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大冲洗”“大清洁” 本市环卫持续助力疫情防控
近期,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封控区域、核酸检测点日益增加,为助力疫情防控,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本市近日开展了道路“大冲洗”行动。
一是加强路面全面冲洗。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集中装备对全部道路开展全面冲洗作业,集中冲洗地面道路、人行道和路面附属设施,对道路两侧绿化带进行环境整治。据统计,全市共出动保洁人员约1.8万人,小型保洁设备2143辆,道路机械化保洁设备1036辆,消除死角盲区807处,清除垃圾约231.65吨。
二是主动跨前一步,环卫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针对部分集中核酸检测点、隔离小区、隔离酒店周边道路及公共设施开展消杀行动。在凌晨2点-4点路上无行人车辆时段,采用大型洒水车对道路路面进行消杀,小型冲洗车对人行道喷雾消毒,背包式小型喷雾器对地铁口及道路两侧的公交站点、废物箱、垃圾箱房、护栏等公共设施喷洒消毒,尽全力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三是强化核酸检测点保洁。配合疾控部门,加强对部分核酸检测点的保洁支援,确保环境整洁。
【各区动态】
多措并举 精准保洁 宝山区春季深度保洁进行时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宝山区充分利用气温回暖的有利时机,采用“机械化洗扫、快速化保洁、数字化管理、精细化巡查”的人机结合4.0服务模式,多措并举,进一步突出道路保洁机械化作业核心力量,着力打造清新靓丽的市容环境面貌。
一是主干道“人机结合”精细保洁。针对春季飘浮物多的现象,按照“精细化、全覆盖”的原则,及时调整人工保洁与机械化作业配置,全面实施“机械冲洗+人工推扫”作业法,对重点区域进行大冲洗作业,有效提升道路洁净度。
二是人行道快速保洁。针对人行道保洁效率低的问题,东晨公司增加快速保洁车、小型冲洗车、小型机扫车等作业设备,实现人行道保洁机械化作业取代传统扫帚的转变。同时创新“一冲二扫三收集”的作业模式,对人行道进行快速冲刷、吸扫和深度清理,使地面达到快速降尘的目标,切实提高作业效率。
三是重点区域精准保洁。重点抓好商圈、公园等周边和人群密集区的环境整治,对道路漂浮、油渍等污染区域进行快速突击清理和刷洗,同时根据人流量实际情况安排人工巡回保洁,为市民提供整洁舒适的出行环境。同时,结合上海疫情防控要求,合理调整人员、车辆,增加重点路段的废物箱收集及清运频次,并对废物箱进行消杀作业,筑牢疫情防控线。
在做好日常道路保洁作业常态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智慧环卫2.0平台,线上线下联合加强各区域的作业管理,重点对各路段薄弱、易反弹区域加大巡查频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虹口环卫多措并举 守护“虹”色防疫线
当前在全市上下共同防疫的关键时刻,虹口区环卫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启动疫情防控紧急预案。坚持“防疫、生产”两不误,全力保障城区环境平稳有序。
一是道路保洁方面,应对在岗人员减少情况下,结合各块区实际情况,适当延长道路保洁岗段,保证道路巡回保洁频次,实行清扫岗位做一休一,确保保洁水平不滑坡。充分利用机械化保洁“洒、扫、冲、洗”代替人工清扫作业,有效降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抑制道路扬尘。
二是垃圾清运方面,做好应急预案,全力保证驳运收集人员充足。在隔离较多一线环卫工人的凉城区域实施AB方案轮班上岗,做好疫情防控“少流动、少接触、少聚集”的同时,确保驳运收运工作正常运行。对辖区内的环卫小压站管理,坚持正常运行不关闭,一天两报,汇报驳运工作情况是否正常,保障小区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及时有序、居民生活不受影响。
三是后勤保障方面,在接到为志愿服务队提供防疫物资的任务后,虹口环卫半小时内组成一支由60名中青年党团员带领的一线作业队伍应急支援社区防疫工作。迅速筹措防疫物资,连夜进行分装医用口罩、N95口罩、免洗洗手液、乳胶手套、隔离面罩等,同时利用小型环卫收集车帮助派发生活必须品和防疫物资到每一位居民手中。
【行业风采】
雷锋精神永传承 环卫服务有温度
陈扣娣班组隶属上海普环实业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是连续十届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的优秀班组,也是道路保洁和垃圾清运行业的精品服务班组。多年来,班组始终坚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为市民创造优美的市容环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班组连续二十多年活跃在社区,为社区敬老院的老人们奉献爱心。
早在1994年,陈扣娣班组就把服务孤老作为班组双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她们向社区孤老推出了“三个一”服务,即为老人订一份牛奶,订一份老年健康报,班里还定下“班规”,班员分五队十组,于每周二下班业余时间上门为孤老服务。如今,班组长成慧延续着班组的“为老初心”,自2011年班组与上海颐和爱心敬老院共建以来,坚持每月前往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为敬老院整治场地环境、擦拭健身器材,每逢过年过节都去看望老人,给老人带去礼物、添置生活用品、陪老人唠唠家常、为老人排解心中的孤寂。据不完全统计,11余年来,班组热心上门为老人服务上千余次,放弃休息时间1300多个小时,她们的爱心付出得到老人们的肯定,更得到了上海市老龄委的认可,班组被评为“上海市爱心助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