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浪看似随意堆叠,实则宛若天成,这才是园林的艺术之美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3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园林里,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用太湖石做的踏步,我们称之为“涩浪”。其实涩浪换一个说法,可以叫石阶、踏垛,这样你就知道了。不过,石阶、踏垛只能描述“涩浪”的部分功能,其深层的意蕴,在园林构建中所产生的诗画意境是“石阶、踏垛”所不能表达的。涩浪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室庐》:“阶……以文石剥成,种‘绣墩’……数茎于内,枝叶纷披,映阶傍砌。以太湖石叠成者,曰‘涩浪’,其制更奇,然不易就。”

太湖石的纹理,像水浪一样,拍打至台阶处,它相对于条石的踏步更加的自然,也多了一些趣味性。

留园五峰仙馆前的涩浪层层叠掇,有四五层之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愈高愈古”之说,呈现出典雅古朴的美学气质。在偏侧面之处立一块竖石,打破规整的对称感,不落俗套,富有变化,带有自然界山石岩阿无拘无束的活力与灵动;其侧又衬以书带草数茎,于是馆前顿添生机,正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意,充满画意与诗情。

现如今,游园人踏过涩浪只认其为石头,更甚少知此由来,因而更需要对其细加品读。

涩浪,似园中的树木花草一般,就地生长,浑然天成,似奔流,又非奔流,却将人工与自然连接,衍生出不易察觉的人文之美。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