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冷知识 | 脚下的风景——台阶
发布时间: 2022年03月09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在北京故宫,你能否感受到汉白玉台阶传达的严肃庄重?在苏州园林,你能否感受到青石台阶带来的移步异景之美?在南京中山陵,你能否感受到花岗石台阶所赋予的精神内涵?……

台阶由“台”和“阶”组成,指供人们上下行走的建筑物,因是一阶一阶,故称为台阶。《园治》中:“园林之台,或掇石而高上平者;或木架高而版平无屋者;或楼阁前出一步而敞者,俱为台。”可见“台”是指高而平的建筑物,一般筑成方形,上面可以有建筑,也可以没有建筑,具有高出附近邻域或接近于平的属性,在古代有防水患、登高瞭望、祭祀礼拜、观测星象等用途。而“阶”是指分层的阶梯,具有划分地形高差和引导人流的作用。

台阶的产生伴随着人类的居住史,《易经·系辞》中:“上古穴居而野外,后世圣人易于宫室。”起初,房子直接建于泥土地面上,但由于潮湿等原因,人们选择抬高房子的地基,以起到防潮的作用。地基的抬高,促使了台阶的产生。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台阶具有多个形制,阶梯式的称为“踏道”或者“踏跺”,斜道式的称为“斜阶”。因台阶的坡度不同,又分为平、峻、慢三种。有时为了上下方便,有意把坡度放缓,不用“踏跺”,而改用锯齿形的坡道,称为“礓”。

如意踏跺

“如意踏跺”属于阶梯式的台阶。各层踏跺从下向上逐层退缩,且各面都设有其他维护设施,从台阶前面和两侧都可以直接看到踏跺的退齿形状。各层踏跺有对称和不对称两种形式,踏跺的边缘也有圆角和方角两种。

垂带踏跺

由中心台阶与两侧垂带共同构成的台阶形式叫做“垂带踏跺”。“垂带踏跺”一般位于屋子正中的阶下。宋代以前,建有两座垂带踏跺,东边的叫东阶,供主人行走;西边的叫西阶,供客人行走。

除了形制的不同,台阶的阶数、材质等也颇有讲究。例如,台阶的数量,必须是单数。主要来源于四种说法:

风水观

在《易经》中有阳卦奇、阴卦偶的规定,奇数和偶数分别为天数和地数。一、三、五、七、九等单数是阳数和天数,二、四、六、八、十等双数是阴数和地数。因此,古代建筑也都遵循阴阳原理,几乎所有房屋的台阶都是单数。只有寺庙、坟墓等风水观中的阴宅,才会选用双数台阶。

等级观

在讲究尊卑有序的封建社会,台阶数量的多少也是权力地位的象征。例如,故宫里的建筑根据建筑主人身份的尊卑设置了不同的奇数台阶,身份越高,能够拥有的台阶数就越多。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拥有最高规格的台阶,上层台阶为九阶,象征着帝王九五至尊的身份、至高无上的权力。普通官员中,六品、七品官员住宅门前的台阶不能高于二阶,五品门前台阶不能高于三阶,以此类推。

吉祥观

人们上台阶的脚步动作是“进、退、进、退、进……”单数是“进”,双数是“退”,而“进”寓意升官发财、招财进宝等。为了把最后一步落在“进”上,讨个好彩头,台阶的阶数因此被设计成单数,传达出建筑主人对“步步高升”美好生活的向往。

运动观

因为大部分人走路时,都会习惯性地先抬起右脚。所以,对于单数台阶,不管是第一步的抬脚,还是最后一步的抬脚,都会落到右脚上,符合身体自然机制。此外,从运动心理上讲,双数台阶容易产生“踏虚步”情况。

此外,台阶的材质也有一定学问。普通人家的台阶由简单的木材和泥土做成,或用砖石砌成。而汉白玉等高级材料则用于皇室建筑。从汉代开始,故宫中的台阶基本都由汉白玉制成,象征地位的尊贵,让人们在仰望中“拾阶而上”,敬畏感油然而生。

当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台阶的形制、材质等都变得更加丰富、多元。虽然也有基本的建筑设计通则,但台阶的阶数和形制都不再拘泥于某种框架,只要舒适安全、大方美观即可。

微信图片_20220309094009.png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