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这部以大宋为故事背景的热播剧,掀起了一股宋朝美学热潮。剧中烟柳画桥,绿水轻舟,河畔茶坊……大宋集市的烟火,市井巷弄的繁华,让我们得以一窥大宋的风雅。
若说,中国之美在宋朝,那么,宋朝之美绝对少不了宋词。与唐诗并称双绝的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辰山,也处处能寻着宋词之美。无论四季,亦或晴雨,整个植物园就像一本《花间集》
风一吹就是平仄,花一摇就是韵脚。今天我们就寻着《梦华录》的脚步,一起漫步辰山,打开这部宋词集。(本文图片均拍摄于辰山植物园)
春
百花绽放,春色满园,是辰山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宋词中的美更是随处可见。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宋〕秦观《好事近·梦中作》节选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节选
晚春
若到晚春时节,漫游辰山的山水之间,不妨咏上一曲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海棠
当园中的海棠开时,你一定可以咏上这句“知否知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落花
春归去,花落时,晏殊的这首《浣溪沙》千古一绝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晏殊《浣溪沙》
亦或欧阳修的这首《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尽伤春之情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欧阳修《蝶恋花》节选
夏
夏木垂荫,荷花朵朵,泛舟湖上,这首《如梦令》再贴切不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宋〕李清照《如梦令》
柳
辰山的湖畔水岸,少不了一株株青青杨柳,更少不了柳永的这首《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宋〕柳永《雨霖铃·秋别》节选
竹
山径斜,竹林深,在辰山植物园也能寻到此景,此时咏一首苏东坡的《定风坡》,将平生快意一抒而尽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苏轼《定风坡》
山
咏山的名句很多,当置身花田,仰望辰山,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涌上心头
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宋〕辛弃疾《贺新郎》节选
秋
当秋色浸染辰山,范仲淹的这曲“碧云天,黄叶地”,更是将人间秋景描绘得撼人心扉。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宋〕范仲淹《苏幕遮·怀旧》节选
更少不了李清照的“红藕香残玉簟秋”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李清照《一剪梅》节选
而晏殊的这首《蝶恋花》,更是道出了人生的一大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宋〕晏殊《蝶恋花》节选
冬
寒冬时节,百草枯折,风雪欲来,唯有梅开,此时当咏陆游的《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绝美宋词何其之多,本文暂且摘录以上。无论婉约,亦或豪放,在辰山总能寻到词中意象。下一次来辰山,不妨开启一段宋词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