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为了进一步落实上海城市绿化“四化”建设工作,根据《关于落实“四化”工作提升本市绿化品质的指导意见》(沪府办〔2018〕60号),我局组织编制了《上海市公园绿地“四化”规划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规划纲要有关要求,结合各区实际情况,组织编制各区公园绿地“四化”实施规划,明确“四化”建设计划,落实“四化”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四化”建设。
特此通知。
附件:1.《上海市公园绿地“四化”规划纲要》(文本)
2.《上海市公园绿地“四化”规划纲要》(说明书)
2019年9月29日
上海市公园绿地“四化”规划纲要(2018-2035年)文本
2019年09月
目 录
一、规划背景 1
二、总体要求 3
三、规划依据 6
四、规划范围与期限 6
五、规划目标 7
六、总体规划结构 9
七、近期建设与示范项目 11
八、保障措施 16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新要求下,城市建设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为核心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央提出“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国家公园”。“四个着力”是国家对国土绿化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即在确保总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品质提升。
立足历史的新起点,顺应新的发展趋势,《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年)》中明确提出全面提升生态品质,建设更可持续的生态之城的重要目标。为了应对资源环境紧约束挑战,建立与全球卓越的城市相匹配的城市绿化生态体系,上海需要进一步探索超大型城市绿地系统提升的途径与措施。
(二)建设背景
上海公园绿地“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工作缘起于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对于国土绿化进一步增量提质的总体要求,发展于浙江、江苏、江西等省市有关森林“彩化、珍贵化”提质建设的实践,其内容不断扩展,内涵不断深化,其核心要义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背景下及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的要求下,继续拓展绿地空间,持续提升绿地品质,让人民享用更加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2018年4月8日,李强书记赴青浦调研时提出“上海要统筹推进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为四季增添丰富色彩,为城乡培育更多珍贵树种”。4月28日,时光辉副市长在上海市绿化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再次重申“四化”建设。此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组织多轮全局性的学习与讨论,深入领会贯彻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于8月形成《关于落实“四化”工作提升本市绿化品质的指导意见》的专报报送市政府,并于9月13日得到批复同意(沪府办﹝2018﹞60号),由此正式拉开了新时期上海城市生态环境“四化”建设的序幕。
上海“四化”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顺应新时代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的绿化新要求,为建设生态之城,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指明了方向和途径。为了衔接上海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空间规划等上位规划,明确新时期公园绿地“四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分项指标和空间结构等,并指导各区的“四化”规划建设,特编制此规划纲要。
(三)现状概况
上海市绿地建设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同步兼顾“增加数量”与“提升质量”两方面需求。近年来,上海市公园绿地在绿化、效益化方面稳步提升,而彩化、珍贵化作为绿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但缺少针对性的现状分析和专项规划。
绿化总量有待提升
近年来公园绿地总量稳步增长,但与本市规划目标和国际一流城市尚有差距,且存在分布不均、覆盖不全等问题。同时公园绿地建设成本和难度不断增加,未来增量压力大。
效益化未充分发挥
目前公园绿地人均指标和服务半径覆盖率方面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绿道等公共游憩空间仍未形成完善的网络化结构。在服务功能上,公园开放共享程度不高,主题特色不突出,其游憩活动、科普教育等社会服务效益未充分发挥。
彩化、珍贵化植物应用数量不足
目前上海市各公园绿地彩化、珍贵化植物应用数量整体不足。其中公园绿地彩化乔木占公园中总乔木数量(株数)的比例集中在50~70%区间,彩化灌木面积平均占比集中分布于60~80%区间,大部分公园绿地珍贵化树种数量占比在10%以内;而道路绿地和行道树中的彩化乔木数量占比、珍贵化树种数量占比则处于更低水平。
彩化植物品种不丰富、季节不平衡
公园绿地中少数彩化植物品种大量集中使用,部分观赏效果较好的彩化植物应用数量和频度仍较小,导致总体彩化植物品种不丰富。同时彩化植物观赏以春季观花、秋季观叶为主,夏冬两季较缺乏。行道树彩化植物品种应用的集中化程度更高。
彩化植物观赏效果不佳
在彩化植物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地域环境和气候影响,以及植物配置不合理、养护不到位等因素,不少彩化植物存在视觉效果不明显、不亮丽、彩化期较短等问题。
二、总体要求
(一)发展意义
在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上海市新一轮总规固化生态空间总量的背景下,“四化”建设是新时期超大城市向高品质绿化发展的高度概括性要求,也是“生态之城”建设和精细化城市管理双重要求下的内在发展需求,对于新时期推进上海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绿化发展水平、实现卓越的全球化城市目标意义重大。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2035年上海市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总体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对标顶级、创造一流,加快绿化建设,突出彩化、珍贵化和效益化,通过生态环境新突破,为四季增添丰富色彩,为城市培育更多珍贵树种,努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人民高品质生活。
(三)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强市区联动、部门联动、社会联动,完善政策,整合资源、资金和项目,协同推进。坚持城乡统筹,坚持公共绿化与社会绿化协同,重点带动一般,引导全社会参与。
立足现状,强化保障。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实施“四化”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投入。加强科技攻关与研究,优选适合上海生态环境的“四化”植物及配套技术,以保障“四化”建设落到实处。
统筹发展,系统推进。增强“四化”工作系统性,兼顾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景观功能,注重优化结构,注重均衡布局,注重功能复合,扩大绿化规模,全面提升质量效益。
突出重点,特色鲜明。在重点区域以及高水平发展区域率先开展试点,不断形成多样化、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四化”特色成果,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四化”整体工作。
(四)发展定位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空间规划,完善规划布局,优化植物配置,全面提升绿化科学技术水平、社会服务水平、养护作业水平和市民参与水平,全力打造绿彩相融、花色相间,三季有花、一季有色的“上海花城”。
1、绿化
坚持绿化是必然要求和重要基础。在有限空间资源条件下进一步扩大上海绿化的总面积,落实上位规划有关“环、楔、廊、园、林”的建设任务,同时更加强调均衡布局和绿化感受度,强调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景观功能的复合。
2、彩化
坚持彩化是绿化亮点和点睛之笔。在梳理评价公园绿地植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彩叶、观花等适生彩化植物的应用比例,总体上提升城市彩化植物多样性,并形成集中展示彩化植物多样性及景观多样性的公园绿地。彩化植物应满足适应上海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大范围推广,且彩化视觉效果突出,观赏期较长等条件。
3、珍贵化
坚持珍贵化是发展方向和品质追求。由于上海绿地建设历史以及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等限制条件,上海的珍贵植物资源(含古树名木资源)总体上较缺乏,应加强公园绿地珍贵植物应用比例,并加强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的保护,形成一定规模的珍贵植物展示示范区,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植物资源。针对城市公园绿地,珍贵植物首先应适应上海地区的立地环境,并立足于景观价值,综合考虑植物的科学、经济、社会人文价值等。
4、效益化
坚持效益化是可持续保障和质量检验,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障人民群众共享绿色福祉,检验高质量发展水平,实现绿化可持续发展。针对城市公园绿地,首先应提升其服务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科普教育等社会效益,同时通过提高绿地健康水平以实现公园绿地生态效益的提升。
三、规划依据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
《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
《上海市生态空间规划(2017-2035)》及专项规划
《上海市立体绿化专项规划》(2016-2040)
《上海市绿化市容“十三五”规划》
《2018年上海绿化市容行业年鉴》
《关于落实“四化”工作提升本市绿化品质的指导意见》(沪府办﹝2018﹞60号)
四、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上海市陆域面积6833平方公里,重点范围为集中建设区。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近期至2021年,中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
(三)规划对象
以上海市生态空间规划(2017-2035)为依托,以绿化市容“十三五”规划“两道、两网、两园”为基础,全面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四化”建设,规划对象具体包括以下三个类型:
1、城市公园绿地,包括各类公园(社区公园、街心花园、森林公园等)、滨水绿带、环城绿带、楔形绿地等;
2、城市道路绿化;
3、城市立体绿网,包括屋顶绿化、桥柱绿化、垂直绿墙等。
五、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至2021年,形成发展体系,建成一批公园绿地“四化”示范点;至2025年,建成布局合理、品种丰富、管养精细、技术先进的绿化系统,打造绿彩相融、花色相间、全城爱绿的“上海花城”雏形;至2035年,形成廊园交织、四季多彩、功能完善的公园绿地空间,让街区更浪漫,城市更富魅力,建成与卓越的全球城市相匹配的“上海花城”。
(二)具体目标
1、绿化
落实《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上海市生态空间规划(2017-2035)》及其各专项规划中各类绿地建设任务,增加城市整体绿量,拓展绿地生态格局(表6-1);注重绿地质量提升,提高绿化感受度,增加绿视率,优化提升绿地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景观功能。
表6-1 绿化总量指标控制表
指标 |
现状 |
2021年 |
2025年 |
2035年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 |
8.02(2017年) |
>8.5 |
≥10 |
≥13 |
公园绿地总面积(平方公里) |
198(2017年) |
>213 |
≥250 |
≥325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39.1(2017年) |
>40 |
- |
- |
立体绿化面积(公顷) |
- |
>460 |
>620 |
>1000 |
2、彩化
合理配置公园绿地乔灌木构成,增加彩化植物应用,提升公园绿地彩化植物应用比例(表6-2);彩化建设在提升植物应用总量的基础上,注重品种丰富度与四季平衡性,可适当增加观花乔木与常绿色叶乔木应用比例;重点区域可适当增加草花类植物,补充彩化植物不足及季节性限制。
表6-2公园绿地彩化建设植物比例要求表
类型 |
彩化乔木占比 |
彩化灌木占比 |
平均占比 |
新建公园绿地 |
≥70% |
≥70% |
≥70% |
已建公园绿地改造提升 |
- |
- |
≥70% |
注:彩化乔木占比为彩化乔木占公园中总乔木数量(株数)的比例,彩化灌木占比为彩化灌木占公园中总灌木数量(面积)的比例。
3、珍贵化
增加珍贵化植物引种驯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公园绿地珍贵化树种的应用比例(表6-3);同时应加强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的保护,形成一定规模的保护展示示范点或示范区,并对急需保护的古树名木及时采取技术保护措施。
类型 |
珍贵化树种占比 |
新建公园绿地 |
≥10% |
已建公园绿地改造提升 |
≥8% |
表6-3公园绿地珍贵化建设植物比例要求表
注:珍贵化树种占比为珍贵化树种占公园中总乔木数量(株数)的比例
4、效益化
优化完善公园绿地布局结构,提升服务覆盖率及可达性;推进“一区一环”、公园绿地绿道建设;提升部分绿地以及部分区位、质量较好的单位附属绿地的开放度;提高全市公园延长开放比例;丰富公园绿地服务功能,满足公园科普教育、文化展示等特色化需求。
优化公园绿地设计内容,提高公园绿地率及乔木覆盖率,增加乡土植物的应用数量,提高绿地健康水平以实现公园绿地生态效益的提升(表6-4)。
表6-4 绿地效益化指标控制表
类型 |
现状 |
2021年 |
2025年 |
2035年 |
中心城公园绿地500m覆盖率(%) |
约70(2016年) |
>85 |
>90 |
100 |
绿道长度(公里) |
203(2015年) |
>1000 |
>1300 |
2000左右 |
公园绿化用地面积比例 |
≥陆地面积的65% |
|||
乔木覆盖率 |
≥70% |
六、总体规划结构
在基本生态网络“环、楔、廊、园、林”框架指导下,规划以公园绿地为基底,在不断扩大总量的基础上,以“小、多、匀”为布局原则,结合各类公园、道路绿地、滨水绿地、立体绿化等不同类型绿化的特征及分布,整体形成“一环两带,多线多点”的总体规划结构(图7-1)。在城市平面空间“四化”建设的同时,加强立体空间彩化。
一环:即环城公园带,包含环城绿带、楔形绿地、生态间隔带三类空间。它们作为中心城周边重要的城市结构性绿地,逐步形成由防护功能向城市公园的转变,在推进建设中注重结合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需求。
两带:即黄浦江公共空间带,苏州河公共空间带,作为贯穿城市的重要公共绿地,是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代表性空间和标志性载体,在改造与新建中以公园绿地“四化”建设为标准,打造为“世纪精品”工程。
多线:即城市道路绿地、城市河道绿带。以城市主干路为重要载体,选择适宜推进“四化”建设的城市道路,重点进行彩化建设。城市河道绿带建设以中心城骨干河道为载体,增加“四化”建设要求,条件适宜可推进珍贵化示范建设。
多点:即各类公园以及城市重要的行政、商业、交通、旅游等标志性节点。各类公园“四化”建设重点以社区公园和街心花园等小型公园,共青、海湾、东平、佘山四个森林公园以及郊区大型城市公园为载体。标志性节点建设以彩化为主,集中展示彩化景观,形成视觉冲击。
图7-1 上海市“四化”建设“一环两带、多线多点”规划结构示意图
七、近期建设与示范项目
(一)近期建设
根据市“四化”建设指导意见,结合局“十三五”规划等近期建设划,对各类公园绿地、道路绿化、立体绿化等内容按新建与改建等要求梳理城市绿地“四化”近期建设项目(2019年至2021年)(表8-1)。
表8-1近期建设项目表
类型 |
名称 |
内容 |
规模 |
“四化”建设指导 |
公园绿地
|
环城绿带“四化”升级建设项目 |
其中公园性质的绿地推进“四化”升级 |
占总面积比例达30% |
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综合考虑 |
黄浦江两岸公共绿地“四化”升级建设项目 |
已贯通绿地推进“四化”升级 |
占总面积比例达30% |
以彩化、效益化建设为主,局部建设珍贵化示范点 |
|
新建公园绿地项目1 |
新建楔形绿地、社区公园、街心花园、滨江公共绿地等 |
1500公顷 |
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综合考虑,重点打造“四化”街心花园 |
|
已建公园绿地“四化”改造项目 |
公园绿地彩化改造 |
占现状总面积比例达30% |
综合考虑或选择彩化、珍贵化一项考虑(含古树名木保护) |
|
公园绿地珍贵化改造 |
占现状总面积比例达30% |
|||
城市道路 |
特色道路2 |
参照相关建设标准,注重彩化、珍贵化建设要求 |
50个(每区3-5处) |
以彩化建设为主。(条件适宜道路优先选择市树市花白玉兰作为行道树) |
林荫道2 |
50条(每区3-5条) |
|||
立体绿化 |
立体绿化彩化项目3 |
屋顶绿化、桥柱绿化、沿口绿化、花墙等 |
120公顷 |
以彩化建设为主,重点突出花墙、高架桥柱及沿口绿化的彩化特色 |
其他 |
崇明花博会建设项目 |
崇明岛作为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地,率先垂范,建设成为“四化”建设典范 |
—— |
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综合考虑,形成多层次、多需求的示范引领作用 |
特色街区 |
参照相关建设标准,注重彩化、珍贵化建设要求 |
10个 |
以彩化建设为主。条件适宜区域增加珍贵化树种 |
|
标志性节点“四化”景观项目 |
各区行政管理、商圈、旅游、重要交通枢纽以及高速公路沿线、出入口以及重要道路等重点区域 |
60处每区(3-5)处 |
以彩化建设为主,形成视觉冲击 |
注1:依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十三五”规划》,每年新建公园绿地500公顷,新建公园要求按照彩化、珍贵化公园标准建设。注2:特色道路、林荫道主要突出“四化”特色,重点在于通过增加彩化小乔木、灌木等下层彩化植物应用,形成较好的彩化视觉效果。注3:依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十三五”规划》,每年增加立体绿化40公顷。各区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完成面积任务指标,建设中考虑彩化植物应用。
(二)重点示范项目
根据近期建设项目,梳理出重点示范项目(表8-2),具体在规划设计、苗木储备、施工建设等环节严格把关,要求规模品质俱佳,季相色彩绚丽,树木层次丰富,结构类型多样,林冠线自然,建成为“四化”标志性精品项目。各项目在实现各项指标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建设目标,思路和方向,打造不同的建设亮点。
崇明花博会“四化”建设包括花博会园区、城乡环境品质、产业发展三方面,形成多层次、多需求的示范引领作用。花博会园区建设以牡丹、玉兰、梅花等各类主题花卉园为特色,展现“百花争艳,芳香满园”的彩化景观;城乡环境品质建设聚焦生态景观提升和海上花岛建设,进一步丰富植物多样性,形成层次丰富、色感强烈、多彩多姿的“四化”城景;产业发展方面注重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通过举办各类花卉主题论坛,深化产业合作,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
环城绿带建设重点在于进一步挖掘、增加绿化空间,不断完善生态功能,并逐步由防护林带升级为集彩化、珍贵化、效益化为一体的环城彩带。具体建设应兼顾其生态防护、生活游憩以及社会经济价值三方面需求,使三者协调共进;“四化”植物选择以彩化为主,适宜区域建设珍贵化植物保育区,具体可结合绿带改造及养护调整等方式,通过林相结构优化,植物配置改良及多元功能复合,重点打造一批融景观与功能为一体的“四化”示范点。
滨江绿地建设重点在于通过提高绿地率和绿量,提升绿地开放度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其生活岸线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植物选择上,因地制宜并针对性集中应用一批观花、观叶、观果、观干的彩化植物,不同区段和节点形成各自主题特色,并通过调整植物应用配置方式,提高沿线绿视率和彩化率,提升视觉效果,打造缤纷多彩且具有节奏变化的滨水彩带。
大型公园主要以城市楔形绿地为本底,作为城市生态网络的重要结构性空间,建设应重点考虑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并兼顾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多方面需求,形成一批“四化”特色鲜明的大型公园绿地。具体建设中不断推进大型绿地建设落地实施,增加城市绿地总量,可结合各自的区域条件,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四化”特征进行集中规模化展示,形成特色主题式的“四化”景观典范。
街心花园建设在布局上凸显“小、多、匀”的原则,提高公园绿地覆盖率,提升服务功能及彩化视觉效果。具体植物配置以彩化为主,调整绿地植物群落结构,适当集中规模化种植色叶、观花乔灌木,增加开花地被与花坛花境;同时增加服务设施,满足市民休闲、游憩和健身等需求,同时挖掘城市文脉与区域特色,营造场所精神,引导街心花园主题性建设,提升社会效益。
公园改造应注重原貌保护、因地制宜、特色突出的原则,综合考虑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多方面要求。重要节点增加彩化乔木的应用,形成视觉焦点,适宜区域增加珍贵化植物应用数量,空间有限的区域,可增加或更换为彩化灌木,重点区域适当布置花坛花境;同时增加公园的开放时间,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增加科普教育、社会实践等内容,提升公园的服务能级,发挥社会效益。
表8-2重点示范项目表
类型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四化”建设指导 |
崇明花博会 |
1 |
崇明花博会建设项目 |
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综合考虑,形成多层次、多需求的示范引领作用 |
环城绿带 |
2 |
环城绿带“四化”升级 |
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综合考虑 |
滨江绿地 |
3 |
黄浦江公共绿地“四化”升级 |
以彩化、效益化建设为主,局部珍贵化示范点建设 |
4 |
苏州河两岸“四化”建设 |
||
大型公园 |
5 |
世博文化公园 |
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综合考虑,需达到彩化、珍贵化公园绿地标准 |
6 |
上海植物园北扩 |
||
7 |
三林楔形绿地 |
||
8 |
张家浜楔形绿地 |
||
9 |
桃浦中央绿地 |
||
10 |
北蔡楔形绿地 |
||
街心花园 |
11 |
街心花园“四化”建设 |
以彩化、效益化建设为主,提升街心花园的整体品质,凸显“小、多、匀”的布局优势 |
公园改造 |
12 |
直属公园“四化”景点打造 |
综合考虑,或针对一项内容局部进行“四化”特色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公园: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上海古漪园、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上海辰山植物园等 |
13 |
老公园“四化”改造项目 |
综合考虑或针对一项内容在局部进行“四化”特色建设。 |
(三)各区任务要求
在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下,结合各区实际,编制各区公园绿地“四化”规划;各区近期主要建设任务参见近期建设项目表(表8-1)和重点示范项目表(表8-2),同时各区积极推动近期区级示范项目。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加强统筹协调,深化多部门协同,增强“四化”共识,形成工作合力。市级绿化管理部门梳理重点任务,健全工作制度,强化考核巡查,加大考核力度,全力推进“四化”建设。区级绿化管理部门围绕区域重点和区域特色,编制专项规划及行动计划,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与主要任务责任主体,确保如期完成计划任务。
(二)资金保障
加大财力投入,制订激励性财政政策,通过以奖代补、捆绑建设等形式,刺激建设动力,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同时引入社会资金,为“四化”工作提供更多资金渠道。各区用足用好绿化特色街区、街心花园、绿道、立体绿化等市级补贴,同时加强与区财政的工作沟通,把“四化”项目作为年度的经常性项目纳入预算。
(三)技术保障
加强“四化”科研技术储备和研发,建立项目研究和技术推广项目库。根据“四化”植物的适生性与景观表现,结合市场苗源生产与储备情况,进一步加强适生彩化、珍贵化树种筛选、培育和养护等关键技术研究。同时,编制“四化”苗木基地建设办法,引导苗木生产,配套建设“四化”苗木基地,保障苗源供应。加强对现有公园绿地的“四化”调查评估,分析现有问题,不断提升建设与养护水平和质量。
(四)公众参与
利用新闻报道、公益宣传、新媒体等方式加强宣传,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发挥社会力量,通过典型示范、展览展示等形式,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关注公园绿地“四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四化”工作的新局面。要在绿化中挖掘文化自信,提升市民获得感、认同感,进一步培育社会市民自觉爱绿、护绿、植绿的意识。
上海市公园绿地“四化”规划纲要(2018-2035年)说明书
2019年09月
目 录
一、规划背景 1
二、总体要求 2
三、现状分析 5
四、规划依据 16
五、规划范围与期限 16
六、规划目标与指标 17
七、总体规划结构 19
八、近期建设与示范项目 21
九、保障措施 25
附表1近期区级公园绿地“四化”示范项目表 27
附表2-1上海市公园绿地彩化植物(木本)推荐名录 30
附表2-2上海市公园绿地彩化植物(草本)推荐名录 39
附表2-3上海市公园绿地珍贵化树种推荐名录 43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新要求下,城市建设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为核心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央提出“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国家公园”。“四个着力”是国家对国土绿化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即在确保总量的基础上,更需要注重品质提升。
立足历史新起点,顺应新的发展趋势,《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年)》中明确提出全面提升生态品质,建设更可持续的生态之城的重要目标。为了应对资源环境紧约束的挑战,建立与全球卓越的城市相匹配的城市绿化生态体系,上海需要进一步探索超大型城市绿地系统提升的途径与措施。
(二)建设背景
在“四个着力”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江苏、浙江、江西等省陆续开展国土绿化增量与提质有机结合的实践工作。江苏省率先在2016年开始开展“国土绿化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三化”)示范创建工作;浙江省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平原绿化、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和森林扩面提质”;江西省在2018年提出开展“重点区域森林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工作。通过多个绿化林业大省在国土绿化增量提质方面的实践,尤其在森林建设方面开展的彩色化和珍贵化工程,“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逐渐成为我国绿化林业发展的新方向。其核心要义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背景下及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的要求下,继续拓展绿地空间,持续提升绿地品质,让人民享用更加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2018年4月8日,李强书记赴青浦调研时提出“上海要统筹推进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为四季增添丰富色彩,为城乡培育更多珍贵树种”。4月28日,时光辉副市长在上海市绿化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再次重申“四化”建设。此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组织多轮全局性的学习与讨论,深入领会贯彻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于8月形成《关于落实“四化”工作提升本市绿化品质的指导意见》的专报报送市政府,并于9月13日得到批复同意(沪府办﹝2018﹞60号),由此正式拉开了新时期上海城市生态环境“四化”建设的序幕。
上海“四化”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顺应新时代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的绿化新要求,为建设生态之城,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指明了方向和途径。为了衔接上海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空间规划等上位规划,明确新时期公园绿地“四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分项指标和空间结构等,并指导各区的“四化”规划建设,特编制此规划纲要。
二、总体要求
(一)发展意义
在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上海市新一轮总规固化生态空间总量的背景下,“四化”建设是新时期超大城市向高品质绿化发展的高度概括性要求,也是“生态之城”建设和精细化城市管理双重要求下的内在发展需求,对于新时期推进上海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绿化发展水平、实现卓越的全球化城市目标意义重大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2035年本市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总体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对标顶级、创造一流,加快绿化建设,突出彩化、珍贵化和效益化,通过生态环境新突破,为四季增添丰富色彩,为城市培育更多珍贵树种,努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人民高品质生活。
(三)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加强市区联动、部门联动、社会联动,完善政策,整合资源、资金和项目,协同推进。坚持城乡统筹,坚持公共绿化与社会绿化协同,重点带动一般,引导全社会参与。
2、立足现状,强化保障
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实施“四化”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投入。加强科技攻关与研究,优选适合上海生态环境的“四化”植物及配套技术,以保障“四化”建设落到实处。
3、统筹发展,系统推进
增强“四化”工作系统性,兼顾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景观功能,注重优化结构,注重均衡布局,注重功能复合,扩大绿化规模,全面提升质量效益。
4、突出重点,特色鲜明
在重点区域以及高水平发展区域率先开展试点,不断形成多样化、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四化”特色成果,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四化”整体工作。
(四)发展定位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空间规划,完善规划布局,优化植物配置,全面提升绿化科学技术水平、社会服务水平、养护作业水平和市民参与水平,全力打造绿彩相融、花色相间,三季有花、一季有色的“上海花城”。
1、绿化
坚持绿化是必然要求和重要基础。在有限空间资源条件下进一步扩大上海绿化的总面积,落实上位规划有关“环、楔、廊、园、林”的建设任务,同时更加强调均衡布局和绿化感受度,强调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景观功能的复合。
2、彩化
坚持彩化是绿化亮点和点睛之笔。在梳理评价公园绿地植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彩叶、观花等适生彩化植物的应用比例,总体上提升城市彩化植物多样性,并形成集中展示彩化植物多样性及景观多样性的公园绿地。
彩化植物应满足适应上海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大范围推广,且彩化视觉效果突出,观赏期较长等条件。本次划定彩化植物主要是指随季节变化植物的花、叶、果呈现出绚丽色彩和不同形态变化,或枝干和叶片颜色有别于常规植物,包括以下类别:观花植物;色叶植物(含秋色叶植物、春色叶植物和常色叶植物);观果植物;观干植物。
3、珍贵化
坚持珍贵化是发展方向和品质追求。就上海绿地建设历史以及区域自然资源禀赋而言,上海总体上缺乏珍贵植物资源(含古树名木资源),应加强公园绿地珍贵植物应用比例,并加强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的保护,形成一定规模的珍贵植物展示示范区域,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植物资源。
针对城市公园绿地,珍贵植物首先应适应上海地区的立地环境,并立足于景观价值,综合考虑植物的科学、经济、社会人文价值等。本次划定珍贵植物包括以下类别:树型优美、生长慢而材质优良的树种;具有特用经济价值(木本油料、食用、果用、药用等)植物;具有重要社会、人文价值或文化寄托意义植物(包括古树、名木、宗教传说相关联树种等);其他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保护植物以及具有广阔推广前景的新引进植物。
4、效益化
坚持效益化是可持续保障和质量检验,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障人民群众共享绿色福祉,检验高质量发展水平,实现绿化可持续发展。
针对城市公园绿地,首先应提升其服务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科普教育等社会效益,同时通过提高绿地健康水平以实现公园绿地生态效益的提升,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共享绿色福祉,实现绿化高质量发展水平,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现状分析
上海市绿地建设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且同步兼顾“增加数量”与“提升质量”两方面需求。
在绿化总量方面,近年来上海市公园绿地总面积稳步提升,但与本市规划目标和国际一流城市尚有差距。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至 2020 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 平方米以上;至 2035 年,达到13 平方米以上。目前,2017年底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8.02平方米。未来公园绿地增幅将不断减少,建设成本和难度不断增加,增量压力不断加大。
在效益化方面,目前公园绿地人均指标区县之间差异较大,同时全市3000 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 500 米服务半径平均覆盖率约 70%,整体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绿道等公共游憩空间建设虽然有一定的显著成果,但仍未形成网络化空间。公园服务功能单一,且开放共享程度不高,主题特色不突出,其游憩活动、科普教育等社会服务效益不高。
彩化、珍贵化作为绿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缺少针对性的现状分析和专项规划。以下主要对公园及各类绿地的彩化、珍贵化植物应用情况进行现状分析与评估。
(一)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与样本选择
调研对象包括公园绿地、道路绿地、立体绿化三类。公园绿地调查对象覆盖全市16个区兼顾中心城和郊区,并按照2000年以前、2000年-2010年之前、2010年以后三个时间段进行选择,同时根据规模和类型差异,选择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及街头绿地等不同绿地作为调查对象;道路绿地样本选择同样兼顾中心城和郊区,分别对道路两侧绿化带和行道树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立体绿化选择屋顶绿化与高架桥垂直绿化作为调查对象。
表2-1现状调查样本一览表
类型 |
序号 |
名称 |
区县 |
建设时间 |
备注 |
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 |
1 |
人民公园 |
黄浦区 |
1952 |
|
2 |
张堰公园 |
金山区 |
1953 |
||
3 |
古漪园 |
市属(嘉定区) |
1957 |
青清园门楼及道路绿化项目统计 |
|
4 |
和平公园 |
虹口区 |
1958 |
孔雀山及和平广场项目统计 |
|
5 |
瀛洲公园 |
崇明区 |
1985 |
一期景观改造项目统计 |
|
6 |
海湾森林公园 |
奉贤区 |
1999 |
||
7 |
徐家汇公园 |
徐汇区 |
2001 |
||
8 |
静安雕塑公园 |
静安区 |
2008 |
||
9 |
新城公园 |
崇明区 |
2010 |
||
10 |
世博公园 |
浦东新区 |
2010 |
||
11 |
兰溪青年公园 |
普陀区 |
2010 |
改造项目统计 |
|
12 |
西渡江边公园 |
奉贤区 |
2011 |
||
13 |
牡丹园迁建项目 |
浦东新区 |
2012 |
||
14 |
宜川公园 |
普陀区 |
2012 |
改造项目统计 |
|
15 |
世纪公园 |
浦东新区 |
2014 |
||
16 |
闵行文化公园 |
闵行区 |
2015 |
||
17 |
东陆公园 |
浦东新区 |
2015 |
||
18 |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 |
杨浦区 |
2015 |
改造项目统计 |
|
19 |
徐汇滨江绿地 |
徐汇区 |
2016 |
||
20 |
新华滨江绿地 |
浦东新区 |
2017 |
||
21 |
云锦路公共绿地 |
徐汇区 |
2018 |
||
22 |
临空公园 |
长宁区 |
2018 |
||
23 |
桃浦中央绿地 |
普陀区 |
2018 |
||
24 |
老真北路街头绿地 |
普陀区 |
2018 |
||
25 |
源园街头绿地 |
普陀区 |
2018 |
||
26 |
新江湾城24-9地块绿化 |
杨浦区 |
2018 |
||
道路绿地 |
1 |
申江路道路绿化带 |
浦东新区 |
2009 |
|
2 |
双江路道路绿化带 |
浦东新区 |
2010 |
||
3 |
亭卫南路道路绿化带 |
金山区 |
2011 |
||
4 |
合五公路道路绿化带 |
崇明区 |
2009 |
||
5 |
罗山路道路绿化带 |
浦东新区 |
2014 |
||
6 |
白银路道路绿化带 |
嘉定区 |
2011 |
||
7 |
张衡路道路绿化带 |
浦东新区 |
2012 |
||
8 |
中心城道路绿化带 |
— |
— |
浦西外环线内抽样调查 |
|
9 |
中心城行道树 |
— |
— |
行道树总量统计 |
|
10 |
郊区行道树 |
金山区 |
— |
||
立体绿化 |
1 |
屋顶绿化 |
全市 |
全市40个屋顶绿化 |
|
2 |
高架桥柱绿化 |
全市 |
11条轨道交通高架桥柱绿化 |
2、数据获取与计算说明
现状植物应用情况数据获取主要有三种方式:现场调查、竣工苗木数据、养护统计数据。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最终现状数据。部分调查对象由于场地较大或调研难度较大,采用抽样的方式进行统计计算。
公园及各类绿地彩化、珍贵化植物占比计算方式如下:
(1)彩化乔木占比=彩化乔木数量/总乔木数量×100%
(2)珍贵化树种占比=珍贵化树种数量/总树木数量×100%
(3)彩化灌木占比=彩化灌木面积/总灌木面积×100%
(4)彩化植物占比=(彩化乔木占比+彩化灌木占比)/2。
(5)彩化行道树占比=彩化乔木数量/总行道树数量×100%
注:乔木数量按照株数统计;绿篱按照覆盖面积统计,球状修剪灌木或独立种植灌木按“冠幅覆盖面积×株数”统计。
(二)结论与分析
1、彩化、珍贵化植物应用数量分析
根据上海市各公园绿地样本统计分析,各公园绿地彩化乔木占比平均为56.39%,各公园绿地的比例主要分布在50%~70%之间(图2-1),彩化灌木占比比例为74.65%,各公园绿地的比例主要分布在60~80%之间(图2-2);彩化植物占比平均为65.52%,各公园绿地的比例主要分布在55%-75%之间(图2-3);珍贵化树种占比平均为7.31%,各公园绿地的比例主要分布在10%以内(图2-4)。总体来看,各公园绿地彩化、珍贵化植物应用数量整体不足。
图2-1公园绿地彩化乔木占比分析图
图2-2公园绿地彩化灌木占比分析图
图2-3公园绿地彩化植物占比分析图
图2-4公园绿地珍贵化树种占比分析图
根据道路绿化带和行道树样本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道路绿化带彩化乔木占比平均为37.87%(图2-5),彩化灌木占比为75.92%(图2-6),彩化植物占比平均为56.90%(图2-7),珍贵化树种占比为1.55%(图2-8);行道树彩化、珍贵化树种占比分别为40.30%、0.51%。道路绿地彩化、珍贵化植物应用整体占比处于较低水平。
图2-5道路绿化带彩化乔木占比分析图
图2-6道路绿化带彩化灌木占比分析图
图2-7道路绿化带彩化植物占比分析图
图2-8道路绿化带珍贵化树种占比分析图
3、彩化植物应用品种
选取公园绿地的10个典型样本,分析彩化植物应用数量和频度,结果显示,其中彩化乔木应用数量和频度均较高的有银杏、白玉兰、乌桕、樱花、枫香、无患子、栾树等(图2-9,图2-10),彩化灌木应用数量和频度均较高的有腊梅、桂花、红叶石楠、垂丝海棠、火棘、南天竹、夹竹桃、金边黄杨等(图2-11,图2-12)。公园绿地中少数品种大量集中使用,部分观赏效果较好的彩化植物应用数量和频度仍较少,导致总体彩化品种不丰富。
对行道树的彩化树种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彩化乔木占比为40%,彩化行道树中悬铃木、栾树、银杏这三个树种数量占80%以上(图2-13)。
图2-13行道树彩化树种应用数量占比分析图
图2-9公园绿地彩化乔木应用数量分析图
图2-10公园绿地彩化乔木应用频度分析图
图2-11公园绿地彩化灌木应用数量分析图
图2-12公园绿地彩化灌木应用频度分析图
4、彩化植物观赏季节分析
对10个公园绿地样本彩化植物四季观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彩化乔木观赏季节集中在秋季,彩化植物占比达62.78%,观叶为主;其次为春季,彩化植物占比达29.01%,观花为主;夏季和冬季最低,占比分别为4.59%、3.62%(图2-14);彩化灌木四季观赏较为平均,春、夏、秋、冬四季彩化植物占比分别为38.06%、35.66%、20.67%、20.20%(图2-15)。
图2-14公园绿地彩化乔木四季观赏分析图
图2-15公园绿地彩化灌木四季观赏分析图
5、彩化植物观赏效果分析
调查中发现,不少彩化植物应用存在视觉效果不明显、不亮丽、彩化期较短等问题(图2-16,图2-17,图2-18),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植物配置不合理影响植物生长和视觉效果,养护不到位导致植物彩化期较短、彩化效果不亮丽,引种植物不适应上海气候等。
图2-16 植物配置不合理
图2-17 养护不到位
图2-18 气候不适应
(三)建设对策
1、公园绿地
从视角感受度上考虑,彩化植物应用比例越高彩视效果越佳,但由于彩化乔木基本由落叶植物组成,考虑到整体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以及上海的气候特征,落叶乔木占比不宜超过70%。综合考虑景观视角感受度、植物群落生态稳定性、现状彩化植物应用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兼顾生态性、观赏性以及实施可行性等多方面要求,公园绿地彩化乔木、灌木应用数量比例设定为70%,改造公园考虑到已有乔木保护和场地条件限制,乔木、灌木应用数量采用混合方式,要求平均比例达70%。同时,针对彩化植物应用情况整体上呈现四季应用不平衡、视觉效果不突出、彩化应用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在公园绿地建设中,还应在植物选择上注重四季平衡和观赏特性多样的要求,在质量上进一步提高彩化的视觉效果。
大部分公园绿地珍贵化树种数量占比在10%以内,整体应用比例较低。综合考虑珍贵化树种的推广需求及实施的可行性,珍贵化植物应用比例标准定为10%较为合理,改造公园可适当降低至8%。
2、道路绿地
针对上海市行道树现状彩化植物应用数量不足、品种集中、观赏特性单一等现状问题,道路绿地在替换、补种或新种行道树时应优先选择彩化植物,尤其观花乔木,提升整体视觉感受度亮化城市道路景观。对于道路绿地,考虑其特殊的绿地性质,改造、新建项目区域可参考公园绿地相关指标要求,建设重点为新建道路绿地。
3、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的立面延伸,同样是“四化”建设的一部分,目前上海市屋顶绿化彩化、珍贵化植物应用及与桥柱绿化的彩化植物应用情况较为合理,在进一步建设中应继承充分考虑彩化植物的应用,有效保证立体绿化的彩视效果。
四、规划依据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
《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
《上海市生态空间规划(2017-2035)》及专项规划
《上海市立体绿化专项规划》(2016-2040)
《上海市绿化市容“十三五”规划》
《2018年上海绿化市容行业年鉴》
《关于落实“四化”工作提升本市绿化品质的指导意见》(沪府办﹝2018﹞60号)
五、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上海市陆域面积6833平方公里,重点范围为集中建设区。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近期至2021年,中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
(三)规划对象
以上海市生态空间规划(2017-2035)为依托,以绿化市容“十三五”规划“两道、两网、两园”为基础,全面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四化”建设,规划对象具体包括以下三个类型:
1、城市公园绿地,包括各类公园(社区公园、街心花园、森林公园等)、滨水绿带、环城绿带、楔形绿地等;
2、城市道路绿化;
3、城市立体绿网,包括屋顶绿化、桥柱绿化、垂直绿墙等。
六、规划目标与指标
(一)总体目标
至2021年,形成发展体系,建成一批公园绿地“四化”示范点;至2025年,建成布局合理、品种丰富、管养精细、技术先进的绿化系统,打造绿彩相融、花色相间、全城爱绿的“上海花城”雏形;至2035年,形成廊园交织、四季多彩、功能完善的公园绿地空间,让街区更浪漫,城市更富魅力,建成与卓越的全球城市相匹配的“上海花城”。
(二)具体目标
1、绿化
落实《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上海市生态空间规划(2017-2035)》及其各专项规划中各类绿地建设任务,增加城市整体绿量,拓展绿地生态格局(表6-1);注重绿地质量提升,提高绿化感受度,增加绿视率,优化提升绿地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景观功能。
表6-1 绿化总量指标控制表
指标 |
现状 |
2021年 |
2025年 |
2035年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 |
8.02 |
>8.5 |
≥10 |
≥13 |
公园绿地总面积(平方公里) |
198 |
>213 |
≥250 |
≥325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39.1 |
>40 |
- |
- |
立体绿化面积(公顷) |
- |
>460 |
>620 |
>1000 |
注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总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现状数据为2017年底统计,来源《2018年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年鉴》,近期规划目标设定依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十三五”规划》,远期目标设定依据《上海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注2:立体绿化现状数据及近期、远期规划目标依据《上海市立体绿化专项规划》、《上海市绿化市容“十三五”规划》。
2、彩化
合理配置公园绿地乔灌木构成,增加彩化植物应用,提升公园绿地彩化植物应用比例(表6-2);彩化建设在提升植物应用总量的基础上,注重品种丰富度与四季平衡性,可适当增加观花乔木与常绿色叶乔木应用比例;重点区域可适当增加草花类植物,补充彩化植物不足及季节性限制。
表6-2公园绿地彩化建设植物比例要求表
类型 |
彩化乔木占比 |
彩化灌木占比 |
平均占比 |
新建公园绿地 |
≥70% |
≥70% |
≥70% |
已建公园绿地改造提升 |
- |
- |
≥70% |
注:彩化乔木占比为彩化乔木占公园中总乔木数量(株数)的比例,彩化灌木占比为彩化灌木占公园中总灌木数量(面积)的比例。
3、珍贵化
增加珍贵化植物引种驯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公园绿地珍贵化树种的应用比例(表6-3);同时应加强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的保护,形成一定规模的保护展示示范点或示范区,并对急需保护的古树和名木及时采取技术保护措施。
表6-3公园绿地珍贵化建设植物比例要求表
类型 |
珍贵化树种占比 |
新建公园绿地 |
≥10% |
已建公园绿地改造提升 |
≥8% |
注:珍贵化树种占比为珍贵化树种占公园中总树木数量(株数)的比例
4、效益化
主要从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两方面上进一步提升公园绿地效益化。优化完善公园绿地布局结构,提升服务覆盖率及可达性;推进“一区一环”、公园绿地绿道建设;提升部分绿地以及部分区位、质量较好的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度;提高全市公园延长开放比例;丰富公园绿地服务功能,满足公园科普教育、文化展示等特色化需求。
优化公园绿地设计内容,提高公园绿地率及乔木覆盖率,增加乡土植物的应用数量,提高绿地健康水平以实现公园绿地生态效益的提升。(表6-4)
表6-4 绿地效益化指标控制表
类型 |
现状 |
2021年 |
2025年 |
2035年 |
中心城公园绿地500m覆盖率(%) |
约70(2016年) |
>85 |
>90 |
100 |
绿道长度(公里) |
203(2015年) |
>1000 |
>1300 |
2000左右 |
公园绿化用地面积比例 |
≥陆地面积的65% |
|||
乔木覆盖率 |
≥70% |
注:中心城公园绿地500m覆盖率、绿道长度现状数据及规划目标依据《上海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市生态空间规划》。
七、总体规划结构
在基本生态网络“环、楔、廊、园、林”框架指导下,规划以公园绿地为基底,在不断扩大总量的基础上,以“小、多、匀”为布局原则,结合各类公园、道路绿地、滨水绿地、立体绿化等不同类型绿化的特征及分布,整体形成“一环两带,多线多点”的总体规划结构(图7-1)。
在城市平面空间“四化”建设的同时,加强立体空间彩化。以高架桥桥柱和沿口绿化、高架两侧建筑屋顶绿化、重点商务区的垂直绿墙及屋顶绿化等为载体,全面提升立面空间绿视率和彩化度。
图7-1 上海市“四化”建设“一环两带、多线多点”规划结构示意图
一环:即环城公园带,包含环城绿带、楔形绿地、生态间隔带三类空间。它们作为中心城周边重要的城市结构性绿地,逐步形成由防护功能向城市公园的转变,在推进建设中注重结合“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需求。
两带:即黄浦江公共空间带,苏州河公共空间带,作为贯穿城市的重要公共绿地,是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代表性空间和标志性载体,在改造与新建中以公园绿地“四化”建设为标准,打造为“世纪精品”工程。
多线:即城市道路绿地、城市河道绿带。以城市主干路为重要载体,选择适宜推进“四化”建设的城市道路,如世纪大道、肇嘉浜路等,重点进行彩化建设。建设可与林荫道、特色街区、特色道路等已有项目结合。城市河道绿带建设以川杨河、淀浦河、蕰藻浜、张家浜等中心城骨干河道为载体,增加“四化”建设要求,条件适宜可推进珍贵化示范建设,打造为多彩滨水公共空间。
多点:即各类公园以及城市重要的行政、商业、交通、旅游等标志性节点。各类公园“四化”建设重点以社区公园和街心花园等小型公园,共青、海湾、东平、佘山四个森林公园以及郊区大型城市公园为载体,对整体的“四化”空间布局进行补充,提升覆盖度与均衡度。老公园可结合改造项目提升“四化”效果。标志性节点建设以彩化为主,集中展示彩化景观,形成视觉冲击。
八、近期建设与示范项目
(一)近期建设
根据市“四化”建设指导意见,结合局“十三五”规划等近期建设划,对各类公园绿地、道路绿化、立体绿化等内容按新建与改建等要求梳理城市绿地“四化”近期建设项目(2019年至2021年)(表8-1)。
表8-1近期建设项目表
类型 |
名称 |
内容 |
规模 |
“四化”建设指导 |
公园绿地
|
环城绿带“四化”升级建设项目 |
其中公园性质的绿地推进“四化”升级 |
占总面积比例达30% |
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综合考虑 |
黄浦江两岸公共绿地“四化”升级建设项目 |
已贯通绿地推进“四化”升级 |
占总面积比例达30% |
以彩化、效益化建设为主,局部建设珍贵化示范点 |
|
新建公园绿地项目1 |
新建楔形绿地、社区公园、街心花园、滨江公共绿地等 |
1500公顷 |
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综合考虑,重点打造“四化”街心花园 |
|
已建公园绿地“四化”改造项目 |
公园绿地彩化改造 |
占现状总面积比例达30% |
综合考虑或选择彩化、珍贵化一项考虑(含古树名木保护) |
|
公园绿地珍贵化改造 |
占现状总面积比例达30% |
|||
城市道路 |
特色道路2 |
参照相关建设标准,注重彩化、珍贵化建设要求 |
50个(每区3-5处) |
以彩化建设为主。(条件适宜道路优先选择市树市花白玉兰作为行道树) |
林荫道2 |
50条(每区3-5条) |
|||
立体绿化 |
立体绿化彩化项目3 |
屋顶绿化、桥柱绿化、沿口绿化、花墙等 |
120公顷 |
以彩化建设为主,重点突出花墙、高架桥柱及沿口绿化的彩化特色 |
其他 |
崇明花博会建设项目 |
崇明岛作为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地,率先垂范,建设成为“四化”建设典范 |
—— |
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综合考虑,形成多层次、多需求的示范引领作用 |
特色街区 |
参照相关建设标准,增加彩化、珍贵化建设要求 |
10个 |
以彩化建设为主。条件适宜区域增加珍贵化树种 |
|
标志性节点“四化”景观项目 |
各区行政管理、商圈、旅游、重要交通枢纽以及高速公路沿线、出入口以及重要道路等重点区域 |
60处每区(3-5)处 |
以彩化建设为主,形成视觉冲击 |
注1:依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十三五”规划》,每年新建公园绿地500公顷,新建公园要求按照彩化、珍贵化公园标准建设。注2:特色道路、林荫道主要突出“四化”特色,重点在于通过增加彩化小乔木、灌木等下层彩化植物应用,形成较好的彩化视觉效果。注3:依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十三五”规划》,每年增加立体绿化40公顷。各区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完成面积任务指标,建设中考虑彩化植物应用。
(二)重点示范项目
根据近期建设项目,梳理出重点示范项目(表8-2),具体在规划设计、苗木储备、施工建设等环节严格把关,要求规模品质俱佳,季相色彩绚丽,树木层次丰富,结构类型多样,林冠线自然,建成为“四化”标志性精品项目。各项目在实现各项指标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建设目标,思路和方向,打造不同的建设亮点。
崇明花博会“四化”建设包括花博园区、城乡环境品质、产业发展三方面,形成多层次、多需求的示范引领作用。花博园区建设以牡丹、玉兰、梅花等各类主题花卉园为特色,展现“百花争艳,芳香满园”的彩化景观;城乡环境品质建设聚焦生态景观提升和海上花岛建设,进一步丰富植物多样性,形成层次丰富、色感强烈、多彩多姿的“四化”城景;产业发展方面注重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通过举办各类花卉主题论坛,深化产业合作,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
环城绿带建设重点在于进一步挖掘、增加绿化空间,不断完善生态功能,并逐步由防护林带升级为集彩化、珍贵化、效益化为一体的环城彩带。具体建设应兼顾其生态防护、生活游憩以及社会经济价值三方面需求,使三者协调共进;“四化”植物选择以彩化为主,适宜区域建设珍贵化植物保育区,具体可结合绿带改造及养护调整等方式,通过林相结构优化,植物配置改良及多元功能复合,重点打造一批融景观与功能为一体的“四化”示范点。
滨江绿地建设重点在于通过提高绿地率和绿量,提升绿地开放度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其生活岸线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植物选择上,因地制宜并针对性集中应用一批观花、观叶、观果、观干的彩化植物,不同区段和节点形成各自主题特色,并通过调整植物应用配置方式,提高沿线绿视率和彩化率,提升视觉效果,打造缤纷多彩且具有节奏变化的滨水彩带。
大型公园主要以城市楔形绿地为本底,作为城市生态网络的重要结构性空间,建设应重点考虑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并兼顾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多方面需求,形成一批“四化”特色鲜明的大型公园绿地。具体建设中不断推进大型绿地建设落地实施,增加城市绿地总量,可结合各自的区域条件,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四化”特征进行集中规模化展示,形成特色主题式的“四化”景观典范。
街心花园建设在布局上凸显“小、多、匀”的原则,提高公园绿地覆盖率,提升服务功能及彩化视觉效果。具体植物配置以彩化为主,调整绿地植物群落结构,适当集中规模化种植色叶、观花乔灌木,增加开花地被与花坛花境;同时增加服务设施,满足市民休闲、游憩和健身等需求,同时挖掘城市文脉与区域特色,营造场所精神,引导街心花园主题性建设,提升社会效益。
公园改造应注重原貌保护、因地制宜、特色突出的原则,综合考虑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多方面要求。重要节点增加彩化乔木的应用,形成视觉焦点,空间限制较多区域可增加或更换为彩化灌木,重点区域适当布置花坛花境,条件适宜区域增加珍贵化植物应用数量;同时增加公园的开放时间,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增加科普教育、社会实践等内容,提升公园的服务能级,发挥社会效益。
表8-2重点示范项目表
类型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四化”建设指导 |
崇明花博会 |
1 |
崇明花博会建设项目 |
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综合考虑,形成多层次、多需求的示范引领作用 |
环城绿带 |
2 |
环城绿带“四化”升级 |
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综合考虑 |
滨江绿地 |
3 |
黄浦江公共绿地“四化”升级 |
以彩化、效益化建设为主,局部珍贵化示范点建设 |
4 |
苏州河两岸“四化”建设 |
||
大型公园 |
5 |
世博文化公园 |
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综合考虑,需达到彩化、珍贵化公园绿地标准 |
6 |
上海植物园北扩 |
||
7 |
三林楔形绿地 |
||
8 |
张家浜楔形绿地 |
||
9 |
桃浦中央绿地 |
||
10 |
北蔡楔形绿地 |
||
街心花园 |
11 |
街心花园“四化”建设 |
以彩化、效益化建设为主,提升街心花园的整体品质,凸显“小、多、匀”的布局优势 |
公园改造 |
12 |
直属公园“四化”景点打造 |
综合考虑,或针对一项内容局部进行“四化”特色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公园: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上海古漪园、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上海辰山植物园等 |
13 |
老公园“四化”改造项目 |
综合考虑或针对一项内容在局部进行“四化”特色建设。 |
(三)各区任务要求
在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下,结合各区实际,编制各区公园绿地“四化”规划;各区近期主要建设任务参见近期建设项目表(表8-1)和重点示范项目表(表8-2),同时各区积极推动近期区级示范项目。
九、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加强统筹协调,深化多部门协同,增强“四化”共识,形成工作合力。市级绿化管理部门梳理重点任务,健全工作制度,强化考核巡查,加大考核力度,全力推进“四化”建设。区级绿化管理部门围绕区域重点和区域特色,编制专项规划及行动计划,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与主要任务责任主体,确保如期完成计划任务。
(二)资金保障
加大财力投入,制订激励性财政政策,通过以奖代补、捆绑建设等形式,刺激建设动力,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同时引入社会资金,为“四化”工作提供更多资金渠道。各区用足用好绿化特色街区、街心花园、绿道、立体绿化等市级补贴,同时加强与区财政的工作沟通,把“四化”项目作为年度的经常性项目纳入预算。
(三)技术保障
加强“四化”科研技术储备和研发,建立项目研究和技术推广项目库。根据“四化”植物的适生性与景观表现,结合市场苗源生产与储备情况,进一步加强适生彩化、珍贵化树种筛选、培育和养护等关键技术研究。同时,编制“四化”苗木基地建设办法,引导苗木生产,配套建设“四化”苗木基地,保障苗源供应。加强对现有公园绿地的“四化”调查评估,分析现有问题,不断提升建设与养护水平和质量。
(四)公众参与
利用新闻报道、公益宣传、新媒体等方式加强宣传,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发挥社会力量,通过典型示范、展览展示等形式,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关注公园绿地“四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四化”工作的新局面。要在绿化中挖掘文化自信,提升市民获得感、认同感,进一步培育社会市民自觉爱绿、护绿、植绿的意识。
附表1 近期区级公园绿地“四化”示范项目表
类型 |
序号 |
区 |
项目名称 |
用地规模 (平方米) |
改建绿地
|
1 |
黄浦 |
苏州河绿地(外白渡桥-河南路桥) |
9500 |
2 |
静安 |
东茭泾绿地(二期)工程 |
98000 |
|
3 |
徐汇 |
华亭小游园绿化提升 |
18800 |
|
4 |
长宁 |
大孚橡胶厂绿地 |
2691 |
|
5 |
虹口 |
水木年华北侧绿地 |
7520 |
|
6 |
普陀 |
长风6B绿地(丹巴路) |
6000 |
|
7 |
杨浦 |
大连路公共绿地(大连路长阳路东南角) |
27051 |
|
8 |
界泓浜西侧绿地(包头南路,翔殷路桥至国顺东路) |
6400 |
||
9 |
空军部队规划公共绿地(新江湾城区域纬三河北侧国晓路清流环三路西北角B3-01地块) |
5717 |
||
10 |
浦东 |
陆家嘴中心绿地 |
100000 |
|
11 |
森兰绿地南块部分 |
170000 |
||
12 |
闵行 |
七莘路沪闵路东南角绿地景观提升 |
8100 |
|
13 |
宝山 |
漠河路北侧宝钢林带绿地改造 |
3500 |
|
14 |
嘉定 |
嘉定环城河景观绿化提升项目 |
120000 |
|
15 |
青浦 |
青浦区夏阳湖城市公共绿地改造项目 |
67371 |
|
16 |
环城水系二期(漕盈路-城中南路段)绿地工程 |
20000 |
||
17 |
奉贤 |
两路一带绿地(百富路—金海路) |
36000 |
|
18 |
金山 |
龙皓路、龙轩路两侧绿地(东平北路-亭卫路) |
36901 |
|
19 |
龙皓仓河绿地及周边区域改造 |
21900 |
||
20 |
松江 |
嘉松公路两侧(其昌路—沈砖公路) |
290602 |
|
21 |
崇明 |
宝岛路西侧绿地 |
90000 |
|
22 |
外环 |
环城绿带浦东高东段生态景观及功能提升改造工程 |
270000 |
|
23 |
环城绿带宝山富长路段生态景观提升改造工程 |
34000 |
||
改建公园
改建公园 |
1 |
黄浦 |
九子公园 |
7000 |
2 |
静安 |
静安中环公园 |
78000 |
|
3 |
徐汇 |
徐家汇公园 |
86000 |
|
4 |
长宁 |
中新泾公园 |
29900 |
|
5 |
虹口 |
四川北路公园 |
42607 |
|
6 |
普陀 |
清涧公园 |
19000 |
|
7 |
浦东 |
芦潮港公园 |
90000 |
|
8 |
闵行 |
莘庄梅园品质提升 |
100000 |
|
9 |
宝山 |
颐景园 |
54500 |
|
10 |
嘉定 |
嘉定紫藤文化园 |
21600 |
|
11 |
奉贤 |
年丰公园 |
80600 |
|
12 |
金山 |
滨海公园 |
60000 |
|
13 |
松江 |
新桥公园 |
23807 |
|
14 |
崇明 |
新城公园 |
172210 |
|
15 |
外环 |
华泾公园 |
280000 |
|
小计 |
2595277 |
|||
新建绿地 |
1 |
黄浦 |
花桥 |
8833 |
2 |
静安 |
彭越浦(灵石路-汶水路)滨河绿地 |
31000 |
|
3 |
徐汇 |
桂江路绿地五期 |
76000 |
|
4 |
长宁 |
IV-K-08防护绿地 |
19263 |
|
5 |
虹口 |
新建江杨南路绿地 |
9539 |
|
6 |
普陀 |
万泉绿地 |
10000 |
|
7 |
杨浦 |
336街坊013-01地块公共绿地(北至殷高路,南面为民壮路,西面为闸殷路,东面为规划国京路) |
6720 |
|
8 |
杨浦 |
空军部队规划公共绿地(淞沪路国航路西北侧H2-04地块) |
8010 |
|
9 |
闵行 |
剑川路北侧绿地(沪闵路——北竹港) |
227300 |
|
10 |
嘉定 |
嘉定城北大居绿化 |
170795 |
|
11 |
金山 |
E-3地块公共绿地项目 |
76200 |
|
12 |
松江 |
九里亭绿地 |
35000 |
|
13 |
崇明 |
C湖绿化景观(崇明新城老滧港河综合整治绿化)
|
108647 |
|
新建公园 |
1 |
杨浦 |
大桥公园 |
106000 |
2 |
宝山 |
月城小游园 |
7200 |
|
3 |
青浦 |
赵巷体育公园 |
64200 |
|
4 |
奉贤 |
上海之鱼05-20地块湖心岛绿化景观工程 |
46355 |
|
小计 |
1011062 |
|||
总计 |
3606339 |
附表2-1 上海市公园绿地彩化植物(木本)推荐名录
类别 |
编号 |
生活型 |
彩化 特性 |
彩化季节表现 |
中文名 |
拉丁名 |
科属 |
应用及配置形式 |
乔木
乔木
乔木
乔木
|
1 |
常绿 |
观叶 |
常色叶 |
‘金线’柏 |
Chamaecyparis pisifera ‘Filifera Aurea’ |
柏科扁柏属 |
庭院树,孤植、丛植、群植、配植 |
2 |
常绿 |
观叶 |
常色叶 |
‘蓝冰’柏 |
Cupressus arizonica var.glabra'Blue Ice' |
柏科柏木属 |
庭院树,孤植、对植、列植、配植 |
|
3 |
常绿 |
观叶 |
秋色叶 |
北美红杉 |
Sequoia sempervirens |
杉科北美红杉属 |
孤赏树、造林树,列植、群植 |
|
4 |
半常绿 |
观叶 |
秋色叶 |
墨西哥落羽杉 |
Taxodium mucronatum |
杉科落羽杉属 |
行道树,列植、水边湿地群植 |
|
5 |
落叶 |
观叶 |
常色叶 |
‘金叶’刺槐 |
Robinia pseudoacacia ‘Frisia’ |
豆科刺槐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6 |
落叶 |
观叶 |
常色叶 |
金叶皂荚 |
Gleditsiatsia triacanthos‘Sunburst’ |
豆科皂荚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7 |
落叶 |
观叶 |
常色叶 |
红叶臭椿 |
Ailanthus altissima ‘Rubra’ |
苦木科臭椿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8 |
落叶 |
观叶 |
常色叶 |
‘金叶’水杉 |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Goldrush’ |
杉科水杉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孤植、列植、群植 |
|
9 |
落叶 |
观叶 |
春、秋色叶 |
连香树 |
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
连香树科连香树属 |
孤赏树、庭荫树,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10 |
落叶 |
观叶 |
秋色叶 |
银杏 |
Ginkgo biloba |
银杏科银杏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11 |
落叶 |
观叶 |
秋色叶 |
黄连木 |
Pistacia chinensis |
漆树科黄连木属 |
孤赏树、庭荫树、造林树,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12 |
落叶 |
观叶 |
秋色叶 |
落羽杉 |
Taxodium distichum |
杉科落羽杉属 |
行道树、造林树,列植、水边湿地群植 |
|
13 |
落叶 |
观叶 |
秋色叶 |
池杉 |
Taxodium ascendens |
杉科落羽杉属 |
行道树,列植、水边湿地群植 |
|
14 |
落叶 |
观叶 |
秋色叶 |
无患子 |
Sapindus saponaria |
无患子科无患子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 |
|
15 |
落叶 |
观叶 |
秋色叶 |
枫香 |
Liquidambar formosana |
金缕梅科枫香树属 |
孤赏树、庭荫树、造林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 |
|
16 |
落叶 |
观叶 |
秋色叶 |
鸡爪槭 |
Acer palmatum. |
槭树科槭属 |
孤赏树、庭荫树,孤植、群植、对植、丛植 |
|
17 |
落叶 |
观叶 |
秋色叶 |
三角枫 |
Acer buergerianum |
槭树科槭属 |
孤赏树、庭荫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 |
|
18 |
落叶 |
观叶 |
秋色叶 |
‘夕阳红’红花槭 |
Acer rubrum'Red sunset' |
槭树科槭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 |
|
19 |
落叶 |
观叶 |
秋色叶 |
杂种元宝槭 |
Acer trucatum×A.platanoides |
槭树科槭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 |
|
20 |
落叶 |
观叶 |
秋色叶 |
乌桕 |
Triadica sebifera |
大戟科乌桕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造林树,孤植、群植、列植 |
|
21 |
落叶 |
观叶 |
秋色叶 |
纳塔栎 |
Quercus texana |
壳斗科栎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 |
|
22 |
落叶 |
观叶 |
秋色叶 |
苏玛栎 |
Quercus shumardii |
壳斗科栎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 |
|
23 |
落叶 |
观叶 |
秋色叶 |
杂种鹅掌楸 |
Liriodendron × sinoamericanum |
鹅掌楸科鹅掌楸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24 |
落叶 |
观叶 、观花 |
常色叶/夏花 |
金叶梓 |
Catalpa bignonioides ‘Aurea’ |
紫葳科梓树属 |
孤赏树、庭荫树,孤植、群植 |
|
25 |
落叶 |
观叶、观花 |
常色叶/春花 |
紫叶李 |
Prunus cerasifera f. atropurpurea. |
蔷薇科李属 |
庭院树,孤植、群植、列植 |
|
26 |
落叶 |
观叶、观花 |
常色叶/春花 |
‘紫叶’加拿大紫荆 |
Cercis canadensis ‘Forest Pansy’ |
豆科紫荆属 |
孤赏树、庭荫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27 |
落叶 |
观叶、观花、观果 |
秋色叶/夏花/秋果 |
黄山栾 |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Integrifoliola’ |
无患子科栾树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孤植、列植、群植 |
|
28 |
落叶 |
观花 |
冬、春季 |
梅花 |
Armeniaca mume cvs. |
蔷薇科杏属 |
孤赏树、庭院树、造型树,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29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苦楝 |
Melia azedarach |
楝科楝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造林树,孤植、列植、群植 |
|
30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七叶树 |
Aesculus chinensis |
七叶树科七叶树属 |
行道树、庭荫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31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染井吉野’樱花 |
Prunus × yedoensis |
蔷薇科樱属 |
庭荫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32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日本晚樱 |
Cerasus serrulata var. lannesiana |
蔷薇科樱属 |
庭荫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33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河津樱 |
Cerasus ×kauzakura ‘Kawazu-zakura’ |
蔷薇科樱属 |
庭荫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34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巨紫荆 |
Cercis gigantea |
豆科紫荆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35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二乔玉兰 |
Yulania × soulangeana |
木兰科玉兰属 |
孤赏树、庭荫树,群植、对植、列植 |
|
36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红运玉兰 |
Yulania × soulangeana ‘hongyun’ |
木兰科玉兰属 |
孤赏树、庭荫树,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37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白玉兰 |
Yulania denudata |
木兰科玉兰属 |
孤赏树、庭荫树,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38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望春玉兰 |
Yulania biondii |
木兰科玉兰属 |
孤赏树、庭荫树,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39 |
落叶 |
观干 |
冬季 |
‘金枝’槐 |
Sophora japonica ‘Golden Stem’ |
豆科槐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灌木
灌木
灌木
灌木
灌木 |
40 |
常绿 |
观叶 |
常色叶 |
金边胡颓子 |
Elaeagnus × ebbingei ‘Gilt Edge’ |
胡颓子科胡颓子属 |
孤植、对植、造型 |
42 |
常绿 |
观叶 |
常色叶 |
‘黄金’香柳 |
Melaleuca bracteata |
桃金娘科白千层属 |
绿篱,孤植、群植、列植、群植 |
|
43 |
常绿 |
观叶 |
春色叶 |
山麻杆 |
Alchornea davidii |
大戟科山麻杆属 |
孤植、列植、群植 |
|
44 |
常绿 |
观叶 |
新梢色叶 |
红叶石楠 |
Photinia × fraseri |
蔷薇科石楠属 |
绿篱、垂直绿化 |
|
45 |
常绿 |
观叶 |
冬、春季 |
金森女贞 |
Ligustrum japonicum ‘Howardii’ |
木樨科女贞属 |
绿篱、垂直绿化 |
|
46 |
常绿 |
观叶 |
秋色叶 |
火焰南天竹 |
Nandina domestica'Fire' |
小檗科南天竹属 |
垂直绿化、片植 |
|
47 |
常绿 |
观叶、观花 |
常色叶/春花 |
红花檵木 |
Loropetalum chinense ‘rubrum’ |
金缕梅科檵木属 |
绿篱/花篱、孤植、丛植、列植、对植、造型 |
|
48 |
常绿 |
观叶、观花 |
常色叶/夏花 |
金叶大花六道木 |
Abelia × grandiflora ‘Francis Mason' |
忍冬科六道木属 |
绿篱/花篱,丛植、列植、对植、群植 |
|
49 |
常绿 |
观花 |
冬季 |
茶梅 |
Camellia sasanqua |
山茶科山茶属 |
花篱, 群植、列植 |
|
50 |
常绿 |
观花 |
冬季 |
美人茶 |
Camellia uraku |
山茶科山茶属 |
花篱,孤植、群植、丛植 |
|
51 |
常绿 |
观花 |
冬、春季 |
地中海荚蒾 |
Viburnum tinus |
忍冬科荚蒾属 |
花篱,群植、列植 |
|
52 |
常绿 |
观花 |
冬、春季 |
山茶 |
Camellia japonica |
山茶科山茶属 |
花篱,配植、孤植、列植、对植、群植、造型 |
|
53 |
常绿 |
观花 |
春季 |
春鹃 |
Rhododendron simsi. |
杜鹃花科杜鹃属 |
花篱,丛植、群植 |
|
54 |
常绿 |
观花 |
夏季 |
红千层 |
Callistemon rigidus. |
桃金娘科红千层属 |
庭院树,孤植、群植、对植、丛植 |
|
55 |
常绿 |
观花 |
夏季 |
金丝桃 |
Hypericum monogynum. |
藤黄科金丝桃属 |
花篱,丛植、片植 |
|
56 |
常绿 |
观花 |
夏、秋季 |
夹竹桃 |
Nerium indicum. |
夹竹桃科夹竹桃属 |
花篱,群植、丛植 |
|
57 |
常绿 |
观花 |
秋季 |
双荚决明 |
Cassia bicapsularis. |
豆科决明属 |
孤植、丛植、列植 |
|
58 |
落叶 |
观叶 |
常色叶 |
紫叶黄栌 |
Cotinus coggyria'Purpureus' |
漆树科黄栌属 |
庭院树,孤植、丛植、 群植 |
|
59 |
落叶 |
观叶 |
常色叶 |
紫叶小檗 |
Berberis thunbergii Var.atropurpurea Chenault |
小檗科小檗属 |
绿篱、庭院树 |
|
60 |
落叶 |
观叶 |
常色叶 |
红枫 |
Acer palmatum 'Atropurpureum' |
槭树科槭属 |
孤赏树、庭院树,孤植、群植、列植、对植 |
|
61 |
落叶 |
观叶 |
常色叶 |
‘彩叶’杞柳 |
Salix integra ‘Hakuro-nishiki’ |
杨柳科柳属 |
群植、列植、对植 |
|
62 |
落叶 |
观叶 |
春色叶 |
山麻杆 |
Alchornea davidii. |
大戟科山麻杆属 |
庭院树,丛植、片植 |
|
63 |
落叶 |
观叶 |
秋色叶 |
密实卫矛 |
Euonymus alatus ‘Compacta’ |
卫矛科卫矛属 |
孤植、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64 |
落叶 |
观叶、观花 |
常色叶/春花 |
紫叶接骨木 |
Sambucus nigra’Madona’ |
忍冬科接骨木属 |
绿篱/花篱、孤植、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65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碧桃 |
Amygdalus persica var.persica f.duplex |
蔷薇科桃属 |
庭院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66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垂丝海棠 |
Malus halliana |
蔷薇科苹果属 |
庭院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 |
|
67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美人梅 |
Prunus × blireana 'Meiren' |
蔷薇科杏属 |
花篱,配植、群植、对植、列植 |
|
68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帚桃 |
Amygdalus persica var.persica f.pyramidalis. |
蔷薇科桃属 |
花篱,群植、对植、列植 |
|
69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木瓜海棠 |
Chaenomeles sinensis |
蔷薇科木瓜属 |
孤赏树、庭院树,孤植、丛植 |
|
70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紫玉兰 |
Yulania liliiflora |
木兰科玉兰属 |
孤赏树、庭院树,孤植、群植、丛植 |
|
71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星花玉兰 |
Yulania stellata |
木兰科玉兰属 |
孤赏树、庭院树,孤植、群植、丛植 |
|
72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紫荆 |
Cercis chinensis |
豆科紫荆属 |
孤植、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73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美国金钟连翘 |
Forsythia × intermedia |
木樨科连翘属 |
花篱,群植、列植、对植 |
|
74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迎春 |
Jasminum nudiflorum |
木樨科素馨属 |
花篱,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75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重瓣棣棠 |
Kerria japonica ‘Pleniflora’ |
蔷薇科棣棠属 |
花篱,群植、丛植、片植 |
|
76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喷雪花 |
Spiraea thunbergii. |
蔷薇科绣线菊属 |
花篱,孤植、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77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锦带 |
Weigela florida. |
忍冬科锦带花属 |
花篱、配植、孤植、列植、对植、群植、造型 |
|
78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郁李 |
Cerasus japonica |
蔷薇科樱属 |
花篱,列植、对植、群植 |
|
79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日本贴梗海棠 |
Chaenomeles japonica |
蔷薇科木瓜属 |
花篱,孤植、群植、丛植 |
|
80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猬实 |
Kolkwitzia amabilis |
忍冬科猬实属 |
花篱,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81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蓝叶忍冬 |
Lonicera korolkowii |
忍冬科忍冬属 |
花篱,群植、列植 |
|
82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绣球荚蒾 |
Viburnum macrocephalum |
忍冬科荚蒾属 |
孤赏树、庭院树,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83 |
落叶 |
观花 |
春、夏、秋 |
月季 |
Rosa cvs . |
蔷薇科蔷薇属 |
花篱、花墙、垂直绿化,丛植、群植 |
|
84 |
落叶 |
观花 |
夏季 |
紫薇 |
Lagerstroemia indica |
千屈菜科紫薇属 |
孤植、列植、对植、群植、丛植 |
|
85 |
落叶 |
观花 |
夏季 |
八仙花 |
Hydrangea macrophylla |
虎耳草科绣球属 |
花篱,群植、丛植 |
|
86 |
落叶 |
观花 |
夏季 |
木槿 |
Hibiscus syriacus. |
锦葵科木槿属 |
孤植、列植、对植、群植、丛植 |
|
87 |
落叶 |
观花 |
夏季 |
粉花绣线菊 |
Spiraea japonica. |
蔷薇科绣线菊属 |
丛植、片植 |
|
88 |
落叶 |
观花 |
夏季 |
石榴 |
Punica granatum. |
石榴科石榴属 |
庭院树,孤植、群植、丛植 |
|
89 |
落叶 |
观花 |
夏季 |
海滨木槿 |
Hibiscus hamabo |
锦葵科木槿属 |
花篱,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90 |
落叶 |
观花 |
夏季 |
大花秋葵 |
Hibiscus moscheutos |
锦葵科木槿属 |
花篱,群植、片植 |
|
91 |
落叶 |
观花 |
夏季 |
穗花牡荆 |
Vitex agnus-castus |
马鞭草科牡荆属 |
花篱,孤植、对植、群植 |
|
92 |
落叶 |
观花 |
秋季 |
木芙蓉 |
Hibiscus mutabilis. |
锦葵科木槿属 |
花篱、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93 |
落叶 |
观花、观果 |
春花/秋果 |
‘亚当’海棠 |
Malus 'Adams' |
蔷薇科苹果属 |
孤植、群植、对植、列植 |
|
94 |
落叶 |
观果 |
秋季 |
火棘 |
Pyracantha fortuneana |
蔷薇科火棘属 |
果篱,群植、造型 |
|
95 |
落叶 |
观果 |
秋、冬 |
无刺枸骨 |
Ilex cornuta‘Fortunei’. |
冬青科冬青属 |
果篱,孤植、群植、造型 |
|
96 |
落叶 |
观果 |
秋、冬 |
紫珠 |
Callicarpa bodinieri |
马鞭草科紫珠属 |
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97 |
落叶 |
观果 |
秋、冬 |
毛核木 |
Symphoricarpos sinensis. |
忍冬科毛核木属 |
孤植、群植 |
|
98 |
落叶 |
观干 |
冬季 |
红瑞木 |
Cornus alba |
山茱萸科梾木属 |
丛植、群植 |
|
藤本植物
|
99 |
常绿 |
观叶 |
常色叶 |
金边扶芳藤 |
Euonymus fortunei '' |
卫矛科卫矛属 |
垂直绿化、片植地被 |
100 |
常绿 |
观叶 |
常色叶 |
‘黄金’络石 |
Trachelospermum asiaticum ‘Ougonnishiki’ |
夹竹桃科络石属 |
垂直绿化、片植地被 |
|
101 |
落叶 |
观叶 |
秋季 |
五叶地锦 |
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
葡萄科地锦属 |
棚架、垂直绿化 |
|
102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日本多花紫藤 |
Wisteria floribunda cvs. |
豆科紫藤属 |
棚架垂直绿化 |
|
103 |
落叶 |
观花 |
春季 |
紫藤 |
Wisteria sinensis |
豆科紫藤属 |
棚架垂直绿化 |
|
104 |
落叶 |
观花 |
春、夏 |
‘重瓣黄’木香 |
Rosa banksiae ‘Lutea’ |
蔷薇科蔷薇属 |
花篱、藤架垂直绿化 |
|
105 |
落叶 |
观花 |
夏季 |
凌霄 |
Campsis grandiflora |
紫葳科凌霄属 |
棚架垂直绿化 |
|
竹类 |
106 |
常绿 |
观叶 |
常色叶 |
菲黄竹 |
Sasa auricona |
禾本科苦竹属 |
林下、群植、配植、片植 |
注:本名录主要包括在上海有一定应用、表现较好且适应性较强的植物种类。
附表2-2 上海市公园绿地彩化植物(草本)推荐名录
类别 |
序号 |
生活型 |
彩化特性 |
彩化季节 表现 |
中文名 |
拉丁名 |
科属 |
应用及配置形式 |
多 年 生 草 本
多 年 生 草 本
多 年 生 草 本 |
1 |
常绿 |
观叶 |
常色叶 |
细叶银蒿 |
Artemisia austriaca |
菊科蒿属 |
花境、色块色带 |
2 |
常绿 |
观叶 |
常色叶 |
金叶苔草 |
Carex oshimensis 'Evergold' |
莎草科苔草属 |
花境、色块色带、岩石园 |
|
3 |
常绿 |
观叶 |
常色叶 |
细茎针茅 |
Stipa tenuissima |
禾本科针茅属 |
花境、岩石园 |
|
4 |
常绿 |
观叶 |
常色叶 |
金叶甘薯 |
Ipomoea batatas’Golden Summer' |
旋花科番薯属 |
花箱配色材料 |
|
5 |
常绿 |
观叶 |
常色叶 |
银叶菊 |
Senecio cineraria |
菊科千里光属 |
花坛镶边、花箱 |
|
6 |
常绿 |
观花、观叶 |
夏、秋 |
紫叶酢浆草 |
Oxalis violacea 'Purpule Leaves' |
酢浆草科酢浆草属 |
林缘、林下地被 |
|
7 |
常绿 |
观花 |
春、秋 |
何氏凤仙 |
Impatiens holstii |
凤仙花科凤仙花属 |
花坛、悬挂花球、立体花墙、花箱 |
|
8 |
常绿 |
观花 |
春、夏 |
南非万寿菊 |
Osteospermum ecklonis |
菊科南非万寿菊属 |
花坛、花箱 |
|
9 |
常绿 |
观花 |
春、夏 |
毛地黄 |
Digitalis purpurea |
玄参科毛地黄属 |
花箱、花境 |
|
10 |
常绿 |
观花 |
春、夏、秋 |
黄金菊 |
Euryopus pectinatus’Viridis’ |
菊科梳黄菊属 |
花境、花带、花篱 |
|
11 |
常绿 |
观花 |
夏季 |
火星花 |
Crocosmia×crocosmiflora |
鸢尾科雄黄兰属 |
花境、色块、岩石园 |
|
12 |
常绿 |
观花 |
夏季 |
百子莲 |
Agapanthus proecox |
石蒜科百子莲属 |
花境、开花地被 |
|
13 |
常绿 |
观花 |
夏季 |
火炬花 |
Kniphofia hybrida |
百合科火把莲属 |
花境、开花地被 |
|
14 |
常绿 |
观花 |
夏季 |
滨菊 |
Leucanthemum vulgate |
菊科滨菊属 |
花境、花带 |
|
15 |
半常绿 |
观花 |
夏季 |
黑心菊 |
Rudbeckia hirta |
菊科金光菊属 |
花带、花境背景材料 |
|
16 |
常绿 |
观花 |
夏、秋 |
紫叶山桃草 |
Gaura lindheimeri'Crimson Bunny' |
柳叶菜科山桃草属 |
花境背景材料 |
|
17 |
常绿 |
观花 |
夏、秋 |
大花金鸡菊 |
Coreopsis grandiflora |
菊科金鸡菊属 |
花坛、花境、花带,边坡绿化 |
|
18 |
常绿 |
观花 |
夏、秋 |
蓝花鼠尾草 |
Salvia farinacea |
唇形科鼠尾草属 |
花坛、花箱、花境 |
|
19 |
常绿 |
观花 |
夏、秋 |
非洲凤仙 |
Impatiens walleriana |
凤仙花科凤仙花属 |
花坛、花箱 |
|
20 |
常绿 |
观花 |
夏、秋 |
美女樱 |
Verbena×hybrida |
马鞭草科马鞭草属 |
花坛、花带、花境 |
|
21 |
常绿 |
观花 |
夏、秋、冬 |
宿根天人菊 |
Gaillardia aristata |
菊科天人菊属 |
花境、花带、花箱 |
|
22 |
半常绿 |
观花 |
夏、秋 |
千叶蓍 |
Achilea millefollium |
菊科蓍属 |
花坛、花境 |
|
23 |
半常绿 |
观花 |
夏、秋 |
紫娇花 |
Tulbaghia violacea |
石蒜科紫娇花属 |
花境、花带、花箱 |
|
24 |
半常绿 |
观花 |
夏、秋 |
荷兰菊 |
Aster novi-belgii |
菊科紫菀属 |
花境、色块 |
|
25 |
落叶/常绿 |
观花 |
夏季 |
大花萱草 |
Hemerocallis hybrida |
百合科萱草属 |
花境、开花地被 |
|
26 |
落叶 |
观叶 |
常色叶 |
花叶玉簪 |
Hosta plantaginea |
百合科玉簪属 |
花境、岩石园 |
|
27 |
落叶 |
观花、观叶 |
夏、秋 |
花叶美人蕉 |
Canna ‘Striata’ |
美人蕉科美人蕉属 |
花境、花带、水体边缘、花箱 |
|
28 |
落叶 |
观花 |
春、夏 |
舞春花 |
Calibrachoa ×hybrida |
茄科舞春花属 |
花坛、花球、花箱、立体花墙 |
|
29 |
落叶 |
观花 |
夏、秋 |
随意草 |
Physostegia virginiana |
唇形科随意草属 |
花坛、花境 |
|
30 |
落叶 |
观花 |
夏、秋 |
松果菊 |
Echinacea purpurea |
菊科松果菊属 |
花境、花带 |
|
31 |
落叶 |
观花 |
夏、秋 |
柳叶马鞭草 |
Verbena bonariensis |
马鞭草科马鞭草属 |
花海、花境 |
|
32 |
落叶 |
观花 |
夏、秋 |
石蒜 |
Lycoris radiata |
石蒜科石蒜属 |
花境、林下地被 |
|
一、二 年 生 草 本
一、二 年 生 草 本 |
33 |
/ |
观叶 |
冬季 |
羽衣甘蓝 |
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
十字花科芸薹属 |
花坛、立体花墙 |
34 |
/ |
观花 |
冬、春 |
三色堇 |
Viola tricolor |
堇菜科堇菜属 |
花坛、立体花墙 |
|
35 |
/ |
观花 |
春季 |
角堇 |
Viola cornuta |
堇菜科堇菜属 |
花坛、立体花墙 |
|
36 |
/ |
观花 |
春、秋 |
一串红 |
Salvia splendens |
唇形科鼠尾草属 |
花坛 |
|
37 |
/ |
观花 |
春、秋 |
矮牵牛 |
Petunia ×hybrida |
茄科碧冬茄属 |
花坛、花箱 |
|
38 |
/ |
观花 |
春、夏 |
孔雀草 |
Tagetes patula |
菊科万寿菊属 |
花坛、花箱 |
|
39 |
/ |
观花 |
春、秋 |
四季海棠 |
Begonia semperflorens |
秋海棠科秋海棠属 |
花坛、立体花墙 |
|
40 |
/ |
观花 |
春、夏、秋 |
‘比哥’海棠 |
Begonia×benariensis 'Big' |
秋海棠科秋海棠属 |
花坛、花箱 |
|
41 |
/ |
观花 |
春、夏 |
金鱼草 |
Antirrhinum majus |
玄参科金鱼草属 |
花坛、花境,容器栽培 |
|
42 |
/ |
观花 |
夏季 |
大花马齿苋 |
Portulaca oleracea |
马齿苋科马齿苋属 |
花坛 |
|
43 |
/ |
观花 |
夏、秋 |
鸡冠花 |
Celosia plumose |
苋科青葙属 |
花坛、花境、林缘 |
|
44 |
/ |
观花 |
夏、秋 |
香彩雀 |
Angelonia angustifolia |
玄参科香彩雀属 |
花坛、花境、花箱 |
|
45 |
/ |
观花 |
夏、秋 |
醉蝶花 |
Cleome spinosa |
白花菜科醉蝶花属 |
花坛、花箱 |
|
46 |
/ |
观花 |
春、夏、秋 |
百日草 |
Zinnia elegans |
菊科百日草属 |
花坛、花带、花箱 |
|
47 |
/ |
观花 |
夏、秋 |
夏堇 |
Torenia fournieri |
玄参科蝴蝶草属 |
花坛、花箱、悬挂花球 |
注:本名录主要包括在上海有一定应用,表现较好且适应性较强的植物种类。
附表2-3 上海市公园绿地珍贵化树种推荐名录
类型 |
序号 |
生活型 |
特性 |
中文名 |
拉丁名 |
科属 |
应用及配置形式 |
乔木
乔木
乔木 |
1 |
常绿 |
速生、耐水湿 |
东方杉 |
Taxodium mucronatum × Cryptomeria fortunei |
杉科落羽杉属×柳杉属 |
行道树、孤赏树、造林树 |
2 |
常绿 |
秋色叶、耐水湿 |
北美红杉 |
Sequoia sempervirens |
杉科北美红杉属 |
孤赏树、造林树、列植、群植、 |
|
3 |
常绿 |
材质好 |
紫楠 |
Phoebe sheareri |
樟科楠属 |
孤赏树、庭荫树 |
|
4 |
常绿 |
材质好 |
浙江楠 |
Phoebe chekiangensis |
樟科楠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造林树 |
|
5 |
常绿 |
秋季观果 |
红果冬青 |
llex corallina |
冬青科冬青属 |
孤赏树、庭荫树、造林树 |
|
6 |
常绿 |
观果 |
舟山新木姜子 |
Neolitsea sericea |
樟科新木姜子属 |
孤赏树、庭荫树、行道树、造林树 |
|
7 |
常绿 |
材质好 |
花榈木 |
Ormosia henryi |
豆科红豆属 |
孤赏树、庭荫树、造林树 |
|
8 |
落叶 |
秋色叶 |
银杏 |
Ginkgo biloba |
银杏科银杏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9 |
落叶 |
秋色叶 |
黄连木 |
Pistacia chinensis |
漆树科黄连木属 |
孤赏树、庭荫树、造林树,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10 |
落叶 |
秋色叶 |
中山杉 |
Taxodium 'Zhongshansha' |
杉科落羽杉属 |
行道树、造林树,列植、水边湿地群植 |
|
11 |
落叶 |
秋色叶 |
纳塔栎 |
Quercus texana |
壳斗科栎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 |
|
12 |
落叶 |
秋色叶 |
苏玛栎 |
Quercus shumardii |
壳斗科栎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 |
|
13 |
落叶 |
春季观花 |
七叶树 |
Aesculus chinensis |
七叶树科七叶树属 |
行道树、庭荫树,孤植、群植、对植、列植、丛植 |
|
14 |
落叶 |
春、秋色叶 |
连香树 |
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
连香树科连香树属 |
孤赏树、庭荫树 |
|
15 |
落叶 |
秋色叶 |
杂种鹅掌楸 |
Liriodendron × sinoamericanum |
鹅掌楸科鹅掌楸属 |
孤赏树、庭荫树,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16 |
落叶 |
秋色叶 |
五角枫 |
Acer mono |
槭树科槭属 |
孤赏树、庭荫树,孤植、列植、对植、群植 |
|
17 |
落叶 |
材质好、夏秋观花 |
黄檀 |
Dalbergia hupeana |
豆科黄檀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造林树 |
|
18 |
落叶 |
观干 |
光皮梾木 |
Swida wilsoniana |
山茱萸科梾木属 |
造林树、孤赏树、庭荫树 |
|
19 |
落叶 |
秋色叶 |
杂种元宝槭 |
Acer truncatum×A.platanoides |
槭树科槭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 |
|
20 |
落叶 |
秋色叶 |
‘夕阳红’ 红花槭 |
Acer rubrum 'Red Sunset' |
槭树科槭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 |
|
21 |
落叶 |
夏季观花 |
楸树 |
Catalpa bungei |
紫葳科楸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 |
|
22 |
落叶 |
木材造纸 |
青檀 |
Pteroceltis tatarinowii |
榆科青檀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造林树、盆景树 |
|
23 |
落叶 |
树型优美 |
南京椴 |
Tilia miqueliana |
椴树科椴树属 |
孤赏树、庭荫树 |
|
24 |
落叶 |
树型优美 |
心叶椴 |
Tilia cordata |
椴树科椴树属 |
孤赏树、庭荫树 |
|
25 |
落叶 |
材质好 |
紫椴 |
Tilia amurensis |
椴树科椴树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 |
|
26 |
落叶 |
常色叶 |
金叶水杉 |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GoldRush’ |
杉科水杉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 |
|
27 |
落叶 |
观花 |
瘿椒树 |
Tapiscia sinensis |
省沽油科瘿椒树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造林树 |
|
28 |
落叶 |
材质好 |
麻栎 |
Quercus acutissima |
壳斗科栎属 |
行道树、孤赏树、庭荫树 |
|
29 |
落叶 |
春花/秋果 |
秤锤树 |
Sinojackia xylocarpa |
安息香科秤锤树属 |
孤赏树、庭荫树、造林树 |
|
灌木 |
30 |
落叶 |
夏花/耐半荫 |
夏蜡梅 |
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 |
夏蜡梅科夏蜡梅属 |
孤植、群植 |
注:本名录主要包括在上海有引种、应用表现较好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