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
发布时间: 2021年07月12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苏州园林里处处皆是经典。墙,作为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也不例外。本是极易被忽略的元素,

却被历代造园家运用得唯美而精致。一园一风景,一墙一幅画。园林墙在园林中样式繁多,或藏或漏,或虚或实,含蓄有致,韵味无穷。

古典园林中的墙体,按照其设置的位置,可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高大,起护卫、防盗之用,内墙相对矮小,起烘托、分割和装点之用。

云墙也就是波形墙,特点就是墙顶部不是水平的,而是波浪形的,远观有如水波纹,又像流云,非常优美而有动感,就像在流动一样。这种带有动势的墙,同样不仅仅具有一般墙体的遮挡功能而且也是园林的优美景观之一。

游墙的主要变化不是在于其墙头,而是其平面布置的曲折游弋,游走不定,营造出各种深幽变化的空间,虽然形体上不及云墙那样飘逸,但在空间上去却比云墙更重要。

景墙就是在墙的重要位置,留出窗洞,使用漏景、对景、框景等手法,把游览者的视线引到墙的对面,这样的园景更曲折,更引人流连。此种窗体不仅有造型优美的窗洞,也有是精美的镂空窗框。

一堵墙,隔开了世俗,隔出了雅致。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利用富有智慧的造景手法,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抑景

俗称“先藏后漏”,“欲扬先抑”。如进门见假山,则为山抑;见树丛,则为树抑。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决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漏”,“欲扬先抑”,采取抑景之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透景

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物所遮挡,须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要把园内外主要风景点透视线在平面规划设计图上表现出来,并保证在透视线范围内,景物的立面空间上不再受遮挡,空间的深浅变化,要靠透景拿捏。

添景

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果中间或近处没有过渡景观,眺望时就缺乏空间层次。

如果在中间或近处有乔木或花卉作中间或近处的过渡景,这乔木或花卉便是添景。添景可以建筑小品、树木绿化等来形成。体型高大姿态优美的树木,无论一株或几株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添景作用。

夹景

当风景点的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他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者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得风景点的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就是夹景。

比如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是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

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对景一般讲究轴线对称,对的景物恰好在观赏者所处轴线的正中,运用于大场景时,对的景物可与总体布局的轴线不在一条主轴上,如自然山水中亭榭,这边的亭榭,那边的瀑布,即形成一种对景的关系。

障景

障景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古代讲究的是景深,层次感,所谓“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人在景中,营造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框景

空间景物不尽可观,平淡间有可取之景。

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

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漏景

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色全观,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漏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风、疏林等手法。

疏透处的景物构设,既要考虑定点的静态观赏,又要考虑移动视点的漏景效果,以丰富景色的闪烁变幻情趣。

借景

园林中的借景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

借景分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7类。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微信图片_2021071210542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