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内华明桥畔西侧,路易斯安娜鸢尾正值盛放期,一只只蓝色、紫色、白色、黄色、红色的“蝴蝶”飞舞于绿叶之间,仿佛要将初夏的消息传到远方去。
此花取“鸢尾”之名,是因为因花瓣形如鸢鸟尾巴。其属名“Iris”为希腊语“彩虹”之意,喻指花色丰富,而路易斯安娜鸢尾的颜色善于变化,是根茎鸢尾类无髯鸢尾组内路易斯安那鸢尾系杂交品种的统称,属六棱鸢尾系(series Hexagonae),因原产地大部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而得名。由于原种有蓝、白、红、黄4个色源,杂交后的路易斯安娜鸢尾花色显得十分丰富绚丽,在鸢尾丛中尤为引人注目。且与其他鸢尾有一个显著不同的特征,就是果实具有6条棱,而其他鸢尾的果实为3条棱。
鸢尾花形酷似蝴蝶,看起来有六枚“花瓣”(由6个花瓣状的叶片构成的包膜,3个或6个雄蕊和由花蒂包着的子房组成),里面三瓣向上翘起,外面的向下翻卷,但真正的花瓣只是里面的三枚,外围的乃是保护花蕾的萼片,只是由于这三枚瓣状萼片长得酷似花瓣,以致常常以假乱真,令人难于辨认。
路易斯安娜鸢尾作为多年生宿根花卉,喜阳,略耐荫,耐寒、抗高温能力较弱,特别适应冷凉气候,在-9℃的低温下,仍能保持翠绿。水陆两宜,能在旱地生长,也能在20cm-40cm的潜水中生长,但在湿地生长明显比旱地生长更好,且对污水中氮、磷等污染物有较强的吸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