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动物点缀园林的做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有云“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王维的辋川别墅在“鹿砦”养鹿,在“南坨”放鹤。园林中的鸟,无疑是其最精彩的一个部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鸟的叫声也是园林中虚空间的重要元素。漫步园林的你,可曾停下来仔细地欣赏过它们的华服?静静地聆听过它们的歌唱?
江南园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而同时期国人就已经开始饲养鹦鹉以供赏玩了。鹦鹉羽色艳丽,种类繁多,光虎皮鹦鹉都可以分成20大类。古人有词“玉钩弯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鹦鹉能学人言,这在鸟类之中,可以算得上天赋异禀了。但鹦鹉学舌,只是一种条件反射和机械模仿而已,它们头脑简单,无法理解人类语言的含义,只知道“人云亦云”。
“春波漾群凫,戏斗每堪玩。”雁鸭类游禽对园林水景的构成极为重要。这些形态优雅、色彩斑斓的游禽多是江南本地物种,能游能跑也能飞,只是有人把它们的部分飞羽修去,限制了飞行能力,让其留在了园中,与花木厮守,四时不去。
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传统,在创造“自然”的景象中,不但有山水花木,还要点缀动物禽鸟,《红楼梦》中有:“采办鸟雀,自仙鹤、鹿、兔以及鸡、鹅等,亦已买全,交于园中各处饲养”,可见其情致。闲暇之余到园林里走走,用眼睛捕捉禽鸟的身姿,用耳朵聆听它们的歌唱,您会发现园林不一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