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猗园的名字源自《诗经》里的“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描绘的是园中竹林秀美的景象。园中奇篁异竹约八十余个品种,掩映在白墙黛瓦、小桥流水间,别有一番韵味。
竹子因其空心有节,清雅常青,柔韧不折,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它不仅适合地栽,还能植于容器中,做成富有自然情趣的盆景置于案头品赏。
在古猗园不可无竹居中,布置了十余盆“雅竹”盆景,可观秆、观叶。配以几架、景石、小品等摆件,聚景于钵中,搭配菖蒲、兰花、冬青等植物,形成“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展期:2023年9月27日至10月26日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让我们来品鉴一下富有特色的品种竹吧!
筇竹:
秆环与箨环均稍隆起,常加工成拐杖,是苏轼最喜爱的竹子之一。
孝顺竹:
地下茎秆柄短缩,新竹与老竹距离很近,竹秆密集成丛。
簕竹:
秆梢端略向下弯,下部略成“之”字型弯曲,小枝常短缩为弯曲的锐利硬刺,箨耳线状长圆形,常外翻而呈新月形。
凤尾竹:
叶片细弱翠绿、风韵潇洒,好似凤尾。
红观音竹:
丛生竹品种,秆幼时为红色,成熟后变金黄色。侧枝较多,更显飘逸。
金丝佛肚竹:
竹秆黄、绿相间,节间短缩并在下部肿胀呈瓶状,似弥勒佛肚子。
小佛肚竹:
节下部略呈“之”字形曲折,节间短缩肿胀呈花瓶状。它凸肿好似弥勒佛肚子的秆形分外引人注目,成为著名的观赏竹类。
紫竹:
又名黑竹、乌竹,是世界上最黑的竹子,是我国经典的观秆色彩的竹类,紫黑色的竹秆光亮柔和,隐于绿叶之下。
小琴丝竹:
秆和枝节间都为黄色,镶嵌宽窄不等的绿色纵条纹。小琴丝竹如其名一样优雅,竹丛枝叶茂密,与黄色的秆相映。
无毛翠竹:
世界上最小的竹子之一,高约20厘米,全株无毛。
菲白竹:
株型娇小,叶片具淡黄色至近白色的纵条纹。菲白竹由于其低矮可爱,被人们戏称为“不可多得的地被小皇后”。
时值中秋国庆,快来古猗园“不可无竹居”,感受竹盆景的魔力,看一场枝叶竞美的盆景“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