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猗园内,蜡梅暗香浮动,为暗淡冬季增添了一抹亮色。
蜡梅是我国栽植历史悠久的名花。宋朝张翊的《花经》将蜡梅列为一品九命。将蜡梅与牡丹、兰花齐名,蜡梅的地位可见一斑。在历史相当一段时间内,蜡梅一直被当做黄色的花朵,又被称为黄梅。直到宋朝元佑年间,苏轼写道:香气似梅,似女工撚蠟所成,因谓蠟梅。后来蠟字简化成了蜡,所以蜡梅才是正确的写法。“蜡梅”会被叫做“腊梅”取自花开腊月,所以无论是写作“蜡梅”还是“腊梅”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谁更规范的区别罢了。
蜡梅虽有梅字,但却与梅花不同,而古人在很早之前就认识了蜡梅和梅花的分别,在宋代范成大的《梅谱》中就已经指出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蜡梅。现代植物学来看,梅花是蔷薇科植物,而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在冬春时节开放,花朵黄色,香气浓郁,沁人心脾,而梅花在春天开放。
古猗园内栽植有蜡梅百余株,多为淡黄的素心梅、香气浓郁的磬口梅、瓣有紫色条纹的狗牙梅等名优品种,零零散散分在在梅花碑廊、玩石斋南侧、采香廊等区域,厅前、堂后、水畔、路旁等地,也随处可见其绚丽的身影。
古猗园里最早开放的蜡梅为狗牙蜡梅,位于园区东面,与园内其他品种蜡梅的区别在于它的蜡质花瓣狭长、瓣尖狭,外轮花瓣黄色,内轮花瓣有紫条纹,大多有九瓣,香气偏淡,花开时间较早,如今已经满枝绽开了,与厅堂楼阁、小桥流水构成一幅唯美画卷,优雅地诠释了如诗般的意境。
蜡梅品种繁多,待到腊月盛花期,早花与晚花品种竞相吐芳,满园飘香待您来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