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舞动的精灵——长筒石蒜
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17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AZ8A4691.jpg

AZ8A4731.jpg

AZ8A4746.jpg

AZ8A4748.jpg

AZ8A4758.jpg

AZ8A4835.jpg

DSC04706.jpg

DSC04713.jpg

DSC04905.jpg

DSC04997.jpg

DSC05019.jpg

DSC05021.jpg

林下景观.jpg

林下景观1.jpg

微信图片_20230815160938.jpg

长筒石蒜林下景观1.jpg

长筒石蒜林下景观2.jpg

长筒石蒜切花.jpg

近期,在上海植物园的水杉大道下有人工种植的大片长筒石蒜正值盛花期。

长筒石蒜(Lycoris longituba)是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伞形花序着花5-7朵,花白色,花冠幅直径约6cm,花被裂片腹面稍有淡红色条纹,花期7-8月,由中国学者徐垠和范广进于1974年以采自江苏南京的植物标本为模式发表的新种,为中国特有种。

长筒石蒜自然分布在江苏、安徽等地,野生于阴湿山坡处。随着近年来石蒜属植物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不断发掘,园林景观和药物研发的需求量增加,且石蒜属植物自然繁殖条件下增殖系数低、鳞茎发育周期长,为了在短期内获得收益,野生鳞茎资源不断遭到人为采挖,导致自然资源濒临枯竭,长筒石蒜现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评估为易危(VU)。

长筒石蒜种内花色花型变异最为丰富,有黄色变种黄长筒石蒜(L. longituba var. flava),此外,还有粉色、黄绿色、乳黄色等变异类型,为杂交种选育亲本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长筒石蒜在园林中可种植在林缘、林下,与落叶乔木和耐荫地被植物搭配种植,打造四季景观。上海植物园在水杉林下,长筒石蒜与白及配置,白及花期4-5月,正好可以弥补长筒石蒜地上部分的休眠期。长筒石蒜开花时,在白及苍翠叶片的映衬下,如林下仙子般翩翩起舞,秀雅美丽。也可在草地中丛植、布置花境或盆栽观赏。

长筒石蒜的种名已经揭示了它与同属其他石蒜种的明显区别,花冠筒长达7cm,是本属中花被筒最长的一种,形似百合花。其花葶高60~80cm,单枝瓶插时间可以持续一周,是较为理想的鲜切花材料。

石蒜属植物的鳞茎中大多含有生物碱,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长筒石蒜的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现已被证实鳞茎中含有文殊兰碱、石蒜西啶醇、石蒜碱、Squamigine、11-羟基文殊兰碱、Pancracine,其中石蒜碱是治阿米巴痢疾药吐根代用品的原料,也有一定抗癌作用;同时石蒜碱是提取加兰他敏的原料,加兰他敏在临床上为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恢复神经功能的要药。石蒜属植物含有的石蒜碱等毒性较大,将其提取制成生物农药,可用于灭鼠、蛆等及防治其他农作物害虫,且不会产生污染和抗性。此外石蒜属植物含有丰富的淀粉,可用于加工生产酒精和造纸用糊料。

长筒石蒜种子萌发率低,而且即使萌发,还需要进行4-5年的营养生长才能开花。目前过度采挖野生长筒石蒜鳞茎将导致其野生种群急剧萎缩、自我更新能力减弱。因此,上海植物园下一步将在保护长筒石蒜野生资源的同时,加强对园内已保存资源的繁殖、选育和推广等可持续利用。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