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漫游,用途多多——千屈菜
发布时间: 2023年07月07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是千屈菜科千屈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枝似一大型穗状花序,红紫色或淡紫色,千屈菜的花期为7-9月,果期为9-10月。千屈菜生于河岸、湖畔、溪沟边和潮湿草地喜强光,耐寒性强,喜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上生长更好。

千屈菜为药食兼用野生植物。其全草入药,嫩茎叶可作野菜食用,在中国民间已有悠久历史。《救荒本草》、《湖南药物志》、《贵州民间药物》、《中国药植图鉴》等许多古今文献中均有其药用或食用记载。据《贵州民间药物》记载,千屈菜全草可入药,其性寒,味甘,有清热、止血崩的功效。古代,民间除了荒年,春季缺少蔬菜时人们也普遍食些野菜,以补充维生素等营养,免于疾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千屈菜又有食用的价值。一般于45月间,可到野外采摘,从易折断处将千屈菜的嫩茎叶摘下,将鲜菜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凉拌、炒食、做汤均可。有的切碎,拌面粉内蒸食;有的用鲜菜下面条食;还有的作火锅配料等。

古代,民间还将千屈菜制成干菜,以备冬春之需。即先将鲜菜用沸水焯一下,再晒干贮存。食时水发,炒菜、做汤均可,亦别有风味。此菜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为炎夏佳蔬还富含铁等成分。用千屈菜与其它原料配合制成的化妆品,有减少充血,避免皮肤干燥,防止外来刺激等美容功效

作为园林植物,千屈菜株形紧凑,花序整齐,花色艳丽醒目,花期长,是一种优良的观花植物,可成片布置于河岸边的浅水处,或作地被植物和花境材料。

观赏地点:园内水域附近

9fa5ef9cbe5b2892563220ed68ba76a.jpg

18b18e5d960336429c381c2f882c2d8.jpg

2072e4e85b8b84992a7000d2625599f.jpg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