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中的“释”说的就是释迦牟尼,其实也就泛指佛教。而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交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之一。其实佛教从心理学上说,是帮助人们消解自我,从而得到自我解脱,畅游天地间的自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 “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己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 我们今天有句话叫做“螺蛳壳里做道场”其实就来源于佛教。道场是梵语mandala(曼荼罗)的意译,或译为“坛”,指供奉佛菩萨像,依据一定的要求布置并举行法会的宗教场所。释迦牟尼成佛的地方叫做菩提道场。道场也泛指修行的场所。而今这句话被我们用来形容在狭窄简陋处做成复杂的场面和事情,这样一看,这句话用来比喻园林再合适不过了。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古人在绘画方面, “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 “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在中国书画界有两位奇葩,他们画画大多画一角,“夏一角,马半边”的夏圭和马远,他俩的画因为省略了大部分图面而给人最大的想象空间。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