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美(二)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26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儒家文化的第二个基本点是:人生价值本位。儒家重视人生的价值。它讲的人生的价值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做一番重要贡献,其体现为做官。这一方面的价值,儒家叫“外王”。另一方面,儒家很重视个人品德的修养,称之为“内圣”。儒家认为,修身与事功是统一的。修身是事功的基础。儒家是尚事功的,但未必任何一个儒家知识分子都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种种原因,不少儒家知识分子不得一售其志,只得退而养其身,园林则是他们暂时退隐修身的好地方。为了励志,园林的风物总是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怀。松、竹、梅、兰、菊等植物,由傲岸的假石山构成的风景,还有各种励志的楹联匾额都体现儒家特有的清高。

虽然园林处处透出儒家的气息,但主流方面还是道家崇尚自然的意味。道家崇尚的“自然”有两个含意,一是自然而然,另一是自然界。就自然而然来说,它更多地体现在造园的法则上,强调“虽是人作,宛自天成”。道家多为隐士,为了体现这种隐的意味,在园林中不仅有意制造“山中无所有,岭上多白云”的意境,而且还人为地制造田园风光,取东晋大隐士陶渊明躬耕田园的意象。除此以外,还多从道家或具道家意味的著作中创造出一些特殊的景点,如取庄子的“濠梁观鱼”典,无锡的寄畅园有知鱼槛,颐和园有知鱼桥,苏州留园有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亭。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取意,北京紫禁城的宁寿宫和承德避暑山庄都有曲水流觞亭。

在中国的园林之中,自然风景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它占的面积最大,而且它的景象处处透出潇洒出尘的意味。在这点上,儒家与道家达成了默契。儒家虽然尚事功,但也尚自然。孔子就很推崇假日邀三五朋友游山玩水的这种生活。宋代的大学者欧阳修说有两种快乐,一种是富贵者之乐,一种是山林者之乐。前种快乐为事功之乐,属于儒家的人生理想;后种快乐为隐逸之乐,主要属于道家的人生理想。欧阳修慨叹两者不能得兼,园林在某种程度上倒是兼顾了这两种快乐。

中国的佛教禅宗也是很看重自然山水的。自古名山僧占多。禅宗将自己的爱好山水看成是“林下风流”。与此相应,中国的园林不管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常引禅意入园。

从整体来看,中国的园林其文化精神是儒道释兼得,而重在“道”意。这个“道”意主要是道家的“自然之道”。从本质上看,园林是退隐的精神寄托物,尽管主人不一定是道家。从儒家的审美趣味来说,园林宜雅,雅而脱俗;从道家的审美趣味来说,园林宜清,清而出尘。两者结合,当得上“清雅”二字。“清雅”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