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收到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43号关于“建立上海园林历史博物馆,传承江南文化文脉,加快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代表建议,办理结果为解决采纳,现将办理答复公开如下:
上海园林文化是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上海传承和发展江南文化,保护历史文化记忆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上海园林专题的博物馆,既是讲好上海园林故事,传承海派文化的现实需要,也是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力举措。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本市部分老园林工作者曾提出建议建设上海园林博物馆,希望借建设上海园林博物馆的契机,留存上海园林发展历程的见证,讲述上海园林发展的故事,全面展示上海园林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和重要成果,并将其作为新时期宣传生态、人文、创新之城的重要窗口,引导广大市民热爱美丽上海,建设绿色家园。
2020年,我局组织相关单位对建设上海园林博物馆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研究,认为上海具有丰富的园林史料和一定的群众需求,且其他城市(北京、苏州、宁波)已有成功建设的范例,因此建设一座具有海派特色的园林博物馆条件是成熟的,并对选址等开展了初步可行性研究。
二、古猗园建设上海园林历史博物馆的条件分析
古猗园是上海现存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园林之一,承载着上海园林发展的重要历史信息,园内现有江南园林营造技艺:花石小路、叠山、建筑三雕、泥塑、楹联匾额等近400余处,室内厅堂陈设展示明清家具、瓷器、玩石等,另有两处建筑作为公众教育空间。但如果作为承载上海园林历史发展展示的市级博物馆,古猗园在空间展示、相关技术人员配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根据《上海市博物馆条例》的相关规定,一些主要条件尚不具备,具体如下:
1、关于博物馆选址
根据《上海市博物馆条例》第十条,博物馆应具备符合标准的展陈空间、藏品保存环境以及观众服务设施。古猗园作为历史园林,空间布局已基本固定,现有厅堂面积有限,难以满足博物馆对藏品存储、展览、研究和教育等功能的需求。
2、关于藏品保护条件
博物馆需具备恒温恒湿、安防监控、消防安全等专业级藏品保护设施。古猗园现有建筑多为传统木结构园林建筑,无法提供现代博物馆所需的环境条件,如空气湿度控制、温度稳定性、防虫防潮系统等,难以保障馆藏文物的长期安全存放。
3、关于运营管理与专业团队
博物馆应配备专业的管理和研究团队。古猗园现为公园管理机构,主要职能集中在园林维护与景区运营,而非专业的博物馆运营,缺乏馆藏研究、策展、文物修复等专业团队,难以满足博物馆日常管理和学术研究需求。
4、关于建筑审批与文物保护
博物馆建设需符合城乡规划和文物保护要求。古猗园作为历史文化名园,其现有建筑受文物保护法规限制,新建或扩建博物馆难以通过审批,且任何大规模改造都可能影响园林的历史风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推动古猗园园林文化挖掘与展示
古猗园作为上海历史悠久的古典园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弘扬园林文化,提升公众对传统园林艺术的认知,古猗园计划利用现有空间,展示园林历史、造园技艺和植物文化等内容。同时,采用多媒体互动和虚拟现实等现代展示手段,增强观众体验,发挥文化传播和教育功能,为公众提供了解和体验园林文化的平台。这方面我们希望得到您持续关心指导。
2、进一步开展上海建设园林博物馆可行性研究
我局将认真采纳您的建议,在后续工作中,按照《博物馆条例》对博物馆场所、藏品、人员、经费、设施等方面规定,积极开展建设博物馆可行性研究。一是结合园林绿化“十五五”规划编制对上海建设园林博物馆的可行性进一步研究分析,如博物馆选址、藏品底数、陈列展览体系、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可行性。二是结合上海创建国家植物园的契机,将园林博物馆纳入国家植物园建设方案统筹研究谋划。我们诚挚欢迎您参与前期及方案研究,建成一流的园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