鸟们,春季的温暖阳光也为这一场场的表演增光添彩了几分。
活动亮点:
初春时节的观鸟过程是十分热闹有趣的,为了顺利求偶,鸟儿们练唱更加卖力、有的换上一身“漂亮衣服”,长出了繁殖羽、有的四处寻觅合适的巢材,叼着满嘴的树枝盖房子。
当然,邂逅小鸟的空档时间,我们热爱观察的眼睛、乐于倾听的耳朵、灵活感受的小手都不会闲着,在通往自然观察站的路上也总有鸟儿活动的痕迹值得我们留意。
哪些是鸟巢,不同的鸟筑的巢有什么不同?
春季小鸟的鸣叫似乎更像在唱歌?
鸟儿们春天的食谱有什么变化?
路上有哪些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又值得一提的小鸟活动的痕迹?
自然中有太多事物会引发好奇,如果你愿意,这里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值得你驻足去观察。 初春时节,脚边野花盛开,行走其间,春风拂面。我们在这份春意里倾听鸟叫,观察鸟儿的日常生活。这些平日里熟悉的却叫不出名字的小鸟,在这次活动里,你将与它们邂逅、认识,并且解锁它们的有趣故事!本次活动的领队老师蛙哥也是一名植物学博士,有着丰富的观鸟经验,可不得是植物&鸟儿双丰收么!
带队老师:
周寅(蛙哥) 复旦大学植物学博士,城市荒野工作室全职讲师,近年来开展了三十多项科普活动和营期,内容涵盖大自然的方方面面。蛙哥以讲解风趣幽默,各类知识无缝衔接为特色,深受家长和小朋友的欢迎。从小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蛙哥永不停止探索自然奥秘的脚步,并热衷于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同样喜爱自然的人。
蛙哥在中学时代便开始系统观鸟,已有20年“鸟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和欧洲,国内目击鸟种接近一千,有丰富的观鸟经验。蛙哥崇尚“佛系观鸟”,不会刻意带学员去寻找一些高光鸟种,而是选择鸟况较好的地点,指导学员观察鸟类的行为、学习鸟种之间的识别特征、探讨鸟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观鸟之余,蛙哥经常“开小差”看看花草鱼虫,跟着他一起看鸟,你往往能收获很多意料之外的惊喜。
活动日期:2025年3月2日(周日)
活动时间:09:30 - 12:00 上午场、14:00 - 16:30 下午场
活动报名:上海动物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