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收到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127号“关于上海口袋公园建设”的提案,办理结果为解决或采纳,现将办理答复公开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完成情况
本市“十三五”启动街心花园建设,“十四五”开始口袋公园建设,按照“小”、“多”、“匀”的布局特色推进。“十三五”共建设街心花园230个,“十四五”2021-2023年新建改建口袋公园246座。截至2023年底,本市共建设街心花园和口袋公园476座,其中,纳入城乡公园名录的口袋公园265座。按照《上海市口袋公园建设技术导则》,上海市口袋公园作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建设在靠近人口密集的区域,方便居民的使用,成为本市城乡公园体系中重要一环,满足人民群众游玩、休闲生活需要。
(二)工作成效
1、加强政策制度保障。为加强口袋公园管理,维护常态景观面貌,不断优化服务水平,从技术层面,2021年编制了《上海市口袋公园建设技术导则》,指导各区开展口袋公园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从扶持政策层面,“十三五”出台了街心花园补贴政策,“十四五”出台了口袋公园补贴政策,“十四五”补贴标准较“十三五”有了大幅度提升,以鼓励各区加大建设力度,提升建设水平,打造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从管理层面,2021年制定出台了《上海市口袋公园管理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了养护标准和经费,协调公安、城管、城运等部门,共同参与口袋公园的公共秩序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同时吸纳周边居民作为志愿者,参与协同管理。从巡查层面,市、区、街道(镇)三级绿化管理部门按要求依据职权定期开展口袋公园巡督查。2023年市级绿化管理部门共对252处口袋公园进行专项巡查,从检查的总体情况看,口袋公园日常绿化养护管理基本到位,绿化景观面貌良好。在2023年32个实事项目市民满意度调查中,口袋公园获第七名成绩。
2、打造植物主题特色。围绕景观营造,口袋公园通过调整植物群落结构,适当集中、规模化种植色叶、观花乔灌木,打造了一批“彩化”效应明显的口袋公园。如通过规模化应用八仙花、梅花、月季等新优植物品种,虹口将下海庙花园、金山将月亮湾花园打造成八仙花主题花园;普陀区梅川口袋公园以梅花为主题特色,增加红梅、美人梅、早樱等春花灌木,同时增加娜塔栎、乌桕等秋色树种,与原有的落羽杉、银杏互为补充,营造“春花烂漫、秋色迷人”的景观特色;浦东新区花木月季园,以“月季赏趣,棋乐融融”为创意,打造月季特色。
3、增加文化内涵。围绕品质提升,做好“公园+”,挖掘口袋公园红色、传统等文化内涵,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如黄浦区小桃园延续原有的“盘、桃、会”文化内涵,修复原有的算盘、磨盘、秤盘等景点,增加红叶碧桃、菊花碧桃、寒红桃等,营造出桃花烂漫、灼灼芬华的特色花卉景观;黄浦区民防苑治愈花园融入民防科普的理念,通过紫色系游园步道分隔出五个独立的半包围空间,加入特色游戏、绘画场地等形成“鸣、走、藏、消”和游乐园五处特色空间,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乐趣,也科普民防知识。
4、实现绿地开放共享。口袋公园建设坚持打开封闭绿地,为市民创造更多走得进、看得到、摸得着的开放绿地。从功能上合理增加开放空间,并配套座椅、步道、健身等相应的服务设施,提升口袋公园的社会服务水平。如静安永源浜花园占地3700平米左右,基本都是常绿树,绿地中仅有一条狭窄小径穿越其中,市民普遍反应使用感受不佳,迫切需要增加休憩空间,通过改造将绿地改为开放式绿地,设置了广场和座椅,并增加了樱花等色叶树种,绿地的彩化效果和服务功能明显提升。长宁区华山新语绿地,原为封闭式绿地,改造后成为开放式绿地,通过增加广场、健身步道、座椅等满足居民对散步、亲子、亲近自然等活动的需要。同时将核心价值观要素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打造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
二、存在问题
虽然经过几年的建设,本市口袋公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总体表现在:
(一)少量口袋公园选址不合理
特别是近郊地区的一些口袋公园,选择地方或是人气不足的区域,或是交通不便和体验感较差的不成熟地块,或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快速公路旁,建成后出现了使用率不高、人气不旺的现象。
(二)部分口袋公园建设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十三五”期间口袋公园建设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建设标准不高。部分区绿化部门对设计方案把关不严,导致部分口袋公园建设质量不高,植物特色和文化理念不突出,设计缺乏内涵,服务功能不完善,没有形成精品绿地。
(三)口袋公园景观面貌参差不齐
一是部分代建绿地,形似口袋公园,未真正纳入口袋公园管理,代建项目完成后,在移交前期可能存在养护衔接不到位的情况。二是各区口袋公园养护费用差异较大,财政较好的区将口袋公园按照一级养护标准来养护,财政不足的区养护费用较低,造成口袋公园景观面貌参差不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建设力度,优化布局结构
为更好地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十四五”期间,上海将继续秉承“小、多、匀”的布局结构,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将新建、提升改造更多的绿色公共空间。今后每年计划完成新建改建口袋公园80座,“十四五”期间将完成新建改建400座口袋公园。将进一步优化口袋公园场地选址,科学合理布局,选址在人口相对集中、需求大的城镇或中心保留村,提高口袋公园布局均好性,完善15分钟生活圈。
(二)加强源头把关,提升绿地品质
继续加强口袋公园方案审核,严格把关。一是注重公园主题特色打造,既要打造植物特色景观,又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强调地域特色,按照“四化”要求,坚持高水平设计和建设,将口袋公园打造成城市亮点,使其成为“一街一景”中精品绿地,避免“千园一面”。二是充分征询服务人群的意见建议,了解周边居民年龄结构以及人群使用偏好,精准服务不同人群需求。同时考虑“全龄化”设计理念,合理优化服务功能,增加园路、座椅、健身器械等服务设施,适当增加适儿化和适老化配套设施,满足使用性要求。三是结合“公园+”建设,因地制宜增加体育、文化、音乐、艺术、戏曲、红色资源等元素,扩展口袋公园功能,全面推动口袋公园品质提升,提升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落实长效管养,维护景观面貌
着眼于建立口袋公园养护长效管理机制,将口袋公园打造成精细化管理的样板。一是持续完善口袋公园养护检查机制,督促区绿化管理部门加大检查力度,市绿化管理部门加强抽查督查,形成问题清单,开展紧逼督办,确保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二是探索建立市民监督考核机制,让周边居民参与到监督评议中去,提高市民参与度,实现市民共建共治共享。试点运行口袋公园“园长制”,通过“市民园长”监督及时解决口袋公园管理中的动态问题。三是强化文明游园引导,下一步将编制发布“上海市口袋公园游园公约”,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规范文明游园,提升公园游园秩序和安全运行。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