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是世界著名的观花树木,因其寿命长、树姿雄伟、花大色艳等优势,是上海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四化”树种之一。作为上海市市花,白玉兰在上海绿化中的应用并不普遍。
近日,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科研人员选取共青森林公园、世纪公园、闵行文化公园及人民广场等种植白玉兰百株以上公园和绿地,调查以白玉兰为主体的植物群落立地环境特征、空间配置形式、地上生物量,同时利用树木雷达检测系统检测地下根系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
玉兰属是一类较为原始的被子植物,我国是玉兰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起源中心之一,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川、湖北、陕西等地区,上海的立地条件与玉兰属植物的原生境相比,在土壤、气候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为了创建其适宜的生境条件,将深入分析白玉兰生长的土壤、群落配置等关键性影响因子,以获得白玉兰生长的定量数据;以及探讨不同混交树种对根系形态、分布及生物产量,建立以白玉兰为乔木层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为白玉兰在城市绿化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全面提升上海生态环境品质水平,全力打造三季有花、一季有色的“上海花城”目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