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环卫
市容环卫
信息名称
关于推进本市第三方机构参与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意见
索取号
AH2315000-2017-006
发布机构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文件编号
沪分减联办 (2017) 6号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发布日期
2017-02-23
记录形式
文本
载体类型
纸质
信息内容

各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联席会议及相关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讲话精神,推动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按照《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沪府令14号)要求,现就本市第三方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各区、街道(镇)分减联办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关主管部门要在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情况下,创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机制,保障财政性经费投入和引入社会资金,积极探索通过政府采购服务方式,引入第三方性质的环保公益组织或社会企业(以下简称“第三方”),在社区源头参与垃圾分类服务指导、培训动员、现场检查、绿色账户推进等工作,切实推动社区居民知晓垃圾分类知识、参与垃圾分类和绿色账户行动,并通过第三方力量与社区管理力量互动,形成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共同指导和监督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二、主要目标

  2017年底,各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机构应负责在区域内形成“两支队伍、一套制度、一批机构”,即建成一支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指导队伍(每天定时提供3-4小时指导服务,按照每500户配备1名的标准)、一支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监督队伍(街道(镇)每月完成一轮绿色账户积分点全覆盖巡查,各区每季度完成一次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社区全覆盖检查);建立一套规章制度,各区应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工作社区志愿者服务、积分采集、积分兑换等建立检查监督制度,并做好制度执行日常台帐;培育一批专业、创新、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垃圾分类第三方社会组织或企业,全市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规范的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第三方参与市场机制。到2020年,该机制要进一步优化完善,进一步提高推进实效。

  三、主体单位和第三方参与机构责任

  严格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相关文件规定,明确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的主体单位责任、第三方参与机构责任和相互制约机制。

  (一)落实推进单位责任。各区分减联办及相关成员单位是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工作的推进主体,是实现专业队伍建设、制度制定落实的责任主体。要按照“专业、经济、高效”的原则采购第三方,以确保区域内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工作取得实效。责任单位采购第三方实施推进的,应对第三方的推进进展和效果进行有效监督,并落实好每月、每季度监督结果的公开公示。管理主体责任不得转移。

  (二)落实第三方机构责任。各责任单位完成第三方采购服务后,应在相应服务范围内,对第三方面向社区的服务内容采用张贴或公示等方式予以公开,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的第三方应按照本市有关指导意见、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标准以及各区责任单位的采购要求,进行有效推进,并自觉接受社区市民、有关单位的监督。在推进服务活动中因管理不善、弄虚作假造成恶劣影响的,应纳入相应的组织或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三)规范第三方机构采购管理。各区责任单位在采购第三方组织参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相关业务时,应根据政府采购管理相关规定实施采购服务,确定被采购的第三方后,应签订规范合同(协议),确定双方义务和权利,并对相关内容予以公示,明确采购事项要求、双方责任义务、相互监督制约机制、赔偿补偿机制等,依法保护相关方权益,避免责任推诿,保障财政资金绩效。

  四、推动第三方机构实施行业自律

  依托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和行业组织,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第三方参与机构行业自律,形成开放、规范、有序的良性竞争市场环境。

  (一)建立自律性组织联盟。鼓励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第三方依托现有行业协会组织专业委员会进行管理或成立联盟,建立行规行约和自我约束制度,鼓励相关第三方发布年度推进总结评估报告,定期由行业协会或联盟开展第三方能力评估、等级评定、培训教育、展示交流、信息统计等工作,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或公示。

  (二)建立第三方机构诚信评价体系。由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第三方的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或组织联盟,根据第三方经营业务规则,对业绩、守信、失信、违约等各类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建立第三方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工作的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并鼓励第三方自主参与诚信体系评估和发布,逐步将此工作纳入相应政府采购的评分依据,为市场规范打下良好基础。

  (三)完善市场管理制度。由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第三方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或组织联盟,研究制定第三方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导则,逐步制定社区指导、绿色账户发卡服务、社区垃圾分类监督检查等各类项目的行业采购参考价格标准,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引导,同时为政府采购提供科学的依据。

  五、加强第三方机构参与的政策引导

  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市场,保障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第三方推进的健康发展。

  (一)完善现有支持政策引导推进创新。各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机构应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的推进工作,对照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对无法依靠行政人力资源落实目标任务的,应积极落实政策,开展第三方的培育,加强对第三方的采购、培训和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关注第三方在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推进方式,积极引导、扶持第三方的创新做法,大力促进第三方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持第三方的方式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等。

  (二)创新第三方机构的引入模式。各区在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第三方采用方面,应大胆创新、努力培育,可采用区内已有的第三方,也可引入国内外、本市其他区域第三方,除此之外,也可培育新型适合本区模式的第三方。鼓励各区为区域内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的第三方在企业融资方面提供服务,促进第三方队伍不断壮大;鼓励探索采用PPP模式进入源头分类减量领域。

  (三)强化第三方机构服务保障力度。发挥市级联办平台作用,由市级联办加强统筹协调、分工协作、措施协同,强化推进落实、跟踪评估及重大问题研究。市级联办定期发布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相关业务规则,并提供相应业务培训服务和咨询服务,为提高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的专业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及服务协调,定期开展相应的经验交流活动,促进全市第三方专业能力不断升级。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上海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代章)

2017年2月23日

   



政策性文件留言咨询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