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木复苏、百花齐放,在这个繁花似锦的季节,古猗园红枫的新叶以其明艳的色彩自成一景,为园林春色平添几分意趣。
“枫”是一个广义的词,最早在《楚辞》中便有了枫树美学意向记载:“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及千里兮伤春心。”可见枫树的欣赏历史非常悠久。植物学上的“枫”泛指为“鸡爪槭”,常见的种类有四种,鸡爪槭 Acer palmatum、红枫 Acer palmatum‘Atropurpureum’、羽毛枫 Acer palmatum ‘Dissectum’和红羽毛枫 Acer palmatum ‘Dissectum Ormatum’。其中红枫和红羽毛枫的叶片在春秋两季均为红色,而鸡爪槭和羽毛枫叶片只在秋季变红,并且红枫树姿更为飘逸。在去年秋季,古猗园引进了60余株红枫,重点打造猗园景区和曲溪鹤影景区,提升春景秋色景观。
古猗园中的猗园景区为明清历史老园,景区以戏鹅池为核心,东设浮玉桥、梅花厅,南有竹枝山和浮筠阁,西有白鹤亭、小云兜,北有不系舟,地势高低起伏,亭台错落有致,形成山水萦绕的园林格局,整体风格舒朗而富有野趣。通过对戏鹅池周围的现有植物进行梳理,在不同的观赏角度分析植物与山石、水体、建筑的凭藉关系,以及乔灌草层次和季相变化的现状,发现整个区域以松树、女贞、杜鹃等常绿乔灌木为主,春景秋色景观相对薄弱,从不系舟向南观赏时缺乏颜色的过度。因此古猗园通过栽植红枫打造以叶色取胜的效果,虽不及花色那样易于博得人们赞赏,但却是长盛不衰的基本景色。由于各树种发芽、落叶物候的差异,有嫩红、新绿、暗绿、深红等色泽,在春夏秋冬均有不同的惊喜,并且竹枝山上的缺角亭是爱国主义教育点,还能进一步突出“红叶丹心”的爱国情怀。红枫的枝干秀逸,也非常适合在水边栽植,形成“欹斜探水”的景致,无论正面侧面都能成画意,让戏鹅池与竹枝山的景观过度自然协调。
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意匠富含深厚的艺术,包括了生态、观赏、休憩、怡情等诸多内涵,古猗园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为市民游客带来更美好的游园体验。