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和他的《闲情偶寄》(六)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26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填词谱曲是李渔选择的主要谋生手段。一是因为当时戏曲艺术极为发达,在众多文学艺术门类中影响最广、受众最广,戏楼、戏班都对剧本有着大量的需求,市场有前景,编撰戏曲也相对容易盈利;二来李渔精通音律,熟悉填词作曲,写起戏来那叫一个如鱼得水,往往十几天便成一剧。果然,李渔的《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玉搔头》等六部戏剧刚出手就瞬间火遍全城。此外,李渔还写小说,脱胎于这一时期的《十二楼》、《无声戏》正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上乘之作。

就这样,笔耕不辍的李渔,他的小说和戏剧很快火遍全国,许多出版商排队在李渔家门口等着新作。随之而来的盗版问题也让他苦恼不已。他的作品以惊人的速度向各地流传,杭州、苏州、南京等地的不法书商千方百计进行私刻翻印以牟取暴利,数日之内,三千里外的地方也能见到他的新作。

有的就干脆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的作品,挂上他的笔名进行发行,蒙骗读者。这种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的行径,不仅侵犯了他的著作权,还极大地影响到他的声誉和经济收入。

李渔坐不住了,他踏上了打击盗版的维权之路。一边请求官府为他主持公道,一边四处奔走上门同盗版者谈判交涉。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