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辰山植物园中种植的白花败酱生机勃勃地绽放着,白中透绿的小花,开得密密挨挨,星星点点,在暖阳高照的日子里开着最清新的小白花。
白花败酱,又名攀倒甑、苦菜、苦斋、鹿肠等,是败酱科败酱属的多年生植物。其基生叶丛生,叶片卵状披针形,羽状深裂,花为白色,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圆锥花序或伞房花序。通常,白花败酱的花期是在5-6月,此时开花实属偏暖和的气候。
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食用历史,《本草纲目》有记载:“败酱,南人采嫩者,暴蒸做菜食,味微苦而有陈酱气”。一直到现在白花败酱仍有食用的现象,在民间较多,采摘幼苗嫩叶作为一种野生蔬菜,鲜炒、煮汤等各种食用方法,是人们夏日消暑清凉之佳肴。但白花败酱味苦,即使是经过淖水、烹饪后,苦味依然很浓烈,这也是现代人不太喜欢吃的原因。白花败酱除了食用外,其根茎及根入药,能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祛瘀,治慢性阑尾炎,疗效极显。如在临床上以白花败酱制剂、白花败酱颗粒等形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