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是人类眼中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是寄托精神的宁静家园,是自已心目中的天堂。
身处园林,我们看到的不止是亭台楼阁、山水花草,还有中国古人的所思、所想、所为:
他们崇尚老子的自然无为,就模仿自然,让自己住在山林中;他们师尊孔子,就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仁山智水间;他们在园中种棵菩提树,便在树下打坐,参悟佛禅;他们在廊壁上嵌几方碑刻,便指划揣摩,与古人意会。
春光明朗之时,宾客雅集于『远香堂』, 吟诗品画,说今论古;秋风飒爽之夜,家人欢聚在『射鸭廊』, 赏月听曲,同享天伦。在园林里,我们会看到情人月下相会,也会看到知己亭中对弈,更能体会到古人们诗情画意地生活在片片『城市山林』中。
中国江南,自然山水秀美,物产丰饶,自魏晋以来一直是一方富庶的乐土。明清以降,更是文人巨贾汇聚之地,领社会风气之先。作为士大夫阶层抒发情怀、巨商权贵斗富攀比的产物,一时间私家园林遍布江南。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平民,都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进行造园活动。因此,留存至今的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分布范围最广,数量最多,亦最具有代表性。
在这些园林中,艺术成就较高,较具历史文物价值的,是文人风格的私家园林。保留至今日,艺术价值及游览价值较高的私家园林多数为文人花园,它们的主人有不少是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影响颇大。
私家园林之中,最负盛名的是江南园林。中国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赞语,即『江南园林甲天下』,表明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地位和人们对它的称颂和向往。
江南私家园林的历史源头,可追溯到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社会最混乱的时代。主张返归自然的道家思想受到重视,特别是庄子无为浪漫、整日逍遥优游的隐士生活方式,成为许多士人仿效的对象。文人园林应运而生。目的主要是创造一个清谈读书、觞咏娱情的美好环境,让生活更接近自然,因此园中景色多自然而少人工,风格清新朴实。
最朴素的文人园林当推东晋陶渊明的田园居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闲时看看菊花,望望南山,保持了古代村居园林朴实无华的清隽格调。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经济很快得到恢复,特别是大运河的开凿,方便了南方与中原的交通。城市经济繁荣,私家园林也因此而兴盛,见于记载的有裴堪的『樱桃园』、郝氏园等,有诗人描绘道『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可知当时在园林中赏景常有丝竹管弦吹弹,可惜已全无遗迹留存。
钱塘江畔的杭州,在唐代也有较大发展。为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地方官员一直致力于治理西湖,将它变成著名的名胜风景地,湖畔亦始建园林。大诗人白居易任职杭州期间,修筑白堤,将郡城和湖中孤山连了起来。诗人在孤山脚下用竹和茅草修了一座小筑,名之为『竹阁』,每游西湖,都要在阁中休息,并留下了『晚坐竹檐下,放眼竹阁间』的诗句。
唐末五代,中原地经受战乱,江南经济却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吴越国王钱镠父子在杭州大治宫室苑囿,钱镠的另一个儿子元璙封为广陵王,镇守苏州,非常爱好园林,创建了『南园』。那里山池亭阁、奇花美石,经营了三十年。他的部下仿其所好,也相与营建园林。今天的沧浪亭就是在其外戚孙承佑家花园的原址上,经历代重建的。可以推断,五代时苏州的造园活动相当繁荣。
北宋时,江南地区经济增长很快,已是跃居为全国之首的繁华之地,造园活动自然就繁荣起来。见诸于记载的名园就有宋文长的『乐园』、朱西力的『乐园』、梅宣义的『五亩园』。
另外,当时有些官场失意遭贬或革职的文人因喜爱江南的美丽和繁华,都喜欢定居在江南一些名城建造私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诗人苏舜钦。
他在1045年遭贬后南迁苏州,见孙承佑家的园林近于荒废,就买下并修建成一代名园『沧浪亭』,并留下了『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的名句。
到了南宋,赵构小朝廷偏安杭州,在西湖边上修建多处皇家花园。官僚文人也相继效仿,杭州、苏州、湖州一带,文人私家花园荟萃。著名文人周密所写《吴兴园林记》中,就记述了吴兴(今湖州)的私家园林三十六所。
这些园林以水、竹、柳、荷等景色见长,富有江南特色,造景手法和布局章法也越来越多样,对以后江南的造园艺术影响较大。被誉为苏州园林艺术精品的网师园也始建于此时。
元朝虽然短暂,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建造不止,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从两宋到明清不可缺少的过渡。这一时期最有名的江南文人园林是大画家倪瓒的『清閟阁』。
倪瓒是元代四大画家之一,对我国山水写意画的发展贡献很大。同时,他又是一位著名的造园家,二十三岁时创作的《西园图》,被时人誉为异品。
后来他又帮助高僧维则在苏州构筑狮子林,成功地将其绘画风格应用于园林,创造了富有静逸之气的城市山林。而他在自己故里(今无锡市东八公里处的大厦村)建的清閟阁,更是凝集了画家毕生的精力。
发展到明清,江南私家园林进入了全盛期,在整个江南,掀起了一个造园活动的高潮。无论是城市官宦家的大宅,还是乡镇小巷的普通民居,都可以见到造园活动。
留存到现在的苏州的拙政园、留园、艺圃、五峰园以及无锡的寄畅园等,都始创于明中叶后期。
明清时期江南园林的精品可谓硕果累累,许多名园虽然随着历史的变迁均已化作过眼的云烟,但却较完整地保留在当时繁荣的园记文学之中。较著名的有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王世贞的《游金陵诸园记》《娄东园林志》,张岱的《西湖寻梦》《陶庵梦忆》,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还有钱泳的《履园丛话》这样的巨篇,有的甚至还辅以图画。
这些园林游记大都以清新白描的手法记述了园林景色,是今天研究明清江南园林结构布局和艺术处理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