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的中文名里,因其叶片、花朵或其他结构形似耳朵或耳垂而得名,比如鳞球穗科耳柄木属、茜草科耳草属、菊科耳雏菊属等,单个物种叫“耳”的也不少,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蓝猪耳Torenia fournieri。在苦苣苔科家族中,也有一些物种的名称里含有“耳”字的,比如耳状汉克苣苔Henckelia auriculata、牛耳朵Primulina eburnea 、黄花牛耳朵P.lutea、花叶牛耳朵P.maculata等。目前,在上海植物园展览温室(一)内,位于苦苣苔专区的黄花牛耳朵和它的孩子‘金骏眉’正值花期。
黄花牛耳朵,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2011年之前,黄花牛耳朵是在唇柱苣苔属内的,但随着对分子研究的深入, 唇柱苣苔属除了原来的钩序苣苔组变成了钩序苣苔属,还有一小部分种类改为汉克苣苔属,其余大部分种类被并入了报春苣苔属。从此,报春苣苔属由原来仅一个种(报春苣苔 P.tabacum)的单型属一跃成为我国苦苣苔科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属。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报春苣苔属植物约有239种,我国约有220种,其他种类分布于越南。毫无疑问,我国是报春苣苔属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而广西地区又是我国报春苣苔属的集中分布地。
因绝大部分报春苣苔属植物的花色多为蓝紫色,而黄花牛耳朵这个物种因其亮黄色的花朵、醒目的白色苞片而受到广泛关注。它自然分布于广西的苍梧、贺州、钟山和广东西部,生于石灰岩洞口潮湿石壁上,海拔100-200米。濒危等级为“无危”。
黄花牛耳朵,聚伞花序,花序梗长,超过25厘米,每个花序具多朵花。因其2枚大苞片对生形似牛的耳朵而得名“牛耳朵”,苞片内具多条明显突出的脉。花冠黄色,上唇2深裂,下唇3深裂。花冠筒长约3厘米。花期长,单株花期约1-2个月,单花花期约1-2周。
上海植物园苦苣苔保育团队也深深地被黄花牛耳朵的特质所吸引,将其作为母本,与颜值很高的钟冠报春苣苔P.swinglei进行杂交育种。它们的孩子‘金骏眉’(暂定名)就这样诞生了,并且它很好地遗传到了黄花牛耳朵的黄色花基因。它的成长史是这样的:2020年6月22日杂交,2020年8月10日种子成熟,2020年9月24日播种,2020年10月13日出苗,2021年4月2日首次开花。自去年开始,在春季和秋季都会开花。2021年9月,将黄花牛耳朵和‘金骏眉’布置于展览温室(一)的苦苣苔专区内,至今长势良好,花大色艳,与山石搭配,可谓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