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收到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5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渣土车安全管理的建议”的代表建议,办理结果为解决采纳,现将办理答复公开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一)开展协同共治。市绿化市容部门积极推广新型渣土车应用,通过改变货箱体积,从源头避免超载带来的安全问题,会同公安交警部门推进渣土运输车辆全部配置了右转弯安全监测、驾驶员状态监测等智能安全系统。同时,加强与第三方安全监测平台的合作,对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并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安全提示,对涉嫌违规车辆信息向企业进行情况通报,责令违规车辆限期停运整改。市绿化市容部门也建立了建筑垃圾综合服务监管平台,将本市中标渣土运输车辆信息全部纳入平台进行信息化管理。市绿化市容部门与市公安交警部门积极推进车辆信息对接,探索通过关联车辆登记信息和卡口过车等数据,实现正规渣土车和“非法营运”渣土车上路行驶信息的感知。经系统预核实确为“非法营运”渣土车的,公安交警部门迅速组织警力开展拦截,并通过与市城管执法部门联合查处机制,及时移交属地城管执法部门,由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开展后续查处工作。2023年4月以来,移交渣土车2219辆,城管执法部门查实违法并立案查处运输企业(含个人)1226家。
(二)严查各类违法。市绿化市容部门对交通违法现象较多的渣土运输企业进行约谈警示,并将进行重点管理,按照《关于推进建筑垃圾治理 打击建筑垃圾违法违规处置行为三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与公安交警、城管执法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渣土车致人死亡交通事故开展“一案三查”(查源头工地、查运输企业、查消纳卸点),加大对肇事车辆、企业的惩戒力度,进一步提升行业监管震慑力。市公安交警部门结合“砺剑”行动,将渣土车“闯禁”、超载超限、以及未按核定线路、时间运输等易致祸交通违法作为重点纳入其中,组织各交警支队严格落实驾驶人驾驶资格、车辆上路资质、车辆装载情况“三必查”措施,并联合城管执法部门在渣土车高频通行路段共同开展设卡执法,及时将涉嫌“无资质”非法运输渣土车辆移交城管执法部门处置,持续保持严管高压态势。市城管执法部门对照权责清单,严厉查处本市城管执法领域涉及城市道路安全的各类违法行为,着力消除本市道路范围内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跑冒滴漏和偷乱倒等问题。市交通行政部门根据交通运输部每月通报的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抽查情况,对涉嫌存在超速、疲劳驾驶、长期离线的重载货车逐车开展排查,将相关车辆信息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进行比对,对疑似离线运营车辆进行重点排查,发现问题督促企业立即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立案查处,要求企业加强车辆管理和违规驾驶员安全教育,做好车载设备维护,提高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减少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
(三)强化安全教育。市绿化市容部门在行业内持续开展安全宣传,组织“右转必停”等交规培训,将“右转必停”执行情况纳入企业安全管理范畴,确保驾驶员真正领会、切实落实“一停、二看、三通过”要求;开发线上平台,对在册驾驶员进行线上培训,特别是新从业的或被处罚的驾驶人员,实行“逢进必考,逢罚必考”,通过案例宣传、警示,提升驾驶人员安全意识。同时,会同公安交警、交通行政部门不定期召集全市渣土运输企业负责人安全教育警示大会,强化企业交通安全意识。市公安交警部门密切联系本市各主流媒体,聚焦渣土车交通违法整治工作高频次开展市、区两级宣传报道,加强对渣土车驾驶员群体的针对性宣教,进一步强化重点人群交通安全守法意识。定期梳理全市渣土行业事故、违法情况,向社会发布渣土车事故、违法典型案例,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市交通行政部门按照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严格把关道路货物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证。要求企业每月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强化道路货物运输车辆达标管理,2021年起全面实施新车辆安全技术标准,新申请办理《道路运输证》的车辆,要求符合《道路运输达标车辆核查工作规范》车型达标要求,把好道路货物运输车辆运营准入关。通过车辆年度审验工作检查车辆等级评定等各项检测维护开展情况,及时淘汰不合格车辆。督促企业开展车辆一日三检,防止带病出车。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绿化市容、公安交警、城管执法、交通部门将继续立足职责任务,进一步做好协同作战,力争做到执法管理和社会效果相互和谐统一,为上海的平安建设保驾护航。
(一)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市绿化市容部门对照《建筑垃圾车安全技术规范》(T/SHJX012-2020),围绕渣土运输车辆车容污损、车身挂泥、车牌遮挡、车灯乱接、轮胎老化、箱盖及车载电子设备损坏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渣土运输车辆“整车容、整标牌、整车况”专项整治行动,力争实现车辆符合标准、车容车况良好、行业品质管理提升。同时要求企业做好车辆安全隐患排查,严防车辆“带病”上路。
(二)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市绿化市容部门将配合公安交警部门不断提高行业安全人防、技防水平,做好中标运输企业全程监管,有效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督促企业通过课堂培训、现场教学、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做好驾驶员队伍的宣传教育。同时,通过建立安全培训和考评台账、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等途径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公安交警部门将按照上海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工作部署,将渣土运输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开展重点治理,依法对问题企业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进一步强化运输企业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三)进一步加强管执联动。市绿化市容、公安交警、城管执法部门制定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在做好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将每月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同时高效运作建筑垃圾违法运输车辆联合执法应用场景平台,及时发现、追踪违法运输车辆。依托科技系统,实现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行驶轨迹研判,围绕渣土卸点、码头、建筑工地等渣土车高频通行区域加强设卡整治,严查严处渣土车各类违法行为。
(四)进一步加强全程治理。市绿化市容、公安交警、城管执法、交通行政部门将聚焦在建工地、工程渣土运输车辆、消纳回填场所,开展全要素执法检查,重点查处未申报处置方案、无证出土、无证运输等违法行为,形成省市毗邻区联动、区区联合、街镇联动高压执法态势。
(五)进一步加强科技赋能。市绿化市容、城管执法部门通过日常检查、线上排查等方式提高渣土运输车辆智能安全系统运用的有效性,同时利用好第三方单位的统计数据,对发现问题高度重点,及时化解,做到防患于未然。继续推进信息化手段在建筑垃圾治理领域的应用,依托对象监管系统优化对在建建筑工地、消纳回填场所的分级分类、双随机监管实效。依托综合指挥监管平台,探索运用非现执法模式加大对建筑垃圾违法运输行为的查处力度。
(六)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市绿化市容、公安交警、城管执法、交通行政部门将密切联系本市各主流媒体,聚焦联合治理工作高频次开展宣传报道,并加强入企入社区,重点加大对渣土行业从业人员开展针对性宣传,进一步强化渣土行业从业人员安全守法意识。
此外,针对代表们提出的两港大道渣土车案例,市绿化市容、公安交警、城管执法、交通行政部门将在前期综合施策的基础上,对两港大道沿线及南汇东滩N1库区周边渣土车继续加强针对性治理。市绿化市容部门督促南汇东滩N1库区卸点经营单位通过优化渣土车进出线路、设置车辆缓冲区域、加快作业速度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因排队积压对道路通行产生影响的情况。同时,要求进入南汇东滩N1库区的运输企业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签订安全作业、规范作业承诺书,落实文明礼让、车辆清洗等要求。安排人员开展不定期抽查,对于问题单位进行重点监管。公安交警部门继续在两港大道沿线(如:两港大道/沪南公路、两港大道/通源东路等)以及卸点门前等进出主要节点梯次安排警力,开展常态化路口固守和交通违法整治,并积极会同交通委、属地单位优化完善沿线交通信号配时方案以及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进一步化解道路通行压力,规范途径渣土车的通行秩序。城管执法部门聚焦两港大道沿线及南汇东滩N1库区等重点区域,牵头组织开展渣土车全要素执法检查,重点加大无证运输、跑冒滴漏等违法行为,全力消除道路通行环境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