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流漱石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这原本是强辩的答词竟成了后世文人归隐山林的表白。轩亭前有一棵明代木莲(又称薜荔),根似长蛇绕石峰而生,盘根错节,造型极为有趣,是古园难得的奇木景致。木莲一旁,有弯曲小径通向山光潭影前临水大月台。
月台宜于静坐赏景,游人至此每每小憩片刻。此时,对面的假山、小溪、曲桥,东、西两边的建筑、花树,近处的清澈潭水,全汇集在眼前,人们自然而然会将刚刚游览过的美景,诸如旱船的凌波、丛桂轩的幽香、即山亭的远眺、扑水亭之看湖石岩壁、延绿轩的清凉幽静、枕流漱石轩的奇木碧波等景在脑中组接起来。这样,就从整体上品赏出园林布局结构的韵律感,而达到游园赏景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