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白】
霜行于冬,气质清冷,明亮雪白。
晨间,日初出时,还可窥得几分霜貌,俄而霜散,作水珠点点,冰晶玉洁,扑闪闪,于藤叶木叶草叶上,仿佛霜从未来过,令人疑心适才所见,不过幻觉。
园林粉壁,亦有霜色,极厚极浓,化不开似的,什么时候去看,都在那里,不用担心它会随时间消散。
晨昏光线柔和,不经意将一些竹枝树影花痕叶梦投映于壁上,朦胧,率意,低饱和,略有胶片的质感,很迷人。
【黛色】
黛,原是一种矿物颜料,古时女子用以画眉,抹一点在眉头,轻轻匀开,眉弯细细,更添几分妩媚与风情。宋人情痴,有“若将眉黛染情深,且到丹青难画处”之句。
远山杳渺,悄然作黛色。
刘长卿写秋云岭,“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黛色青黑,深沉,静谧,悠悠一瞥,已然入心。
亭榭黛瓦飞檐,有精巧玲珑之感;楼阁粉墙黛瓦,有婉约典雅之致。
不到园林,怎知黛色如此旖旎。
春之莺花流瓦,夏之绿暗侵窗,秋之层林尽染,冬之雪覆檐头,皆有醉人之美,直抵人心。
【松花】
松花色嫩,如新生鸡雏,使人看着,便有种小心翼翼的怜爱。
松花即马尾松花粉,味甘,性温,无毒。“二三月间抽穗生长,花三四寸,开时用布铺地,击取其蕊”,《群芳谱》书中如此介绍松花的采收方法,倒不复杂,只是颇费功夫。
古人多用松花制作糕点,或是酿酒。
元张可久《人月圆》中有“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式的自问自答,想想那样的隐逸生活,真是高洁出尘,风雅无尽。
“小艇载琴行,松花落晚晴。君家最可认,隔树有书声。”明高启《晚寻吕山人》一诗,澹淡如画,其间水声潺潺,琴声泠泠,松花寂寂,树影沉沉,幽邃得好似不在人间,就连那隔树传来的读书声也仿佛添了几分深致,令人且听,且徘徊。
【朱红】
朱红,是正统的中国红,鲜明夺目,艳而不妖。
古老的寺庙隐于深山老树间,院墙微露一角朱红,便使人感觉庄重肃穆,从旁边走过,脚步声放得很轻,不敢高声语,唯恐破坏其间的禅静。
恢弘的皇家庭院坐落于繁华京城,恍若一册书,记载一个王朝的盛衰荣辱,一个时代的离合悲欢。
宫墙是最先打开的一页,灼灼如火,风云浩荡。
你待细读,却又不见只言片语,眼前可见可感的,不过一墙朱红,倾江倒海般,在眼前铺开,大气,庄严,凝重,宏伟,充满历史感与厚重感。
人在那样的宫墙面前,会时常觉得自己渺小如同一粒微尘。
最是落雪时候,漫天雪色,纷纷扬扬,悄然落下,或是堆积树枝,又空灵又素白。
花影横斜的一枝腊梅,含苞待放的一树梅花,删减尽柳叶的柳枝子,挂着小果子的海棠……在朱红的宫墙前,在雪的映衬下,美得不可方物,叫人怎么挪得开脚。
【赭石】
赭石,原是一种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色近于红褐或是红棕,深沉,喑哑,晦暗,国画中常常用到。画植物,叶边缘如调点赭石,会显出一种秋风况味,比单独的青或绿更觉深刻。画山石,略染赭石,便多了一份质朴浑厚,使人感觉亲切。
古人习书,用墨需耐心研磨,作画所用诸多颜料需经过制取,慢里头包含着一种遐思,可以在磨墨或是制色的过程中完成一幅作品的构思,如何布局,哪里落笔,表达什么内容,或是搭配什么景物,无不巧妙安排,合情合理。
赭石的取用,过程亦颇为琐碎,当选取质地细腻者,捣碎研磨,入微胶,淘澄焙干备用,不像如今,直接拧开颜料管,挤出化开即可,方便之余,也失去了一些细细制取慢慢构思的趣味。
文人画之外,也常见赭石色,好比林下堆积的木叶,亭子里漆过的吴王靠,游弋江南烟波里的小船,还有深秋的枯荷蓬,古貌古心,沉静如睡,可撷回三两枝,插在无水的黑瓷瓶里,任它闲闲到老,寂寂天真。
【蟹壳青】
松花黄、梨花白、小桃红、春水碧、烟波蓝……
各种温柔的颜色里边,我最喜蟹壳青。
蟹壳青是很象形的,或者说“象色”,使人一见,就能联想到河蟹壳背上那一点隐隐的青。
那青里有灰,颜色是淡淡的,明度不高,有雾蒙蒙之感。
河蟹出水,也是雾蒙蒙的,叫人不知所措。
这样的颜色,在众多姹紫嫣红明黄惨绿里,显得尤为沉静。
物色沉静,便足以动人心。
清晨最美的,除了朝颜初开白露未晞,再有就是日光囫囵穿过一丛修竹,投在粉墙上一团蟹壳青的影。
影在风里轻轻摇动,使人觉得岁月静好,诸事可待。
【百草霜】
想象百草霜,该是一种晶莹剔透之色,实则不然。
百草霜俗称锅底灰,黑不溜秋,可入药,性温,味辛,归肝、肺、胃经,亦可做染料。
邹一桂《小山画谱》“百草霜”一条说,“燃茅草之锅灰,罗细,浓胶研乳,如淘定花青法。取标,烘干为墨用”,墨洇入水,再分浓淡枯润,大胆落笔,小心收拾,勾画、皴擦、点染,一幅秋山小景,沙渚浅濑,平芜远山,清劲疏爽,如在目前。
都说秋柿鲜美,一树累累二三百枚,远望如火光,星星点点,浓艳热烈,丝毫不比春花逊色。
最妙是霜后,风劈叶落,删繁就简,越简越见风骨。
老干老枝,虬曲多姿,或如老叟拄杖,或似渔夫掌篙,或如女子倚栏斜坐,或似少年桥头伫立,种种形态,不一而足。
那树干上的百草霜色,如焦墨般,浓得化也化不开,枝头挑晶红小果,明艳可爱,映衬着秋日园林,遮去半角小亭,或是横斜于一屏粉壁前,真真静美如画,叫人流连低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