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梁换柱”——中国古建筑成语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9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古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在历史中慢慢积淀,形成了强大的文化体系。其中也诞生了很多与中国古建筑有关的成语,如两面三刀、勾心斗角、门当户对、祸起萧墙、分庭抗礼、大相径庭、登堂入室等,本期我们要来说的是“偷梁换柱”。古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在历史中慢慢积淀,形成了强大的文化体系。其中也诞生了很多与中国古建筑有关的成语,如两面三刀、勾心斗角、门当户对、祸起萧墙、分庭抗礼、大相径庭、登堂入室等,本期我们要来说的是“偷梁换柱”。在我国古建筑领域,“偷梁换柱”属于一种科学实用的修缮加固方法。梁和柱属于我国古建筑大木构件,梁位于水平面内,主要用于承担其上部构件及屋顶重量,并把它们向下传给支撑构件,柱子即为梁底部的竖向支撑构件。

位于地面之上、梁之下的立柱,或因长期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重量而产生开裂,或因柱底部位长期受到地面潮气影响而出现糟朽,使得木柱强度下降,无法正常支撑梁。所以可以采取了“偷梁换柱”的加固方法,过程包括揭露、偷梁、抽柱、换柱等内容。偷梁换柱是我国古建筑加固方法的科学运用,也是我国古代工匠建筑智慧的反映。然而,“偷梁换柱”作为我国古代成语,原意含有贬义内容。一般含义为以假代真,暗中改变事物的本质,从而更换事物原有关键内容,使其不能发挥作用。

如纣王力大无穷,可以拽着九头牛,能够手托着梁换柱子。如秦始皇原意立长子扶苏为皇太子,然而丞相李斯与宦官赵高、秦始皇十八子胡亥密谋,决定将诏书篡改为“立胡亥为皇太子”,并逼死扶苏。如贾宝玉想娶林黛玉,王熙凤用薛宝钗替换了林黛玉。在后世中,“偷梁换柱”多指所施手段,与“偷天换日”“偷龙换凤”“调包计”等有同样的意思。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