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建里的数学密码(二)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3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数字与等级观

中国古代社会十分强调等级差别,建筑反映等级和社会地位的现象在中国比较突出,建筑设计中的数量关系也是等级制度的产物。

例如唐朝规定三品以上官吏的居室不得超过五间九架,六品以下不得超过三间九架;明朝规定一二品官员厅堂为五间九架,三至五品官员厅堂为五间七架,庶民百姓堂屋不得超过三间;清代规定王府正门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一般百姓的正房不超过三间。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无论是规模还是等级都属于最高层级,太和殿面阔九间,高度为九丈九尺高,午门高大砖石墩台上建有崇楼五座,正楼九开间等等。

数字与吉祥观

吉祥观是指在长期社会实践和特定心理基础上,人们为趋吉避凶,将某些自然事物与文化事物视为精神依托的观念与信仰。数字的吉祥意义,多来自阴阳五行学说的约定,特别是对奇数的推崇,渗入到规划、建筑、装饰等各个层次。

民宅建筑中房屋间数也象征吉凶,《鲁班木经匠家镜》“ 造屋间数吉凶例” 中写道:一间凶,二间自如,三间吉,四间凶,五间吉,六间凶,七间吉,八间凶,九间吉。”

数字与宇宙观

对宇宙的思考与探求一直是古人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月令图式”则是古人思想观念中的一种宇宙模型。“月令”体系将时间、空间二者统一起来,以春季配东方,夏季配南方,秋季配西方,冬季配北方,成为时空合一的宇宙模式,从而把神秘的时空改造成可以感知的模型。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