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拜月赏桂成为传统节目。有种植物叫“月桂”,有“月”、有“桂”,似乎是中秋时节的专属植物。古有吴刚在月宫中伐月桂之说,说明月桂也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古猗园内也有月桂树,在中秋来临之际我们来聊一聊月桂的家底。
其实月桂原产于地中海沿岸至大西洋加那利群岛,我国也有引入。是樟科月桂树属的常绿小乔木,四季常青,叶芳香宜人,是优良的芳香植物,可作调味料、香水、精油。月桂树形整齐而狭长、枝叶茂密,有长矛状的革质叶,又厚又亮,春季黄花满树,小小的花朵呈乳黄色,秋季结暗紫色的浆果。月桂也是优美的观叶树种,适于在庭院造景,也可以对植、丛植、列植于建筑前。
在西方,月桂用得极多,尤其是埃及人,它也倍受罗马人的青睐,罗马人视之为智能、护卫与和平的象征。月桂的拉丁字源Laudis意为“赞美”,所以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胜的人,都会受赠一顶月桂编成的头环,而“桂冠诗人”的意象,也正是由这个典故衍生出来的。
世界上第一部歌剧《Dafne》(译为达芙妮),讲述的是居于山林水泽中的仙女“达芙妮”,她是专门供奉月亮和狩猎之神狄安娜的。美男子阿波罗神爱上了她,然而,达芙妮拒绝了阿波罗的爱。为此,阿波罗极为不满,常跟随她并用种种招术控制她,最后,终于设法将她变成了月桂树。太阳神阿波罗说:“我美丽的可人啊!你将成为我的树,以后我的胜利将成为你的专利,我将用你枝叶编织成胜利的花冠,用你的树枝做竖琴,用你的花朵装饰弓箭,让你永远青春永驻,不必担心衰老。将你和那些胜利的人们归属在一起”于是,月桂树便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胜利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