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徐汇区,必谈徐家汇;谈及徐家汇,必谈徐光启。如果在上海近代历史长河中选出一名代表人物的话,徐光启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那一位。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元扈,谥文定,教名保禄Paul,上海人,明朝万历进士,官至明朝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他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近代科学的启蒙者,是上海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徐光启于明嘉靖41年(1562年)出生于上海县城南太卿坊祖宅。1581年考取秀才,35岁徐光启才通过乡试成为举人。32岁远行广东韶州开始了“经行万里”的旅程,并初步接触西学。1603年(万历三十一年),徐光启受洗加入基督教。次年高中进士开启了逆袭的人生。
1600年,徐光启和利玛窦初次相识。自那开始,他与利玛窦密切交往,并于1605年开始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到1607年,《几何原本》(前6卷)译成付刻。两人交往仅3年但却影响了徐光启一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的历史。徐光启一生治学严谨,为官廉正,终生从事研究天文、历法、水利、测量、数学、农学,较早接触并容纳西方文化,有《几何原本》、《测量法义》、《崇祯历书》、《农政全书》、《徐氏庖言》等多部著译,可谓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和启蒙大师,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中西使者第一人。
徐光启-徐家汇-徐汇区。徐光启逝世后营葬于上海县城西门外十余里的法华乡西北。其后裔在此逐渐繁衍生息,时称“徐家厍”、“徐家湾”,后逐渐扩大发展成为集镇。徐光启墓地附近有通黄浦的肇嘉浜,通吴淞江的法华泾及从西南而来的蒲汇塘,三条河流在此交汇,名曰“徐家汇”。1847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进入徐家汇,教堂、修道院、学校、藏书楼、博物院、天文台等机构在徐家汇拔地而起。经过百年的发展,徐家汇地区成为在中国领土上最具规模、最有影响的西方文化中心、中国天主教的文化重镇。新中国建立后,上海市划分行政区域。1950年因为徐家汇地名的关系,“徐汇区”诞生了。进入20世纪以来,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江南天主教会为纪念“保禄”阁老徐光启入教300周年与逝世270周年之际,对光启墓地进行了重新修葺。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上海人民爱国激情空前高涨,抗日救国的热潮如火如荼。为了向民众表示抗日爱国,民国政府于1933年11月24日,主持徐光启逝世300周年纪念活动,通过徐光启逝世300周年纪念活动点燃抗日的爱国情怀。
光启公园的今生:新中国成立以后,徐光启后人将徐光启墓和祠堂交给国家管理。1957年,上海市文化局负责修复了徐光启墓,重筑了基台,在一座大墓内有十个墓穴。上海市园林管理处对徐光启墓的周围进行了绿化,开辟成“南丹公园”。1983年,值徐光启逝世3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上海市人民政府重修徐光启墓及周边园林,新建了花岗石的徐光启半身雕塑像,并更名“光启公园”。2003年按明代墓制对其重修牌坊、神道和坟家。2005年初,“徐光启纪念馆”建成并向社会开放。光启公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17号,公园面积1.32公顷,是一座纪念型的社区公园,园北为徐光启墓地,园西南为徐光启纪念馆。园内点缀若干与徐光启有关的碑廊、雕塑和残件。全园曲径回绕,树木葱郁,鱼戏荷池,环境肃穆,宜于休憩和瞻仰。
徐光启纪念馆位于光启公园的西南角,由明代宅第建筑“南春华堂”异地保护改建而成,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陈展面积220余平方米。馆内分为世界眼光、科学精神、爱国情怀、高尚情操四个部分,馆藏徐光启画像、手稿手迹、文献著作等珍贵资料,展现徐光启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光启公园内植物丰富,悬铃木、银杏、水杉、香樟、广玉兰、鸡爪槭、红枫、金桂、竹、睡莲等应有尽有。深秋的光启公园是其最美的季节,以一株百年古银杏为首的银杏林和水杉林一起,将黄金般叶片洒落在公园北侧,共同组成了徐光启墓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