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最早关于小微盆景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嘉定人朱松邻、其子朱小松、其孙朱三松擅长竹刻,将雕刻、绘画与盆景技艺结合起来,发展出高不盈尺的小微盆景,并传诸后世的记录。
程庭鹭《练水画征录》中写道“小松能以画意剪裁小树,供盆盎之玩,今论盆栽者不必以吾邑为最,盖犹传小松画派也。”朱三松在继承其父朱小松的盆树剪扎技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模仿名人画意进行整形、布景,创作更胜其父。
剪扎技艺着重创新,作品包含诗情画意,上海盆景就带着几百年绵远不绝的松香画意,传承下来,发展至今,成为了具有“苍古入画 师法自然”为特色的海派盆景。作为海派盆景的发源地,上海植物园的盆景园内,就有众多历史悠久,成绩斐然的松树盆景。
《松鹤延年》是海派盆景最为闻名遐迩的标志盆景,由五针松创作而成,树龄近三百年。倾斜的百年古松,一大一小、一前一后,呼应融洽,斑驳的曲干,苍劲古拙。层叠有序的枝片,透出坚毅古朴的意境。配饰的仙鹤羽毛丰满、悠闲自得,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气氛。古人有云: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挺千尺而恒冒雪凌云。所以,松除了是一种长寿的象征外,也常常作为有志有节的代表和象征。松鹤延年寓延年益寿或为志节清高之意,亦有称“松鹤同春”。
《苍松迎客》的树种为大阪松,树龄约200年,曾在1997年亚太地区盆景赏石博览会上斩获金奖。据老一辈盆景师傅回忆,1952年上海植物园的前身龙华苗圃成立时,此盆景已在此处了。经过上海植物园几代工作者的精心整形、养护,始成现状。其树形弯曲前倾作鞠躬状,似向来客致意,颇有黄山上的迎客松之趣。树冠浓密如盖、苍翠繁茂、却又富有层次,姿态生动传神,故取名《苍松迎客》。
《拂云擎日》系上海植物园盆景园镇园级瑰宝,多次被委以重任参加各级展览,均斩获大奖,如中国盆景精品展中国瑰宝奖、99年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大奖、第九届全国盆景展中华瑰宝奖。树龄120余年,气势磅礴,浑然天成,盆中松树主干逡嶙矮壮,雄奇伟岸,右侧伸出的主枝,犹如巨臂,撩开片片浮云,托起初升的太阳,迎着朝阳,巍然屹立,活现了山崖古松拂云擎日的神态。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创新为契机,光华璀璨的海派盆景,在新时代依旧会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