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世界真神奇,每一种植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长得像马桶的猪笼草、有像蛇吐信的眼镜蛇瓶子草、有像螳螂的兰花.....那你有见过花朵长得像“猪肝”一样的植物吗?不知道当它盛开时会不会弥漫着肉味?辰山植物园展览温室热带花果馆内,就有一株植物悄然绽放它的“猪肝花”,它就是大花马兜铃。
2009年的APG III分类法马兜铃科归入胡椒目,名下有细辛亚科(Asaroideae)与马兜铃亚科(Aristolochioideae),共7属;马兜铃属是有着500余个物种的超大属,为草质或木质藤本,亚灌木或小乔木,名下成员常被称为Birthwort、Pipevine以及Dutchman's Pipe。据记载此类植物被用于已知的古代分娩上,从而得名Aristolochia,这是由两个古希腊语所合成: “aristos(ριστο)”意为“best”,locheia (λοχεα)意为“childbirth分娩”;异名Birthwort意指花的形状像产道(Birth Canal),而Pipevine与Dutchman's Pipe意指花的形状像曾经流行于荷兰与德国北部的一种旧款海泡石烟斗(Meerschaum Pipes)。所以植物取名不仅和它的结构有关系,和当时背景时代也密不可分,可以横向衍生出很多有趣的故事和历史。
大花马兜铃(Aristolochia grandifloraSw.)的花谈不上美丽,但是很独特:硕大的花朵仅由一片花瓣构成,没有绽放的时候像闭合的河蚌,花朵基部膨大的花囊,当花瓣逐渐盛开后,像一个竖起的大碗,又像长大嘴巴的鹈鹕鸟,所以又将之称为“鹈鹕花”。
对于大花马兜铃的花,最好远观而勿近闻,因为它的花朵会释放出一种死老鼠的恶臭气味,让人感到不适。如此奇异的花朵为何会有这般难闻的气味呢?究其原因,在于它奇特的花结构和植物特性:虽是雌雄同株,但雌蕊先于雄蕊一天成熟,且它奇特的花结构使得雌雄蕊很难与传粉媒介接触,因此,为了吸引昆虫的造访,它释放出这种令人难闻却会吸引诸如蝴蝶之类的昆虫造访的气味,将昆虫吸引进入花囊中,待花枯萎后,再将已沾满花粉的昆虫释放出去,进入另一朵花,将花粉传到柱头上,从而达到授粉的目的。不得不佩服植物的智慧,很多植物都在几百年的时间长河中,不断演化和进化,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繁衍方式和生存策略。
其实马兜铃有很多品种,在辰山植物园户外的墙角也能发现,有种土生土长的马兜铃,为中国本土植物,花没有大花马兜铃那么大,也并不起眼,到了秋天,马兜铃结果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马兜铃名字的由来了:它的果实就像以前系在马脖子下的铃铛一样。
在生态系统中,马兜铃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某些凤蝶的寄主植物。这些凤蝶会在马兜铃叶子上产卵,卵孵化成毛虫以后,靠吃马兜铃的叶子为生。再大一点,就会变成蛹,最后羽化成蝴蝶。如果没有马兜铃,那么这些凤蝶就没法产卵,靠这些蝴蝶传粉的植物则会受到影响,而我们也就看不到这些美丽的蝴蝶了。
所以看似不起眼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它们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是在人类看来微不足道,这也是“植物盲”的一种症状,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它们的重要性,更提倡和鼓励大家重视生态系统,有意识地去保护身边动植物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