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各区交通委(建交委):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本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要求及《本市提升行道树养护管理精细化水平三年(2019—2021年)行动计划》(沪绿容〔2019〕341号)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现将《上海市行道树附属设施三年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21-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各区实际,认真按照执行。
附件:1.上海市行道树附属设施三年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21-2023年)
2.树穴绿化植物推荐名录
3.行道树树穴覆盖效果图
4.本市市级重点区域和重要道路清单
上海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
2021年6月4日
附件1
上海市行道树附属设施三年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21-2023年)
行道树附属设施是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民出行和树木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本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要求及《本市提升行道树养护管理精细化水平三年(2019—2021年)行动计划》(沪绿容〔2019〕341号)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立足“国内领先、国际一流”行业发展目标,制定本市行道树附属设施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2035年本市基本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水平和街区空间品质。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上海园林绿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城市管理精细化的要求,综合考虑街区风貌特征、道路空间环境和树木生长需求,通过“整、修、换”等方式,分步骤、分区域与道路管理部门同步开展人行道及行道树附属设施综合整治,推广应用一批新优行道树附属设施,建设一批行道树连接带绿化,提升道路景观品质,改善树木生长环境,至2023年底,本市重点区域、重要道路的行道树附属设施完好率达到100%,其他道路的行道树附属设施完好率达到95%,实现行道树盖板 “平整、完好、美观”的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现状排摸
对行道树附属设施的种类、规格、材质、破损、倾斜等情况进行详细排查,对照“平整、完好、美观”的目标,理清问题类型,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改内容,细化实施进度。同时,梳理现有的行道树树穴绿化和连接带绿化现状,以及新建改建道路和人行道较宽的道路,为行道树连接带绿化的设置和提升打好基础。
(二)整治树穴盖板
以重点区域、重要道路和市民集中居住区域等为重点,按照行道树养护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围绕盖板破损、不平整、黄土裸露、树木生长空间狭小等现象,开展“整、修、换”工作。整理一批不平整的盖板,修补一批局部破损的盖板,更换一批老旧、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盖板。对于重点区域、重要道路的树穴内圈,应通过浇筑透水沥青(混凝土)、覆盖物、绿化种植等方法,消除树穴黄土裸露现象。要特别注重城市人文内涵和街区风貌特征,实现树穴覆盖的平整统一、形式多样、和谐美观。
(三)设置行道树连接带
针对当前行道树生长空间狭小的现状,凡宽度大于3.5米的人行道或人流量较少的道路,可通过改造的方式实施连接带设计,种植一批耐荫观花色叶植物。对已设置行道树连接带的,要开展评估,对地被植物进行改造提升,种植土应低于侧石。没有条件设置行道树连接带的,在不影响行道树生长的前提下,部分道路行道树树穴可种植绿化植物。同时,要注重源头把控,凡新建道路能采用连接带设计或扩大树穴空间的,应当增加植被覆盖量,提高道路绿化景观。
(四)规范树桩绑扎
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原则,有序推进树桩及其绑扎治理工作。凡重点区域、重要道路以及存在倾斜、绑扎物嵌入树体现状的,应集中力量予以调整。去除一批时间长、没有支撑作用的树桩。扶正或重新绑扎一批倾斜的、绑扎松散或嵌入树体的树木。更换一批景观效果差、树桩不牢固或材质不达标的树穴设施。
四、技术要求
(一)拓展根系生长空间
结合道路新建、改建工程,倡导沿道路方向设置地下根系通道,在通道内填充种植土,行道树有效土层厚度应不小于1米,树穴形状可根据人行道宽度、道路走向和街道特征采取延长长度或者拉伸宽度的方式进行,最大限度扩大行道树根系生长空间。地面硬质空间过多的区域可通过“种植模块”“配方土”等技术改善树木根系生长条件。
(二)丰富树穴覆盖形式
树穴处理措施必须综合考虑道路空间环境、街道风貌特色、行人通行安全等因素,最大限度减少地面硬质铺装,倡导连接带绿化等处理措施,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
1.植被种植
在连接带、树池等区域种植植被,可选择花灌木、低矮灌木、地被、宿根花卉、草坪草等植物种类进行覆盖,视道路空间条件形成单层或简洁的复层植被结构,不影响行道树的正常生长。部分重要路段或节点,可配置花境、花坛等配置形式,以丰富道路景观。休闲广场等开敞区域,树池植被覆盖可兼顾生态、景观、功能等要素,创造高品质的公共生态空间。
2.硬质铺装
在人行道宽度较窄的路段,应以通行为主要功能取向,树穴处理应以硬质铺装为主要形式。综合前期推广工作成果,主要推荐平整度高、耐碾压、可组合、便维护的盖板类型。盖板应选用抗压、不易变形开裂的材料,铺设应平整防滑,同时满足树木透水、透气需求,拼装接缝不得大于0.5厘米,外围与人行道板结合应紧密。对于树穴内圈,一般区域和道路内圈与树干之间预留5-10厘米左右的生长空间,重点区域、重要道路的树穴内圈应采用美观耐用的无机透水材料,或络石、扶芳藤等耐荫耐旱的植被等进行覆盖,树穴绿化植物推荐名录见附件2,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青石子、鹅卵石等其它有效覆盖措施,确保树穴内圈不裸露,行道树树穴覆盖效果图见附件3。树穴盖板在实用性的基础上,通过图案优化、色彩搭配、LOGO设置,提升盖板的观赏性、协调性。
3.覆盖物
松鳞、木块、果壳、石粒等材料作为树穴覆盖物可单独应用或与植被组合应用,以连接带、大型树池为主要应用场景,应对树穴或者盖板进行防散落处理。有机材料特性应符合《绿化有机覆盖物应用技术规范》(DB31/T 1035-2017)的要求,无机材料的色彩应和街区风貌特征相匹配,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三)规范树桩和绑扎技术要求
行道树树桩应以简易有效、不影响行人通行为原则,应以单桩为主,其他形式为辅。对于新栽植、风口处、易倒伏树种的行道树应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设立树桩。对于栽植已达10年以上或者栽植5年以上且胸径大于20厘米的行道树,应根据需要及时去除树桩。
五、计划安排
(一)制定方案阶段
1.2021年6月底前,各区绿化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对本区域道路行道树附属设施的类型、材质、规格、立地条件等现状开展专项排摸,形成调查清单。
2.2021年7月底前,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整改内容,细化实施进度。
(二)实施阶段
1.2022年3月底前,实施本市市级重点区域、重要道路行道树附属设施综合整治,完好率达到100%。实施郊区区级重点区域和重要道路行道树附属设施综合整治,完好率达到95%。
2.2022年3月底至2022年12月,实施外环以内的主干道、郊区城区主干道行道树附属设施综合整治,完好率达到95%。
3.2023年底前,全市其他城市道路全面实施行道树附属设施综合整治,完好率达到95%。
(三)总结阶段
2023年12月,各区应对整治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形成行道树附属设施综合整治长效工作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区要高度重视行道树附属设施综合整治工作,成立专项工作推进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全面推进行道树附属设施提升工作。各区要结合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常态要求,将树穴覆盖整治工作纳入“一街一景”和“美丽街区”建设,相互衔接,有序推进。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在全市打造一批能体现上海较高景观水平和城市风貌特征的示范道路。各区要进一步完善与设施规模、标准等相适应的维护与投入机制,确保整治经费落实到位,实施目标化、标准化、项目化的管理措施。市绿化管理部门将行道树附属设施整治工作纳入重点绩效考核。
(二)健全机制,形成合力。市区绿化部门、市政道路部门、各街镇等应将行道树附属设施综合整治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加强沟通,健全机制,将道路新建改建、人行道整治和行道树附属设施提升有机结合,做到项目整治清单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对于行道树附属设施中出现的动态问题,通过“养护自查、管理巡查、社会督查”等方式,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同时探索其他机制,建立常态长效的日常管理制度。
(三)技术支撑,标准引领。坚持问题导向,用技术破解难题,用标准规范养护流程。做好技术示范和交流,推广一批新材料、新技术、新外观的附属设施,通过完善技术标准,优化作业流程,在技术上形成行道树附属设施养护技术标准,在管理上形成行道树附属设施作业规范和日常养护管理标准,为行道树附属设施长效常态管理提供技术和标准支撑。
附件2
树穴绿化植物推荐名录
序号 |
品种 |
1 |
熊猫瑾 |
2 |
花叶络石 |
3 |
黄金络石 |
4 |
花叶蔓 |
5 |
扶芳藤 |
6 |
常春藤 |
7 |
千叶兰 |
8 |
矾 根 |
9 |
虎耳草 |
10 |
富贵草 |
附件3
行道树树穴覆盖效果图
一、盖板覆盖效果
盖板+透水沥青、混凝土
鹅卵石
二、绿化覆盖效果
富贵草
络 石
扶芳藤
附件4
本市市级重点区域和重要道路清单
类别 |
重点区域 (道路) |
具体范围 |
市 级 重 点 区 域 |
人民广场区域 |
南京西路-西藏中路-金陵中路-黄陂南(北)路 |
外滩区域 |
东大名路、东长治路、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 |
|
陆家嘴区域 |
黄浦江-浦东南路-东昌路 |
|
静安寺区域 |
延安中路-常熟路-华山路-南京西路-常德路 |
|
徐家汇区域 |
上海体育城周边区域;徐家汇广场 |
|
中山公园区域 |
凯旋路-长宁路-江苏路-万航渡路 |
|
五角场区域 |
国定路-国定东路-国和路-政立路-淞沪路-政通路 |
|
虹桥商务区 (核心区) |
闵行区:七莘路-北翟路高架-嘉闵高架-沪渝高速 青浦区:诸光路-崧泽大道-涞港路-盈港东路-会卓路 |
|
黄浦江公共空间 |
浦西区域:外环-龙腾大道-瑞宁路-龙华中路-龙华东路-半淞园路-中山南路-中山东路-大名路-东大名路-杨树浦路-杨浦大桥 浦东区域:中环-耀龙路-世博大道-浦明路-陆家嘴环路-浦东大道-杨浦大桥 |
|
火车站区域 |
桂林南路-石龙路-柳州南路-沪闵路; 天目西路-大统路-中兴路-恒丰路 |
|
机场区域 |
虹桥机场区域;浦东机场区域 |
类别 |
重点区域 (道路) |
具体范围 |
市 级 重 要 道 路 |
延安路 |
中山东二路——沪青平公路 |
淮海路 |
西藏南路——虹桥路 |
|
衡山路 |
肇嘉浜路——桃江路 |
|
南京路 |
中山东一路——延安西路 |
|
肇嘉浜路 |
瑞金南路——衡山路 |
|
徐家汇路 |
瑞金南路——制造局路 |
|
四川北路 |
东江湾路——北苏州路 |
|
虹桥路 |
华山路——虹桥机场 |
|
武宁路 |
长寿路——真北路 |
|
世纪大道 |
锦绣路——陆家嘴环路 |
|
世博大道 |
雪野二路——龙阳路 |
|
四平路 |
吴淞路——五角场 |
|
东长治路 |
溧阳路——海门路 |
|
长阳路 |
海门路——军工路 |
|
虹许路 |
虹桥路——宜山路 |
|
迎宾三路 |
外环——七莘路 |
|
华山路 |
广元路——淮海西路 |
|
江苏路 |
华山路——延安高架 |
|
康平路 |
华山路——宛平路 |
|
人民大道 |
黄陂北路——西藏中路 |
|
西藏中路 |
九江路——延安高架 |
|
黄陂北路 |
南京西路——延安高架 |
|
陆家嘴环路 |
东园路——花园石桥路 |
|
天平路 |
淮海中路——衡山路 |
|
余庆路 |
淮海中路——衡山路 |
|
武胜路 |
西藏中路——延安东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